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遗自是古灵光,尺幅江山临北苑
2016-05-06
龚贤《山水册》题跋
龚贤《山水册》共二十开,纸本墨笔,作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现藏故宫博物院。本图册中第一、四、八、十一、十三、十四开属于“白龚”,图中的山石、树木均以古、健、老、活的中锋勾勒轮廓线,物象具有方而不板,结而不滑的特点。图册中第二、五、七、九、十二、十七、十九开属于“黑龚”,作者以灰墨勾出大体轮廓和经络,然后层层皴染和点染,其皴染取自宋人范觅的雨点皴而稍有变化,为头实尾虚的短笔皴。
龚贤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卒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字半千、野遗,号柴丈人。他是17世纪金陵(今南京)地区著名的山水画家。居当时画坛“金陵画家”之首,同时又是一位出色的诗人。
龚贤出生于昆山一个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幼年随家迁居南京。10岁不到母亲去世,13岁开始习画,与杨文骢同师董其昌。21岁左右在秦淮河畔参加了复社的活动,其时正值明崇祯末年,复社成员在这里结社赋诗,讲学论艺,挽救民族危机。由于龚贤正直不阿的人品,以及在诗、书、画上的成就,他在南京士大夫中崭露头角。1645年,清兵攻陷南京,龚贤因野居北郊而幸免于难,随后辗转全国各地,等他再次返回南京居住,已年届50。
因龚贤故籍昆山,故常自署名为“鹿城龚贤”或“玉峰龚贤”(昆山别名“鹿城”、“玉峰”)。因一生大部分时间寓居南京,故亦常署名为“上元龚贤”、“石城龚贤”(“上元”、“石城”皆指南京)。
龚贤画艺与诗文并享盛名,友人王于栋称其“一代人称诗画工”。龚贤与其他出家为僧、躲避乱世的画家最大的不同点,是他执着、积极入世,并加入反清复明的行列,一生饱受战乱之苦。清初复明的遗臣多为学者文人,作为艺术家的龚贤显得尤为特殊。
他的身世和经历对其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其画作就题材而论,大都画的是江南风光,有水滨之景,有山中之景,以有山有水居多。他画的巨幅山水,也有一些近于北方雄峻之山,夹杂一些南方景色的气氛,呈现出非南非北的景象。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他虽然去过北方,而且登过泰山,但只有几年时间,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江南度过的,所以对江南之景更为熟悉。
从用笔用墨方面来看,龚贤绘画的风格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发展变化过程,其前期与后期表现出两种迥异的面貌特征。
大体说来,他40岁以前的作品在用笔用墨上极其简略,即美术史上所谓的“白龚”。简,不是丘壑简、构图简,而是用笔简,甚至简到画面上只有一些线条。他往往只用线条简笔画般地勾勒出山石树木的大概轮廓,基本上不皴不染。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皆收藏有此类画作。以此种方式画小幅还不至于对画面形象构成带来大的影响,但用来画大幅则近看几乎无画,远看才能看出他所要表现的山水树木。这类画的面貌特征十分突出,确是前无古人,但艺术价值不被时人看好。他这种几乎无一笔皴染的独特的简笔方法,可能是故意追求标新立异,反其道而行。虽然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但抛弃艺术规律而刻意求新未必是正确的途径。正因为如此,一般史家谈及龚贤时,对此类作品略而不论。龚贤自己也不以此类山水逞能。所以,他的简笔山水只是偶尔所作,数量较少,不占主流。
龚贤山水画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后期,即大约40岁以后的创作中。与前期明显不同,这一时期的作品往往反复皴染,笔墨效果显得浑厚苍润。他存世的山水画中大多为这一类。其突出特色是用“积墨法”层层积染,因而世称之为“黑龚”。
他的线条阔绰而凝重,画山石时以这种线条勾括大体轮廓,再根据具体结构,用墨一遍复一遍地皴擦、渲染。八大山人和石涛的画往往靠用笔的效果使湿墨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湿而不死,韵味横生,显得十分生动,但这种生动性多归于用笔。龚贤用墨当然也离不了笔,但其用笔还是为了设墨,最终归于用“墨”,他的墨能做到老、鲜、秀、润。他说:“润墨鲜,湿墨死”。龚贤用的是层层积染法,笔与笔之间留出空隙,第二遍、第三遍积染时,增加其厚度、华滋感,使之浓郁苍秀;直到积染七八次、十余次,愈积愈厚。之所以不能用湿墨,因为湿墨易“死”,如果用几遍湿墨,不但不能浓郁苍秀,不能显示山石的体积感,而且恐怕只剩下一片黑纸了。其画中黑白对比也十分别致。他画的山也是用碎石组成,这是从董源、黄公望的画法中借鉴、演变而来的。
从形象构成来看,他用碎石组合而成的山,和王原祁画的差不多,不过王原祁画的山是小碎石,而龚贤画的山用的是大碎石。至于画法区别就更大,王原祁的碎石是用线条表现,而龚贤的碎石是用“积墨”表现。龚贤画树和山石配合得很好,画山石用干笔反复皴擦,不渲染,仅以湿笔、中锋直勾。往往一片浓黑的石头中突出几株白色的树干,或以一片浓黑的树叶包围白色的树干。如果是枯枝无叶,又处于烟霭或空白中的树干,则又以直线皴填,再加渲染,显得充实而有分量。淡色的山石中又画浓黑的树叶,从而形成对比。他画树叶笔法多样,勾叶有纵、横、斜和介、个等几种笔法,又有圈、点、染等笔法。而且浓浓淡淡,层次丰富,如其画山石的“积墨”。
龚贤的山水画存世颇多,故宫博物院所藏其《山水册》作于1675年秋,是他晚年的精品,也体现着画家趋向枯寂的心境。其中有一开,一位老者策杖前行,在苍茫的重山中,渐渐走向寻幽之处。此画有他典型的积墨画法,布满纸面的群山在层层的浓淡干湿的晕染之间,颇有质感,气氛浓重。而画面一角,一位策杖寻幽的老人,使我们忽略连绵群山的雄健,被群山中独立的人之茕独和凄清深深触动。
把人置于一片大的山水中是古代画家喜欢的表现方式,但在这幅画中,群山的苍茫、人的孑立,带给观者的已经不是渺小之感,而是满望去内心的苍凉。“入山惟恐不深,谁闻空为之足音”,这两句自题诗,透着一种居蛮荒出茕独的坦然。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龚贤《山水册》页,书画对开,是龚贤晚年课徒画稿一系的代表作。笔墨控制相当精简,但形态又极尽秀雅婀娜之致。笔墨不再仅是繁密有力中透出秀润,而是稀疏中同样贯穿着一种温润苍浑的气韵。这幅册页的画跋十分重要,12页对题,既有对传统笔墨的领悟,又有对生命和世界的体悟。
故宫博物院所藏其《溪山无尽图》卷,是他晚期的作品,最能代表他的风格和成就。此图用墨笔画重山复岫,大江平林。据他后记中云:“壬申春……以二月濡笔,或十日一山,五日一石,闲则拈弄,遇事而辍,风雨晦瞑,门无剥啄,渐次增加,盛暑祁寒又且高搁……”可知这幅画他画了两三年才完成,依旧是“渐次增加”,这和一些草草数笔,用以自娱的画家作画态度截然不同。
魏晋至清初,历代大画家中,有画论传世者不乏其人,而有个人授人真传的课徒画谱且又最值得称道的,只龚贤一人而已。那么龚贤自己又是怎样看待用笔用墨的呢?他在课徒稿中说:“笔法要遒劲,遒者柔而不弱,劲者刚而不脆。一笔是,则千笔万笔皆是,一笔不是,则千笔万笔皆不是。满纸草梗无益也。草,言太弱;梗,言太硬。寓刚于柔之中谓之遒劲。遒劲之法不独画树,画山画石皆有用。”从中可以看出,龚贤在用笔上追求柔而不弱、刚而不脆,于统一的笔法中达到“寓刚于柔之中”的遒劲效果。
以上是他从感觉上论用笔。再来看他从方法上论用笔:“笔要中锋为第一,惟中锋乃可以学大家,若偏锋且不能见重于当代,况传后乎?中锋乃藏,藏锋乃古,与书法无异。笔中锋始圆,笔圆则气厚矣。”在论及点叶法时,龚贤也同样强调用笔:“点叶不见笔尖笔根者偏锋也。中锋锋乃藏,藏锋笔乃圆,笔圆气乃厚,此点叶之要诀也。”强调中锋用笔和遒劲,是龚贤的画产生人们所评论的那种“浑厚苍润”感的因素之一。
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因素,却是主要的因素,而另一因素则是龚贤的用墨。他的山水主要以层层墨点为主要成分,这点的技法主要来自吴镇,所以他在课徒稿中对吴镇备加推崇。如果说《石涛画语录》以其深奥的哲学精神而光照我辈,那么龚贤课徒画稿则以高标、充实、严密、科学、系统的艺术实践苦功,探索艺术规律,并将其高层次的创作心得及艺术手段的隐秘难能之处,深入浅出地公开讲解示范给初学者。这是值得赞颂的学画经典之首例。
龚贤之所以有如此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是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少年得遇名师董其昌,起点高。他本人也能正确对待传统,遍师大家。如其题画所记:“凡有师承,名家有董源、范宽、巨然、李成、郭熙、米芾、米友仁、高房山、倪赞、黄公望、王蒙、文徵明、唐寅、董其昌等。”的确是“四十春秋茹荼苦”。即使他的同代人,他也虚心学习。但他不泥古,他说:“我用我法,我法尽(到极致),而我即为后起古人。”其二,长期隐居大自然,清静固贫的君子之风,使他与天地自然合而为一,真正做到师造化,夺造化,造造化。他本人修养广博,几十年不间断地学习、钻研、整理中晚唐诗,“家什随身裹,诗篇作枕眠”。文学上深厚的艺术修养,使其审美标准越来越高。其三,长期课徒使自己的艺术系统化、纯粹化,通向精深方向,而能深入浅出。他大器晚成,40年含辛茹苦,自强不息,有时完成一幅作品竟用三四年心血,从不狂涂乱抹,50多岁成就为开宗创派的卓然大家,成为苍黑山水的开山祖。其画苍黑、浑厚,积墨数十遍、百遍之功,玄冥幽邃,深不可测。
龚贤一生清苦,死后因贫穷不能具棺葬,丧事全凭好友孔尚任料理。清初的南京画坛,名家辈出,龚贤没有像娄东、虞山两派的画家般有显赫的地位,其时山水画推崇“清疏秀逸之趣”,而他的画却“沉雄深厚”,因此他生前的影响力不如石涛等人。但他一方面在实践中总结了古人山水画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则提出了系统的山水画论,因而在当时强手如林的画家中独树一帜,成为“金陵八家”之首。
山水八景之四
纸本墨笔 清 龚贤 24.4×49.7cm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作者时年67岁。龚贤的山水画非常重视构图。他的画视野开阔,气象万千。他将“三远”构图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他往往提高视线的角度,“平远”构图,多采取俯视角度,这样,视野开阔,平淡中倍增缥缈的感觉。尺幅之中,山河无尽。作“高远”构图,也是如此,先俯视,尔后眼光往上作仰视,真有下揽深谷、上突危峰的气概。
山水八景之六
纸本墨笔 清 龚贤 24.4×49.7cm 上海博物馆藏
龚贤喜用老辣朴拙的笔触,沉着稳重,秃笔与尖笔兼用。秃笔,取之圆润苍劲,勾屋、皴擦、画树和点苔苍老有力。龚贤用笔在主张“欲秀而老”,秀而老就是准确、简练而流畅有变化。画家程正揆在赠龚贤的诗中道“铁干银钩老笔翻,力能从简意能繁”,很好地点出了龚贤用笔的特点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