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贵在以文化人

2016-05-07黄开斌

文理导航 2016年10期
关键词:以文化人人文精神高中语文

黄开斌

【摘 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课本上的文章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以文化人”是语文教学中的独特方法,也是将语文课本上的文章进行合理应用的体现。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课本中文章的理解,让教师的“以文化人”教学得到成功的实践。高中语文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是各个学科的基础,所以“以文化人”的教学理念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以文化人

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深深地震撼我们。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教育家赫尔巴特也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归结为德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材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课文里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舍己为人的品格,“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精神,以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乐善好施的道德规范,见贤思齐的思想人格等。可以说,语文课本的篇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它无不富于人文精神,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一、加强人文修养,提高人文素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说的就是,教师所有的素质之中,他的人文素质所显示出的人格特征在教育中起着最为显著的作用。为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应大量阅读人文科学书籍,应积极参与学生生活,参与社会生活,更要关心国家发展,捍卫民族文化,主张社会正义,在实践中构筑起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素质,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的完善和人格的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是生命的教学,它本身就栖居着烂漫和诗意,作者情意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带着真挚的情感去体会语言文字,让渗透人文因素的语文教学处处流淌着真情灼见,处处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二、注重教材分析,凸出人文情怀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实现无不需要人文情怀的培养。语文教师应广泛搜集生活中的人文素材,以鲜活的一面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主动认知达到课堂升华的效果。如教学《荷塘月色》,就紧紧抓住朱自清的生平以及他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身份对他创作的影响。文章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政变中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朱自清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和学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写下这篇文章抒发他不满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心情。同时,可结合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故事,让学生认识朱自清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形象。如教学《合欢树》,作者以母亲种植的一棵合欢树为象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健康和将来的殷殷期盼之情。文中用三个年代讲述三段经历:母亲种合欢树、儿子先不愿见合欢树、再是难见合欢树,表达了对母亲曾经的不理解、对过去生活的伤感以及对无法慰藉母亲的愧疚,朴素的语言中蕴涵着深沉的感情,余音不绝,催人泪下。学生沉浸在感动中的同时,也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三、构建开放课堂,营造人文氛围

课堂的开放性是人文性的一个体现,语文教师应活化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内涵,点燃学生头脑的火把,放飞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幸福。人文教育需要教师充分的人文认知,在知识的丰富和思想的活跃中重新构建课堂模式。在学习《赤壁赋》的之后,教师让学生感受到苏轼在赤壁时的思想感情,以及创作赤壁赋时心里的所想所感。学生通过熟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文章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在学习《劝学》一文后,让学生探讨对荀子 “积善成德”的理解,学生通过探讨之后,教师要求学生要多行善,才能成君子,得神明,备圣心。如此探讨完之后,作者的思想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很轻松的记住了,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记忆负担。学完之后,我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每天反省检点自己的品德、学习等,要做到知行合一。学习《离骚》后,让学生领悟屈原的生平理想,铭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一名句,理解屈原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并在此基础上记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名句,理解屈原为解决人民的疾苦而不懈斗争的精神。

现在的高中生,正处于十六七岁,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正在逐步形成,可以说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可是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判断能力还较弱,他们的意志品质还需要加强,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一个教师真正理解“教书育人”的真正内涵,具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信念,于漪导师曾经说过“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人文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没有强大的人文精神支持就没有崇高的献身精神。语文学科不能只讲工具性忽略人文性,语文教育不能只教文不育人。语文教师应立足课堂,把人文精神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在着力培养能力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这既是时代的要求和语文教学的未来,又是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最具价值取向的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代之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应从解字开始[J].语文教学通讯,2012(16)

[2]曾正权.浅谈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2(25)

猜你喜欢

以文化人人文精神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