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与父亲:从未同台只因心中无限尊敬
2016-05-06木子
木子
2016年3月4日,著名表演艺术家葛存壮因脑梗塞引发心脏衰竭去世,享年87岁。他因演反派人物而出名,获得过金鸡奖最佳男配角等殊荣,儿子葛优是家喻户晓的知名演员,更是中国首位“戛纳影帝”。葛存壮称葛优是自己最好的作品,但令人百思不解的是,这爷俩从未在一部作品中演过对手戏,这是为什么呢?
“北影反一号”自导《喂猪》助儿当演员
葛存壮1928年出生于河北饶阳,小学未毕业就因生活所迫辍学,随家人闯关东,在一家私人医院当学徒。葛存壮最喜欢的是演戏,1947年,他考入了齐齐哈尔市的文工团。2年后,文工团归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从此,他正式踏上了从艺的道路。
1953年,葛存壮与北影厂才女施文心相识。当时他还是个跑龙套的演员,文化不高,又不是科班出身,而施文心则是电影剧本编辑,有学识,又漂亮。葛存壮充分表现,喜欢摄影的他还耗资200多元买了一台上海牌照相机。施文心渐渐喜欢上了这个颇文艺的男演员。与施文心正式交往后,葛存壮一有空就带着女友徜徉在大自然的鲜花绿草之间,给她拍摄了大量照片。经过两年的热恋,葛存壮终于抱得美人归。两人1955年结婚,1957年4月,葛存壮的儿子葛优呱呱坠地,正在外地拍片的他得到消息,十分激动。
1960年,著名导演凌子风拍摄电影《红旗谱》,葛存壮扮演片中的地主冯兰池,出神入化的表演使葛存壮的“坏人”形象深入人心。此后,葛存壮在《粮食》、《小兵张嘎》、《大清炮队》等一系列影片中,饰演了一大批反面人物,刻画的每个角色都令人过目不忘,赢得了“北影反一号”的美誉。
葛优小时候性格有些内向,怕见生人。葛优四五岁时,一次葛存壮的几位好友来家里做客,他光忙着招呼客人,不一会才发现儿子不见了,于是四处寻找,等找到葛优时,只见他正把从鱼缸里的捞出来的小金鱼放到蜂窝煤炉子的盖儿上烤。
年少的葛优看到走到哪里都很威风的爸爸,暗暗下定决心,要在长大之后成为一名演员。在葛存壮眼里,儿子不是演戏的料,因为葛优生得不那么俊,当演员肯定演不了主角。1978年,葛优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然而当葛优拿着准考证兴致勃勃地去考试时,面试人员一看他的长相就把他刷了下来:那脸型让人看着很滑稽,瘦巴巴的,没有一点演员的气质。
接着葛优报考青年艺术剧院,却因为朗诵一篇歌颂周总理的文章时情绪失控而惨遭淘汰。过了一段时间得知,实验话剧院在招收学员,葛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准备。就在复赛的时候,又出了状况。当时一名女生在台上表演一个名叫《等待》的小品:女生在台上左顾右盼,时不时地抬手看一下表,耐心等待。考官为了考验考生的反应能力,临时让坐在旁边的葛优上去捂住女生的眼。葛优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他紧张地走上台,在捂住女生的眼之前还擦掉了自己手上的汗。女生问:“谁啊?”葛优也不说话。女生灵机一动,推开葛优的手说:“流氓,你想干什么?”台上的葛优尴尬至极,最后终于蹦出一句话来:“认错人了!”下面的考官纷纷摇头,就这样,葛优再次出局。
正当葛优心灰意冷时,葛存壮的一位朋友告诉他们,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要招收学员。这个消息又在葛优心中燃起了一线希望,他决定一搏。
考试分三项内容,最难的一关是小品,葛存壮这次再也坐不住了,他亲自出马,指导葛优的小品表演。爷俩把葛优插队时当猪倌的生活搬出来,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贴近生活,表演的小品就叫《喂猪》。一个示范,一个学,嘴巴里噜噜噜地表演着呼猪、赶猪、喂小猪……因为对猪倌生活的熟悉,葛优表演的时候好像一群猪就在眼前,因此这一关轻松得过。就这样,葛优被录取了,就像当初自己的父亲一样,历尽艰辛,终于站到了梦想的彼岸。
儿子是最好的作品
葛优一开始也像父亲最初一样跑龙套,并且一跑就是将近10年。这期间葛优也在一些话剧中饰演过一些角色,却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母亲施文心甚至想让葛优改行,趁着当时儿童电影制片厂成立让他去当摄影助手,拿一个铁饭碗。申请报告放到了葛优的手里,但是他不想递。好不容易离舞台这么近,岂能轻易放弃。
鲜为人知的是,葛存壮平时既很少给儿子教戏,也从不给葛优推荐任何角色。不过,机会终于来了。1988年,葛优被米加山导演看中,在影片《顽主》中出演主角杨重。由于葛优的外形和表演都符合编剧王朔笔下那种冷面热心幽默成性的小人物特点,再加上自身表演轻松到位,这个一脸装傻表情、说话很逗的新人,受到广泛好评。拍完片后,葛优第一次拿到800元片酬,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见过这么多的钱啊!”他也因此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演员提名。
《顽主》的成功使葛优小有名气。甚至葛存壮和夫人施文心一起逛商场,都听到有人指着自己说:“这是杨重他爸!”葛存壮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过去自己带葛优外出,总会听人说,“这是葛存壮的儿子!”没想到,现在老子居然能沾儿子的光了!
1992年,冯小刚随王朔亲自登门造访,邀请葛优主演《编辑部的故事》中李冬宝一角。这是我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剧中的调侃、幽默、讽刺、戏谑,开电视系列片之先河。葛优扮演的李东宝貌不惊人但语出惊人,看上去吊儿郎当实则古道热肠,为葛优树立了一个经典的角色形象。该剧获得轰动效应,也让葛优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36岁时,葛优接演了张艺谋导演的《活着》,影片一举获得法国第47届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葛优获得电影最佳男主角殊荣。一夜之间,葛优成为中国首位“戛纳影帝”,也是全亚洲第一个获得戛纳影帝的人!这个当初的丑小鸭彻底地变成了白天鹅,完成了蜕变,葛优的事业到达了巅峰。
此后,葛存壮干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帮葛优甄选剧本:“一定要让他演那种接地气的、贴近生活的角色。”他还调侃:“如果不听话,观众不买账,我照样可以揍他。”2002年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葛存壮父子俩一起出现在台上,葛存壮曾甜蜜地回忆到:“一开始组委会只邀请我去颁个奖,后来才跟我说是给葛优颁,我就乐坏了。葛优也特别高兴,觉得从我手中领奖特别得意。”
儿子的成功让葛存壮的喜悦时不时地溢出。2009年8月底,葛存壮在北京参加“第7届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时,当有记者问他:“葛老,您拍了一辈子电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什么?”他竟风趣幽默地回答:“我最具代表性、最好的作品是儿子葛优!”
葛优在演艺圈中口碑好,没有绯闻,待人谦虚,性格不张扬,办事踏实,这些与父亲的教育有很大关系。葛存壮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个凶恶的反面人物,对待孩子他却是一位慈祥的父亲。葛存壮对儿子从来不打不骂,葛优是伴着他的谈话讲道理长大的。
即便葛优成了影视圈大腕,葛存壮依然经常找他“谈话”。听说葛优外出遭到影迷的“围追堵截”有些烦恼,葛存壮对他说:“观众围你、堵你,这是对你的肯定,是大家捧你的场。成了明星就不能太矫情,观众把鲜花、掌声奉献给了你,你不能辜负他们的热情。要知道如果没有他们,你什么星都不是!”葛存壮还告诉葛优,摄制组出发的时候,不应该让人家去等你,应该你去等人家。因此葛优常常第一个坐在车子上等着大家出发。
葛优与冯小刚合作多部影片后,常常到国内各大城市做宣传。一次,葛优正忙得不可开交时,葛存壮住进医院动手术。在那20多天里,葛优为了新片天南海北飞来飞去,但只要一回北京,他就立刻赶到医院陪护父亲。葛存壮手术之后,几天里右腿不能打弯,葛优谢绝了所有活动,日夜不离。葛存壮说:“葛优是被我的一条腿管住了!”
那段时间,父子俩朝夕相处,谈论了很多有关电影的话题。葛存壮指导儿子如何通过观察生活,让自己扮演的角色更接地气,还特别叮嘱:“现在你有了些名气,更要注意戒骄戒躁,谨小慎微,尤其对剧组人员要尊重。记住,演员即是要讲一个艺德,名声和为人是成正比而不是成反比的!”听着父亲的忠告,葛优老老实实地连声说“是”。
从未同台演戏只因无限尊敬
葛存壮是一位很有造诣的实力派演员,不仅饰演反面人物拿手,饰演正面人物也同样出彩。80岁时,他参演《周恩来——伟大的朋友》,扮演著名画家齐白石。为了了解更多齐白石的生活习惯,将其刻画得更真实,葛存壮找到其弟子,询问他们有关齐白石的人生经历,待人接物的方式、习惯和性格等,甚至买纸去练习写字绘画。渐渐地,齐白石的形象在葛存壮的脑海中鲜活起来。等到进剧组化妆完毕,葛存壮往镜头前一站,大家都惊叹说是一个活生生的齐白石。他一举手一投足,形神兼备,将齐白石的儒雅气质演绎得淋漓尽致。葛存壮凭借片中齐白石的正面形象,荣获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很多朋友笑称葛存壮晚年“改邪归正”了。
葛存壮演了几十年电影,塑造了无数经典人物,但葛存壮父子却从未在一部作品中演过对手戏。早在葛优出演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时,导演赵宝刚曾经想请葛存壮出演该剧的主编角色,求助于葛优:“怎么样,请老爷子出山吧?”没想到葛优却连连摆手:“别,千万别!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他一来我就完了。”导演一看葛优的架势,不像装出来的,只好放弃了请葛老的念头。等到电视剧《皇城根》开拍时,葛存壮饰演了剧中的老中医,赵宝刚又邀请葛优加盟:“怎么样?来一个角儿吧!”葛优想也没多想,又赶紧推辞。
两次大力撮合均以失败告终,赵宝刚不禁大感疑惑,莫非这父子俩势不两立,形同水火?经过再三逼问,葛优才坦白:“比方说我演一个游击队员,我父亲演日本鬼子,我这个游击队员被抓住了,鬼子就要审讯,一拍桌子,喂说你呢,哪里去了?父亲一拍桌子,我就吓傻了,这戏没法演啊。”一席话说得赵宝刚忍俊不禁,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葛优一见到老葛心里就发怵,根本不敢和父亲同台演戏。
后来,还有不少人捧着剧本找到葛存壮,想请他们父子一起演戏。面对盛情相邀,老葛总是一脸无奈地说:“我是没问题,只要你能做通葛优的思想工作就行。”可是,这项艰巨的工作始终无人做到。
说起这件事情,葛存壮解释说是儿子有心理障碍:“在家里,我跟他处得像朋友,但要说真让一块拍戏,葛优他一听就犯怵,放不开,也不敢演。其实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生之年能跟他一起拍一部戏,但葛优一直不愿意,我也不会让儿子为难。”论演技,葛优是嘎纳影帝;论名气,更不在老父亲之下,葛优究竟怕什么?实际上,这哪里是“怕”,分明是一种由衷的爱,是儿子对父亲的无限尊敬之情,由敬而生畏,拳拳孝心表露无遗。
因为工作性质相同,父子俩有时会同时出现在一些场合。每逢此时,葛优总是小心翼翼地搀着父亲的胳膊,始终低头看路,尽量放缓步子,唯恐一脚踏空伤着父亲。在父亲面前,葛优更像个老老实实的大孩子,没有半点明星架势。而老葛则昂首挺胸,喜笑颜开,脸上每一条皱纹都舒展开来,一脸幸福,羡煞旁人。
生活中的葛存壮特别爱钓鱼,葛优就专门到渔具店挑了根900多元的钓鱼竿。葛存壮虽然有几十根鱼竿,但每次钓鱼都喜欢带葛优送的这根,说用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心里特别踏实。”别人问起来,老爷子就得意地说:“这是我儿子孝敬的!”
有一次,葛存壮感觉身体不适,去北医三院做了检查,发现左心房长了一个鸡蛋大的黏液瘤,医生建议马上做手术。当时葛优正在外地拍戏,等他心急火燎地赶到医院时,手术已经结束,老葛被送进了监护室,葛优就在父亲身边守了两天两夜,直至老人家完全脱离危险。有记者看到葛优两眼布满血丝,神情恍惚的样子,不由大为感动:“真羡慕老葛,有你这样的大孝子。”葛优却淡淡地说:“做子女的就应该孝顺,不孝顺父母,那还是人吗?”
2012年,葛存壮出现中风,住院后,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病情终于有了很大好转。8月底,葛优结束了《私人定制》的拍摄,随后就推掉片约,谢绝一切应酬,将父母接到自己家中,一心一意地陪伴他们。
虽然家里请了保姆,但做饭这件事却成了葛优夫妇的专利,每天认真讨论吃什么,定下菜单后两人手拉手去菜场买菜,买回来就一起在厨房里摘洗、烹炒。大多数时候,他们做的都是家常菜,棒子面粥、罗宋汤、鸡蛋炒柿子……但饭菜新鲜的食材、咸淡合宜的口味,颇受葛存壮喜爱。
有时葛优要短期去外地,也会提前告诉父亲,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生怕父亲有什么意外。转眼到了2014年,春节刚过,母亲悄悄把葛优拉到一边:“小嘎,你这1年多都呆在家里。我和你爸觉得也不妥,别老在家呆着了,你该做自己的事就去忙着。”葛优摇头:“妈,我这正呆家里刚咂摸出点滋味,您想赶我走啊,我可不乐意。”
为了陪伴父亲,葛优推掉了很多戏。2015年,因整天伺候老父,这位“影帝”竟没有任何影视作品上映。葛优说:“什么名呀、利呀,比起亲情都可以忽略不计。在家照料老人,及时尽孝,比任何工作都重要。”
2016年3月4日,葛存壮因脑梗塞引发想心脏衰竭去世,享年87岁。送别亦师亦友的父亲时,回想起爷俩的亲情往事,葛优不禁泪如雨下……央视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公布这个消息后,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哀悼,“葛老,走好!感谢您作为中国电影的先驱,为中国电影做出的贡献;也感谢您养育出优秀的儿子,并以此方式继续为中国电影出力。”
责编/方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