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尼斯的色彩与荣耀

2016-05-06

读者欣赏 2016年5期
关键词:画派威尼斯油画

威尼斯—一座建立在水上的城市,她沉浸在大海明亮的色彩里,因此,威尼斯画派有一种引人入胜的色调。正是这一特点,使其在世界各国博物馆里备受青睐,即使是普通观众也能够以自己的“第六感”辨别出那种独有的精神气质。

由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威尼斯总督宫、威尼斯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六家博物馆提供的72件“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展览于2016年3月2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这是我国第一次较大规模展示从15世纪到18世纪威尼斯绘画的发展脉络—明媚和谐的文艺复兴时期,雍容华丽的16世纪,光彩夺目的巴洛克时期,轻盈柔美的洛可可时期,理性至上的启蒙运动时期。通过呈现这些不同阶段的艺术特色,广大观众对对威尼斯400年的艺术历史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威尼斯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出现的画派,代表意大利新兴城市的崛起和发展。由于佛罗伦萨城的衰弱,很多佛罗伦萨艺术家来到威尼斯,促使威尼斯的绘画艺术很快繁荣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点,因为该派画家主要生活在威尼斯而得名。威尼斯画派在艺术技法上吸收了佛罗伦萨画派、东方拜占庭艺术特别是北欧尼兰德油画技术。14世纪的意大利人尚不知有用油溶化颜料作画的方法,而用蛋胶画,特点是发粘,干得快,用笔或衔接不太方便。油画技术的掌握,成为威尼斯画派对色彩敏感以及因色彩丰富著称于艺术史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18世纪风景画家贝纳尔多·贝洛托 (以准确描绘威尼斯风光而闻名的卡纳莱托的学生和侄子) 创作的这幅《从太阳石城堡远眺皮尔纳》,可见威尼斯画派作品的风格:欢快明朗、色彩绚丽、构图新颖、诗意浓郁。

15世纪

文艺复兴在威尼斯:人与自然及风景

威尼斯共和国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因控制了海上贸易而变得非常富裕,至15世纪前,就已进入全盛时期,不仅对意大利东北部和亚德里亚海东岸地区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且在地中海东部占据着众多基地和战略要塞,特别是控制了克里特和塞浦路斯两大岛屿。

在艺术方面,至15世纪中叶,威尼斯热衷于金碧辉煌和花团锦簇的装饰,举国崇尚细腻而奢华的风格,被称为“威尼斯哥特式”。在绘画方面,到15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影响到威尼斯。文艺复兴艺术源于古典建筑、形象和装饰元素构成模式被重新发掘,通过透视与几何法以逼真的手法描绘事物,更为重要的是对人类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此时在帕多瓦出现了一位年轻的天才画家—安德烈亚·曼特尼亚,虽然他未身处威尼斯,但其高超的绘画技法已流传至此。威尼斯领袖家族维瓦里尼(安东尼奥、巴尔托洛梅奥和阿尔维斯)和贝利尼(雅各布、真蒂莱和乔瓦尼)的画家们及其学生与追随者,立即学习和吸收帕多瓦城传来的新风格,最终成就了威尼斯绘画。尤其是伟大的画家乔瓦尼·贝利尼,他的历史性贡献铸就了“威尼斯风格”,即将光线和色彩相结合,使色彩反射再现,重新营造画作的自然景观。这项技法创造了人与圣者形象共存,使凡间的人和超凡的神变得和谐统一,碧波荡漾的水面,映衬着晴朗天空,在古典的平衡中重新审视人类的存在。其他出色的画家还有“风景诗人”西玛·达·科内利亚诺,“卓越的叙事画家”卡尔帕乔,以及诸多重要的后继者—蒙塔尼亚、巴萨伊蒂和贝利尼亚诺。

16世纪

威尼斯的色彩、荣耀与成就

16世纪是威尼斯历史上至关重要的时代。在欧洲,它的势力被已稳固的君主国(西班牙、法国、英国)钳制;在东地中海,它的霸权受到日渐强盛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挑战。持续了200余年的海战的昂贵投入,成为拖垮威尼斯帝国的致命因素,逐步耗损着百年来积攒的繁华。

16世纪威尼斯的艺术依然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迎来真正的“黄金年代”。出于自豪,威尼斯意图显示自己是古罗马伟大道德和文化遗产的唯一合法继承者。新兴建的公共建筑、贵族宫殿和宏伟教堂均为古典样式,无一不极尽浮华。

绘画方面,16世纪是由一位敏感的天才艺术家谱写辉煌的开端,他的登场耀眼而短暂,他就是乔尔乔内。他在继承老师乔瓦尼·贝利尼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作品的色彩忽而活泼鲜明,忽而柔和平稳,从明到暗的过渡变得前所未有的协调与自然。在风景画中,他运用细腻、柔和的光影营造朦胧氛围,从而使人物富有生气并直达内心,这是令人震撼的创作。从此画家们不再仅限于用光线揭示事物的形态,而更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一革新,推动了肖像类绘画的发展,并被很多富有潜质的年轻画家运用于创作,其中的佼佼者包括萨沃尔多、洛伦佐·洛托,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提香。

提香创作初期的风格和语言是杂芜的,经过漫长的自我完善,以乔尔乔内自省的诗意风格为基础,不断超越矫饰主义风格。因对色彩强有力的把控,最终取得辉煌成就,形成在绘画表现力方面无与伦比的风格和现代性。提香的代表作以肖像画居多,且形式多样。提香是卡罗五世皇帝及其家族的宫廷御用画师。

提香在威尼斯艺术界风头正劲的同时,很多才华横溢的画家涌现,他们是来自托斯卡纳的瓦萨里和萨尔维亚迪,来自罗马的米开朗琪罗,来自埃米利亚的帕米加尼诺和克莱齐奥,来自曼托瓦的朱利奥·罗马诺,他们追随所谓的矫饰主义风格,这类绘画虽然精致优雅,却过度修饰、矫揉造作。矫饰主义迅速吸引了画家们的注意力,但很快被威尼斯风格同化和改造,伟大的画家在其中加入色彩和光线,从成熟的提香及年轻的委罗内塞和丁托列托的作品中都能看到。

委罗内塞爱好使用原色,色彩几乎淹没在透彻强烈的光线中,由此产生强烈的对比,而他对形态的把控使得画作保持了绝对的古典主义。

与此相反的是雅各布·丁托列托,他善于通过多视点强化透视效果,常常打破传统图式而营造出具有舞台灯光效果般的构图。在他的手中,光线与色彩被随性地“捏合”在一起,成为真正的表达工具,这一特点让他在威尼斯画派中独树一帜。丁托列托还经营着一家组织有序的画室。从私人定制的肖像绘画到官方或教会委托的巨幅油画,他的画室都能够应付自如。在他去世后,其子多梅尼克·丁托列托接管了该画室。

整个16世纪,威尼斯依然是外国艺术家必去的旅行目的地之一,他们将采风所得带回自己的故乡。如此,佛兰芒人和荷兰人引入了虚构景物和“风景画”,后者绘画的主旨是赞美威尼斯的城市风光,如今这已成为最具辨识度的标志性绘画。

17世纪

“黑暗”与“光明”的博弈

17世纪的威尼斯阴霾笼罩:它在欧洲的政治与经济地位明显削弱,尤其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威尼斯遭到沉重打击;1630年的大瘟疫令人口锐减;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旷日持久的战争耗资巨大,且战败后失去了最重要的海外领地克里特岛,这一切都侵蚀着共和国。

这一时期,艺术活动难以依靠政府的支持,私人赞助成为资金的重要来源,宫殿、岛外的别墅和教会翻新都仰仗个人或家族的慷慨解囊。17世纪的前10年,16世纪大画室的继承者们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相对于提香和丁托列托,绘画中大量出现暗淡忧郁的颜色,唯一出众的人物是年轻的帕尔玛。随后,由久居威尼斯的外来画家发起,巴洛克绘画开始在威尼斯逐渐崛起。此时,其他城市的艺术活力更为显著,如罗马、那不勒斯和热那亚。

威尼斯的巴洛克绘画在风格和类型上分为两个流派。以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精细自然主义,经过了古典主义元素的调和,同时也受到鲁本斯和凡·代克在色彩、形状方面灵感的影响。另一流派“暗色调画家”在17世纪下半叶大受追捧,其作品特点是光线与阴影的强烈冲突,呈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甚至走向“极端”的画面。最具意义的是,在沉迷于神话故事、寓言和宗教主题的形象绘画之外,更多“小题材”绘画的发展,每种小题材类型中都有专注的画家,他们画风景画与静物画、战争与平民世界并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17世纪下半叶,艾米利亚人从室内装饰壁画开始,吸取透视技术和虚构舞台的联想,将人物形象通常置于幻想空间中,从而拯救了威尼斯的形象绘画。威尼斯巴洛克的决定性人物再度辉煌登场的是保罗·委罗内塞,他赋予绘画光线与色彩的古典平衡,所谓的“浅色调画家”开创了17世纪威尼斯绘画的新旅程,他们为未来的辉煌已做好了准备。

18世纪

“光明”的最终胜利

塞巴斯蒂亚诺·里奇,传承了巴洛克末期“浅色调画家”的遗产,在威尼斯开启了所谓18世纪洛可可绘画的时代,其主要特点是轻盈、明亮、色彩鲜艳。这是威尼斯绘画史上一个特殊时期,它重新获得欧洲的认可和荣誉,画家们受到全世界的邀约,几乎所有的画家都忙着穿梭于威尼斯、欧洲宫廷和各国首都之间以完成委托。尤其大获成功的是那些善于为建筑绘制装饰画的画家,詹巴蒂斯塔·提埃坡罗无疑是此中翘楚。尽管“威尼斯风格”已成为金字招牌,巨大的国际声誉往往与近代收藏的崛起密切相关,独具特色并擅长某一类型的画家尤其受到青睐。罗萨尔巴·卡列拉便是如此,她精通粉彩肖像,受到德国和巴黎宫廷的喜爱。在威尼斯,詹巴蒂斯塔·皮亚泽塔的绘画受到高度评价,他画作的特点在于将阳光作为主导性光源,其投射在画面上的方式令色彩与阴影的深度产生了特殊的对比关系。他创建的年轻艺术家培训学院传授这种处理方法,被很多出色的学生沿用,比如安东尼奥·马里内蒂。当然,18世纪绘画的头把交椅无疑属于詹巴蒂斯塔·提埃坡罗,不仅是在威尼斯,更是在整个欧洲。这位性格古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画作,有着匪夷所思的构图。他使用的清透色彩十分迷人,光线强烈,甚至令人眩目;他沿袭了16世纪的委罗内塞学派,并将其发挥到极致的精湛,描绘出奇迹般的惊人场景—人类、神、寓言和幻想中的生物,尤其是那晴朗的天空中几丝柔美的云,提埃坡罗因此大获成功。他的作品充满幻想,令人神往。

这是威尼斯最后的荣耀,赋予表面,充满诱惑,模棱两可。在18世纪的最后十年,共和国破灭的恐慌已无处隐藏,在提埃坡罗的儿子詹多梅尼克和洛伦佐·提埃坡罗的画作中,人们已能体会到显著而隐秘的预感。

威尼斯风景画的终篇由弗朗切斯科·瓜尔迪写就,他的作品充满创意,不拘一格,与卡纳莱托的客观风格相去甚远。他是一位诗人画家,威尼斯在他细致轻盈的画笔之下,时而光芒四射,时而朦胧迷幻。这是一座辉煌之城的荣耀之光,它在画家的笔下变幻着多样的风貌,成为全世界向往的梦幻之地。

圣母子

木板蛋彩 54×40cm 1470年 乔凡尼·贝利尼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乔瓦尼·贝利尼是贝利尼家族的佼佼者,超过父兄的成就,被认为是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也是大名鼎鼎的乔尔乔内和提香的老师。贝利尼作品注重对风景的描写,人物情态和风景紧密结合,充满了淡雅和宁静的情调,奠定了威尼斯画派的基调。

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正值罗马帝国衰亡时期,大陆上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游牧民族的进攻,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这个离岸4公里的小岛。这个小岛处在潟湖之中,深受海潮侵袭,但是可以避开意大利大陆上的战乱,对外开展贸易。以威尼斯本岛为中心,威尼斯人不断扩张,9世纪开始从拜占庭帝国中彻底独立,形成共和国,后来占据了意大利东北的大部分土地。中世纪后期,随着阿尔卑斯山南北形成了新的贸易通道,威尼斯在海上贸易之外又获得了便捷的陆上通道,与北方国家特别是奥地利等国的交往大大增加。总之,在欧洲列强争霸的时代,威尼斯一直保持独立、兴盛,其综合实力远超意大利内陆上的任何城邦国家。

威尼斯的独立使得其能够吸收欧洲南方、北方、东部乃至亚洲等不同的文明元素。早期的绘画被称为拜占庭-希腊样式,具有明显的东方情调,注重运用黄金等昂贵的装饰材料。拜占庭艺术很大程度上是马赛克镶嵌画,这种艺术不关心造型的写实性,而注重色彩的丰富和辉煌。他们喜欢用珍贵和纯净的颜色,追求闪光的视觉效果。这些无疑对威尼斯画派影响深远。意大利内陆的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相结合,注重造型的写实性,研究透视、光影等问题,这些绘画上的科学思想也影响了威尼斯。

威尼斯众多宫殿的装饰绘画多是油画,而油画实际上是在欧洲北方的尼德兰地区成熟起来的。只不过在北方,由于建筑空间的关系,油画的尺幅比较小,绘制也较为细腻、拘谨。油画在威尼斯发展成为大型的绘画,装饰总督宫等宫殿,出现了覆盖整个墙面和天顶的油画,丁托列托、委罗内塞等人的大型油画在规模上是空前绝后的。此外,威尼斯本身的环境也很有特色,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评论道:“当地环礁湖发射出灿烂的光辉,似乎使物体的鲜明轮廓变得朦胧不清,调和了它们的色彩,这种环境可能已经使得威尼斯的画家们运用色彩时比其他意大利画家更为深思熟虑。”威尼斯国际化、商业化的氛围也使得威尼斯人并不太在意思想上的争论,而更在意日常生活的舒适与享乐。他们喜欢世俗、热闹的画面场景,喜欢奢华、漂亮的艺术风格。这些都和意大利内陆的文艺复兴的主流风格有所不同。

在伊默斯的晚餐

布面油画 156×212cm 1542-1543年 丁托列托 布达佩斯艺术博物馆藏

丁托列托是除了提香和委罗内塞外16世纪意大利最重要的艺术家,矫饰主义晚期的代表人物,信仰炽烈,反复无常,不谙世故。他的绘画速度非常快,擅长使用闪烁、躁动的光线、强烈的明暗对比、夸张的透视法绘制出具有戏剧性的画作,试图把提香的色彩和米开朗琪罗的形体结合起来,所以他的画中人体通常拥有健壮的肌肉。

接受试验的摩西

布面油画 89×72cm 1502-1505年 乔尔乔内 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藏

乔尔乔内师从乔瓦尼·贝利尼,长得花容月貌,英俊潇洒,是威尼斯最漂亮的花花公子,也是当时威尼斯姑娘们的白马王子,而且还多才多艺,精通音乐,尤其在绘画上天资卓绝,只可惜英年早逝,被鼠疫夺去年轻的生命,年仅33岁。

他在继承老师乔瓦尼·贝利尼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作品的色彩忽而活泼鲜明,忽而柔和平稳,从明到暗的过渡变得前所未有的协调与自然。在风景画中,他运用细腻、柔和的光影营造朦胧氛围,从而使人物富有生气并直达内心,这是令人震撼的创作。从此画家们不再仅限于用光线揭示事物的形态,更想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一革新,推动了肖像类绘画的发展,并被很多富有潜质的年轻画家运用于创作,其中的佼佼者包括萨沃尔多,洛伦佐·洛托,尤其是伟大的提香。

作为乔尔乔内的同窗好友,提香比乔尔乔内幸运得多,一生富贵长寿,是卡罗五世皇帝及其家族的宫廷御用画师,深受教皇、国王、贵族的追捧,被瓦萨里叫做“上帝的宠儿”,是威尼斯画派盛期的代表人物。提香创作初期的风格和语言是杂芜的,经过漫长的自我完善,以乔尔乔内自省的诗意风格为基础,不断超越“矫饰主义”风格;因对色彩强有力的把控,最终取得辉煌成就,形成在绘画表现力方面无与伦比的风格和现代性。

维纳斯的凯旋

布面油画 160×210.8cm 1713年 塞巴斯提亚诺·里奇 洛杉矶盖蒂中心藏

此画描绘的是维纳斯从海水中诞生后,与众海神在海中嬉戏的场面。以女性裸体为主,迎合了贵族的享乐心理。人物被画得甜腻而又带有肉欲的诱惑力,女神维纳斯被描绘得肤色细腻光滑,虽少了几分真实感,却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洛可可画风。

克利奥帕特拉的宴会

250.3×357cm 1743-1744年 詹巴蒂斯塔·提埃波罗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藏

詹巴蒂斯塔·提埃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最后一位代表,性格古怪、多才多艺,艺术史学家把他奉为意大利威尼斯画派最后一道耀眼的闪光。

旅店老板提洛尔(A Tyrolean Innkeeper)

33×27cm 1728年 罗萨尔巴·卡列拉 德累斯顿大师美术馆藏

卡列拉是难得的非常出色的威尼斯女画家,在欧洲享有极高声誉,开创了一种用彩粉画的精细肖像画,用笔细腻,得到了从英国勋爵到欧洲多个皇族的一致赞赏。18世纪欧洲社会最经典的肖像画大多出自卡列拉之手。她的作品无与伦比地展现出那个时代最理想化的高贵与慈悲之美。

梦中的圣海伦娜

布面油画 197.5×115.6cm 1570年 保罗·委罗内塞 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藏

委罗内塞比提香晚一辈,那时候的威尼斯已经度过了繁荣期,贵族和商人抓住最后的时光饮宴享乐、花天酒地。而委罗内塞热衷于描绘资产者宴会场面,善于运用银灰色调与华美的色彩,使画面呈现欢快、豪华壮丽、光辉灿烂的热烈气氛。很多画都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形形色色的人充斥其中,而且其中都有耶稣的形象。在遭到教皇的指责和宗教法庭的审判时,他辩驳道:“我的任务是要根据自己的判断美化这张画……我们画家所持的是和诗人、疯子相同的许可证。”

威尼斯画派是一个相当国际化的画派,对于欧洲艺术史有深远的影响。以提香为例,他早年曾为意大利北部靠近威尼斯的诸城邦服务,在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崛起后,他又为查理五世效力,获得了极高的荣誉和封赏。之后,他为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分支服务,为菲力普二世寄去大量精彩之作。哈布斯堡家族对提香非常重要,因为这个家族控制着德国、奥地利、西班牙以及南尼德兰的土地,地跨欧洲南北,整个地中海几乎是其世界。至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17世纪,也就是巴洛克时代,提香的声望如此之高了,佛兰德斯的鲁本斯以及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都是他的仰慕者,而这两人都是哈布斯堡家族各分支的宫廷画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威尼斯的潮湿环境也正好和鲁本斯的故乡安特卫普、委拉斯贵支的故乡塞维利亚的港口环境相近。他们都喜欢混融的造型、雾一样的笔法以及富丽的色彩,他们都是直接画法的代表,或许可以说港口城市的生机勃勃以及湿润环境都是促使他们艺术风格形成的关键。

文艺复兴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欧洲艺术的主流是在罗马、佛罗伦萨的艺术,此后法国成为其主要传承地。罗马、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主要追求的是素描、形式而不是色彩,其油画也是偏向素描派的,色彩比较单一,缺乏生命力。直到19世纪中叶前,西方学院派绘画基本都是以素描派为基础的,色彩派还是补充、附属的地位。威尼斯画派再次得到尊崇是在印象派崛起之时,马奈等画家学习西班牙绘画的色彩关系,远师提香等人,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世纪末美国的写实油画也多学习提香一路的传统。从油画直接画法的角度看,人们已经将威尼斯画派认作近代油画的发端。今天回溯提香和威尼斯画派,显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油画的伟大传统和发展脉络。

耶稣升天节返回的龙形黄金船(Return of 'Il Bucintoro' on Ascension Day)

布面油画 59.5×93.8cm 1745-1750年 卡纳莱托

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藏

卡纳莱托终生将热情投注于创作有关威尼斯广场、运河与教堂等城市景观的绘画作品。在他的风景画(都市景观画)里,或是壁画斑驳的豪宅,普照着温暖和煦的金色光芒,或是节庆的人群、繁忙的市民,一幅迷人的威尼斯景象。

威尼斯的海关和圆顶教堂 布面油画 89.9×49.8cm 1781年 弗朗切斯科·瓜尔迪 休斯敦美术博物馆藏

瓜尔迪的作品带有更多的浪漫主义气息,善于描绘外光,使得色调晶莹,人们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威尼斯潮湿的天空。

猜你喜欢

画派威尼斯油画
威尼斯商人
油画去哪了
立体画派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油画《惊涛拍岸》
打造画派迟早也要打入冷宫
楚雨的油画
画派怎能打造?
画派能否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