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寂寞悟妙谛,慎独见真知

2016-05-05程大利

经济 2016年11期
关键词:哲学系书画文艺

程大利

马啸,1962年生于浙江省湖州市,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系,曾在西北的《甘肃日报》从事新闻工作21年,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甘肃省青年书协主席、中韩书艺家协会评审委员等。2005年借调至中国国家画院教育培训中心工作。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培训中心副主任、学术主持,西安交通大学书法研究所研究员。

曾先后荣获首届中国书法理论“书谱奖”(1989年),第四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三等奖(1993年)、当代青年书画书画展优秀奖(1999年)、第五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二等奖(2000年)、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2000年度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甘肃省委省政府第四届“敦煌文艺奖”一等奖(2003年)等。

贤有云:“士之致远,先识器而后文艺。”在中国文化研究范畴里,“通”与“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一是因为文艺的各个领域及门类看似相互独立,实则规律相通;二是若不能从文艺的本质规律上去把握研究,那就难以揭示并构建具有深度、高度及带有普世价值和共性规律的艺术及其理论体系。

书画创作和书画理论研究,从学术角度上讲可称两个独立的研究方向,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互为生发、互为印证、互为推动的不可分割的学术链。在中国文化史上,从古至今的诸多书画大师同时也是杰出的文艺理论家,优秀的书画史论家同时也是出色的艺术实践者,这样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从蔡邕、顾恺之到孙过庭、荆浩,从苏轼、郭熙到赵孟,从董其昌、石涛、恽南田到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他们既是中国绘画史各个阶段的标杆性画家,同时也是中国书画学理论的奠基人和构建者。由此亦可窥知,欲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或理论家,必须在“技、艺、识、德、道”诸方面进行全面的融合,并在由“渐”至“顿”的道路上不断积累、完善,方可有得。

当代书法家、书画评论家马啸,浙江湖州人,早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系,曾在《甘肃日报》从事编辑工作20余年。马啸自幼生长于人杰地灵的太湖之滨。南宋以后,包括元、明、清三代,中国绘画史上的许多艺术流派及代表人物皆孕育于斯,特别是力倡“古意”的赵孟,即是湖州人。马啸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幼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又于弱冠之年攻读于浙江大学哲学系,在文、史、哲诸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后勤于读书思考,一直孜孜以求,功力日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马啸除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性展览,还先后撰写了大量艺术史研究及书画批评文章,出版了《国画门诊室(二)》等多部专著,研究范围更是涉及书法、绘画、摄影、考古、宗教及相关文化领域,其批评文字及研究成果在业内外都曾产生过很大影响。

马啸长于理性思辨。读其文,往往观点鲜明、思路明晰,推论分析步步为营、层层递进,这与他的哲学根底有关。逻辑是思考推论的基础,马啸文字极重逻辑,故有很强的说服力。在批评文字中,他又重直观感受,一点也不拐弯抹角,直面问题,鞭辟入里,引经据典,针砭时弊,这在当下是多么难得!马啸是个性情中人,对人直率,对事认真,在书画创作及生活中亦不乏哲学思辨与诗意的表述。他由哲学(美学)而到书法,由书画创作而到书画理论研究,涉猎广泛,犹能闳中求约,博中求深,展示了多向度、多跨度的研究才能,这在其同龄人中实属难能可贵。

行文至此,忽又记起黄宾虹先生登临黄山所作的《仙人指路》诗句:“此去天都近,灵奇恣讨探。莫辞登陟苦,捷径笑终南。”马啸拟将他近年所作的书画研究文论结集成书,行将付梓,他的进步与成长都令人欣喜!一路走来,他受到众多同道的赞誉。他靠自己不懈地追求与努力,在向艺术“天都”攀登。如果真有“仙人指路”一说,那此中“仙人”既是他矢志不移的理想与信念,也是他心中不灭的追求。

猜你喜欢

哲学系书画文艺
1942,文艺之春
丸子的朋友圈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记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欧阳康
哲学系要办得越来越像哲学系
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