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马月”与“驴年马月”
2016-05-05倪培森
倪培森
对俗谚(也称口语成语)“猴年马月”,2012年6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541页、847页以及2009年1月出版的《中华成语大词典》第646页和2015年4月出版的《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第327页都把它解说为等同“驴年马月”,认为其语义皆指“不可知的年月”,比喻遥遥无期(就事情而言),不能实现。此说不确。
我国古代是用十二个地支同十二种动物的生肖匹配来纪录人的出生年代的。十二个地支依次是子丑寅辰卯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种动物的生肖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在东汉时学者王充(27—约97,字仲仁,会稽上虞人)所著之《论衡·物势》中即有记述。据此,凡子年出生的人生肖属鼠,子年(鼠年)就是属鼠的人之本命年,其余依次类推,每十二年循环一次;也就是说,每个人经过十二年之后都会遇到自己的本命年。我们先看“驴年马月”。由于十二生肖中没有“驴”这种动物,所以生肖纪年中也就没有“驴年”,因而“驴年”便理所当然遥遥无期。就这点而言,《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正确的。但在生肖纪年中,“猴年”(申年)却是有的,今年便是“猴年”(农历为丙申年)。因此,“猴年马月”与“驴年马月”自然不会同义。
那么,十二地支怎么会同十二种动物搭配并将该动物作为人的生肖(属相)呢?这与古人计时以及生肖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关。古人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也分别用十二个地支来命名,二十四个小时就是一天。分述如下——
子时:子夜11时至第二天1时,老鼠的活动最为活跃,所以肖鼠。
丑时:凌晨1时至3时,牛吃足了草,此时段正在“倒嚼”,准备出来耕作,所以肖牛。
寅时,凌晨,3时至5时,老虎出洞觅食,最凶猛,所以肖虎。
卯时,凌晨,5时至7时,太阳尚未露脸,月亮还挂在天际,兔子虽灵活却胆小,为避免与老虎相遇,故在卯时老虎回洞后才出来活动,所以肖兔。
辰时,早晨,7时至9时,神话传说中为群龙行雨之时,所以肖龙。
巳时,早晨,9时至11时,蛇不会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动,不会伤人,所以肖蛇。
午时,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太阳当头,阳气大到极点,阴气开始产生,马跑离不开地,是阴类动物,所以肖马。
未时,下午1时至3时,羊吃了此时的草,不影响草的再生长,所以肖羊。
申时,下午,3时至5时,傍晚时分,猴子喜欢啼叫,伸屈攀缘树木,“伸”与“申”谐音,所以肖猴。
酉时,下午5时至7时,夜将来临,鸡开始归窝,所以肖鸡。
戌时,夜晚7时至9时,黑夜降临,狗开始看家守夜,所以肖狗。
亥时,夜晚9时至11时,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猪睡得更熟,所以肖猪。
古人还用生肖来纪月与十二地支相匹配,称为“月建”。每年从农历正月到腊月(十二月),对应的生肖(属相)依次是:虎(正月),兔(二月),龙(三月),蛇(四月),马(五月),羊(六月),猴(七月),鸡(八月),狗(九月),猪(十月),鼠(十一月),牛(十二月)。
综上所述,今年(2016年)农历为丙申年,是猴年,6月5日到7月3日(农历五月初一到五月二十九日)是马月。所以说猴年马月在今年是等到了,怎么能说遥遥无期,比喻无法实现的事呢?可见它与“驴年马月”的内涵具有根本区别,两个成语完全不同义。
倒是民间有种说法,认为“猴年马月”一语是由北方的方言土语“何年嘛月”谐音衍化而来,这还说得通。因为“何”与“嘛”都是表疑问的代词,有“什么”“哪里”的意思,“何年嘛月”就是不知哪年哪月(或“什么时侯”“哪一天”)才等得到,但毕竟还有能够等到的时候,可谓遥遥而有期;至于“驴年马月”,那可真是遥遥无期了,因为根本就没有“驴年”这个年份。而“猴年马月”却可以每隔十二年相逢一次。自2016年(农历丙申年)6月(农历五月)的“猴年马月”过后,到2028年的6月,又会有一个“猴年马月”相会于人们面前。总之,“猴年马月”与生肖纪年上根本不存在的“驴年马月”绝非同义,不能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