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指标构建研究

2016-05-06俊杨立瑞张晋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063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000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德尔菲群体性舆情

陈 俊杨立瑞张晋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 063;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北京 000)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指标构建研究

陈 俊1杨立瑞2张晋悦1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 102623;2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北京 102200)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影响事件处置,引发次生危机的问题日益突出,公安部门在应对中缺乏切实有效的预警评价机制。通过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必要性和相关理论的解析,采用德尔菲法筛选预警指标并确立指标体系,能为公安部门从事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公共安全 网络舆情 指标构建 群体性事件 预测预警

当前,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网络作为“直通车”式的意见交流渠道与互动平台,成为群体性事件新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影响公安部门处置事件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在群体性事件事前及事中对网络舆情采用科学合理的预警评价方式十分关键。通过准确、完备、全面的预警指标加以评估,能让公安部门在群体性事件处置的“舆论场”保持清醒头脑,迅速占领网络舆论的制高点,把握处置的最佳时机,做出及时有效研判,将事件负面社会影响降至最低。[1]

1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的必要性解析

1.1 事件及时妥善处置

网络的发展,让社会舆论场增加了网络舆论场。面对群体性事件,相关责任主体试图掩盖事实,减少报道的举措已无法控制网络舆论场的争论。贵州瓮安事件发生之初,网上谣言四起并迅速发酵成了群体性事件。随后,相关部门认识到网络舆情危害并及时采取措施,很快事态得以平息。因此,公安部门及时有效进行网络舆情预警,把握矛盾焦点并妥善处理,对有效平息群体性事件显得十分必要。

1.2 避免网络次生危机

网络时代,从网络听取民意,了解民情,掌握民生,应该成为各级政府公务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工作技能。[2]群体性事件过后容易滋生谣言,一些不良言论如果不能有效发现并控制,会引起事件以外的次生危机。2010年,山西地震谣言事件,让百万群众深夜跑出躲避地震,期间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隐患。因此,对网络舆情采取预警措施,尽可能减少次生危机尤为重要。

1.3 维护健康网络环境

群体性事件过后,依托微博、论坛的网络舆情以全盘否定、人身攻击等内容,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秩序,损害政府公信力。虽然公安机关已开展打击谣言散播的一系列执法工作,但一些网络推手的泄愤性网络活动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蒙上了阴影。这就要求公安部门能及时采取预警措施应对网络舆情。

2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指标构建理论

2.1 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

综合评价是科学决策的前提,而评价的依据是指标,对待评价事物产生影响的指标因素是繁多的,通常是叠加效果,这就需要多指标综合评价。[3]它的特点是具有若干个指标,各指标间区分度明显,这些能评定事物的指标可以合理评价。目前的主要方法有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2.2 社会预警理论

社会预警是在社会顺境状态下,通过负指标监控和评价对社会安全运行的稳定性程度的判别和预报。[4]当前,社会转型进程加快,各阶层利益冲突加剧,极易产生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通过了解社会稳定理论、社会转型理论、社会运行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对社会矛盾产生和激化原理有所了解。借鉴这些理论对预警指标构建尤为重要。

2.3 舆情传播理论

网络舆情传播遵循传播学一般规律,一些学者将其与社会学、管理学等理论融合,归结出符合网络舆情特征和管控模式的应用型理论,这包括沉默的螺旋理论、破窗理论、首因效应、羊群效应、蝴蝶效应、群体极化等。这些理论是合理评判舆情走势和舆情危机的重要参考,能发现舆情突破口和化解点,有效抑制不良舆情的传播,达到舆情管理的效果。

3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指标构建

为确保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有序进行,需要在前期充分考虑预警要素,对可能会使网络舆情事态扩大,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带来不利影响等多方面因素一一列举,都划入预警评价的范畴。因此,可以将这一过程通过建立预警指标呈现出来,将思维模式转化为实际可操作、有明确意涵的量化评价准则,确保预警工作顺利实施。

3.1 预警指标构建原则

3.1.1 科学性

预警指标构建的科学性体现在指标选取的合理、准确、详实等特点。指标的提出必须有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并不是主观臆测和凭空捏造,而是按照被评价事物的特征,结合评价任务和需求开展的针对性构建。指标构建过程中注意对指标的筛选和甄别,保证指标之间的区分度和关联性,不做重复性评价,也不能漏掉指标。

3.1.2 实用性

预警指标最终落脚点在于可操作、可利用、可实践,这就要求指标建立过程中注重对指标实用性的考量。实用性具体体现在指标数据采集的复杂程度,指标内容对应的现实意义。许多预警研究中一味追求高难度、宽覆盖、奇罕见的指标,但往往弄巧成拙,最终导致研究不能付诸实践。

3.1.3 全面性

预警指标指向综合评价工作,这就要求该过程不能仅仅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片面分析,而是从全局角度对待评价对象整体分析评述。在指标确立时,应注意从多角度、宽口径对指标加以分析,以不重叠、不遗漏的原创对可能影响最终评价结果的因素进行罗列,形成完整、全面的预警指标。

3.2 预警指标构建方法

德尔菲(Delphi)法是基于专家调查的研究方法,采用制定的系统流程,以书面调查的形式采集各个专家的意见,专家成员之间不发生横向联系和讨论,仅依靠个人的经验、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判断。[5]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专家智慧,得到对多项事物或方案具有很高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论。

德尔菲法的基本步骤主要包括:确定研究课题,制定实施计划;设计调查问卷,选择和组织专家应答;多次反馈调查问卷,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结合此次研究内容制定了以下实验步骤:

3.2.1 专家选择

专家选择要考虑专家人数、专家专业素质和专家的来源。具体而言,一般需要求10至15名具有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专家,兼顾研究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实践工作者。本次研究面向公安业务,从高校、科研院所、公安机关部门选取了12名专家,来自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具有副教授职称、从事网络舆情研究教学的4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具有副研究员职称的3人,武汉市公安局网监部门从事舆情处置工作5年以上的5人。

3.2.2 调查程序安排

考虑到调查过程需要经过意见统一,设计三轮调查程序。在调查最初阶段,向专家发放有初始指标设计的调查表。第一次调查收集专家对指标的重要度打分及指标变动的建议,供第二轮调查使用,同理,在第二轮调查过后会得到基本趋于一致的意见。此时,对专家进行第三轮调查,但不再添加指标,这次统计结果将作为各指标权重,确立指标体系。

3.2.3 预警指标初定

指标设计通常包含3个层面,首先是目标层,也就是此次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本次是以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预警为研究对象;其次是准则层,将待评价对象分解成不同意义层面进行评价,具有较强的区分度和辨识度;最后是基础指标层,将准则层中各项的基础性表达,是预警指标的底层,也是获取最佳评价效果的基础数据来源,对本次研究而言是最直接的评价。

通过上述分析和相关理论,对预警指标进行初步确定,见表1。

3.2.4 调查表设计

为了提高各模块的区分度,最大限度降低指标填写时的相互干扰,本次调查表设计时采用拆分方式,将最初确立的指标体系的5个准则层分别单列成调查表供专家填写。如“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民众关注”层预警指标选取调查表,见表2。

表1 初定预警指标

表2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民众关注”层预警指标选取调查

3.2.5 调查实施

按照上述调查程序,运用德尔菲法对专家意见进行了调查。在第一轮中专家对初定的指标有不同意见,对部分指标打分过低,而且引入了新的指标,见表3。为确保指标合理性,将得分低于3分的指标剔除,重新整合后进行第二轮调查。二轮调查中,专家意见有所趋同,新增指标在本轮调查中得到认可,见表4。在第三轮中专家就两轮过后的意见趋于统一,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慎重考虑,通过调查得到了合理、准确的指标。

3.2.6 指标体系构建

将前述步骤调查的结果梳理后,可以得到预警指标。再利用德尔菲法中的专家打分进行统计和分析,将预警指标中权重进行合理赋值,得到预警指标体系,见表5。

4 结论

通过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应用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建立了较完备的预警模型量化指标。量化指标中,态度倾向和事态扩散指标所占权重特别突出,公安部门预判网络发展态势时应尤其注意其变化程度,可以据此做出应对措施。点击数量和成因特性在网络舆情整体中的比重虽然很小,但在群体性事件发展初期决定了发展趋势,需要在早期重点关注。综合应用量化指标对公安部门处置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工作,避免网络舆情升级恶化,控制舆情导向,具有实践意义。但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本身复杂多变,影响因素众多,加之本文调查专家数量限制,对该指标体系的适用性有一定的影响。

表3 第一轮调查得分较低指标及新增指标统计

表4 第二轮调查得分最高指标及低分指标统计

表5 根据调研得到的预警指标体系

[1]燕道成.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21-24.

[2]李安宁.应对网络民意,领导干部需具备的六种能力[J].前沿,2011(14):43-45.

[3]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6.

[4]周延飞,于水.农村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147-156.

[5]徐蔼婷.德尔菲法的应用及其难点[J].中国统计,2006(9):57-59.

D918

A

2095-7939 (2016) 01-0038-03

2015-11-10

陈俊(1990-),男,湖北襄阳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研究。

郭 帅)

猜你喜欢

德尔菲群体性舆情
德尔菲法构建肿瘤医院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基于德尔菲法的上海某专科医院公开招聘的影响因素研究
德尔菲法构建中医学专业基础模块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关于目前处置非法集资群体性事件的理性思考——以A市政府化解非法集资群体性事件的行为策略为例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现实考察与学理分析——从三起具有“标本意义”的群体性事件谈起
2012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