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姚明的合纵困局

2016-05-05

新体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国篮协姚明商务

在中超版权卖出80亿元天价的大背景下,CBA联赛成了下一座有待发掘的富矿。今年的CBA全明星赛期间,姚明牵头18家CBA俱乐部成立中职联公司,并希望公司能够获得CBA的商务运营权。他们能否从篮协手中夺取成功?

中职联代表大多数俱乐部利益

张弛

中职联新闻发言人

中职联与CBA公司进行了两轮和谈,目前的困难点在于以中职联作为整体加入CBA公司。之前,中国篮协向国家体育总局上报的《意见》是以各个俱乐部形式加入CBA公司,这与我们的主张有分歧。

中职联的股东是18家CBA俱乐部,因此中职联和各个俱乐部拥有共同的利益,中职联会把联赛的赢利用到篮球的发展上来。拿到相关权益之后,我们希望做好四点。第一,提升CBA品牌价值;第二,联赛、俱乐部和球员作为利益共同体存在;第三,加强联赛的内部管理制约规定;第四,运用新兴技术为球迷提供良好的观赛体验。

中职联目前与CBA公司无关

张雄

CBA联赛办公室主任

对于姚明牵头成立的中职联公司与篮协牵头成立的CBA公司,从法律意义上讲,两者之间目前没有什么关系。从改革的目标上讲,双方如能保持一致,达成共识,则可以通过协商沟通,形成最佳的合作模式。

18家俱乐部办理注册中职联篮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是俱乐部应有的权力,中国篮协无权干涉。其㈩发点是发展CBA联赛,激活篮球市场。中国篮协认为,这个举措对探索和推进联赛改革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个所谓的联合公司并没有商务权。CBA公司成立后,有两个选择,一是CBA公司自行开发市场,二是如果能力不足,不排除招标,如果招标的话,盈方有优先权。

CBA管办分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篮协把CBA的商务权和赛事推广权授权给CBA联赛公司;第二步是适时将联赛竞赛组织等办赛权授权给CBA公司。待授权全部完成后,CBA公司将全面负责联赛运营,包括竞赛组织、裁判选派、商务开发、赛事推广等所有的联赛事务,中国篮协则行使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姚明手中的牌不多T

宋翔

《北京青年报》篮球专项记者

宫鲁鸣事件经历了百转干回,球迷们终于等到了最想看到的结果,他重执中国男篮教鞭,这更像是一场民意的胜利。姚明在推进中国篮球职业化改革的道路上,也拥有不错的民意基础,更有18家CBA俱乐部的支持者,但姚明能像宫鲁鸣那样等到好消息吗?

4月19日,当姚明等人与中国篮协第二次会谈结束后,双方的关系降到了冰点。重要的分歧点有两处,一是中国篮协认为18家俱乐部参与的中职联公司资质不足,剩余两家未参与的俱乐部所持观点与态度也十分重要。二是篮协必须坚决执行总局批复的成立CBA公司的联赛改革方案,中职联方面无权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如此情況下,中职联方面认为他们已经失去了与篮协谈判的基础,姚明说:“很失望。”

现在的情況对于姚明而言非常艰难。首先,中国篮协的态度非常鲜明,给姚明一方的回旋余地很小;其次,末参与中职联公司的两家俱乐部高层已经明确表态,他们不会支持姚明,也就是说,中职联公司想要吸纳他们,有较大难度;最后,姚明一方是否能在短期内拿出应对中国篮协的有效方案,现在也是未知数。目前的局面将会成为一次大考,考验的是中职联集体智慧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职联有动力无权力

周赫

资深篮球记者评论员

在姚明宣布联合18家俱乐部成立中职联的第二天,中国篮协对外宣布准备组建CBA联赛公司,加快管办分离的脚步,意图很明确,就是要让外界清楚,CBA依然是篮协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篮协说了算的联赛。其实,姚明等人都非常清楚,在现在的情況下,CBA联赛仍然是一个官办的联赛,并非像NBA那样是一个成熟的商业组织。所以,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和篮协合作。

姚明联合18家俱乐部成立公司,最大的目的就是拿到联赛的商务开发权。现在谁都知道CBA火了,价值增长迅速,自从2012年5年20亿元签下李宁之后,CBA联赛的赞助商就进入了亿元时代,但是联赛赚钱,并不意味着俱乐部赚钱。中国篮协有钱了,负责联赛推广的盈方公司有钱了,可是作为联赛主体,每家俱乐部每年只能从篮协得到一千多万元的分红,这个数字远远不及自身的投入。

对篮协来说,改革是大势所趋,但是他们的动力不如俱乐部,因为他们是旱涝保收的一方,不管是中职联公司,还是盈方,都是必须给他们“交租”的人。他们可以持开放心态,去听各方给出的条件,哪边给钱多,哪边对联赛发展规划好,就选哪一边合作。

加入中职联公司的各家俱乐部非常渴望有自己的土地耕种,不再是给他人打工,别人赚大钱,自己喝西北风。他们面临亏损还是盈利,帮别人挣钱还是给自己挣钱的现实问题,对于改革的需求更加迫切。

因此,他们才会不声不响地成立中职联公司,希望推动联赛的管办分离和职业化改革,避开盈方直接从篮协拿到商务开发权,从而实现俱乐部利益的最大化。

由于体制的原因,不管中职联公司如何运作,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和篮协合作。正如他们上次和篮协对话中达成的第一点共识,必须承认篮协的主导地位,纵使他们有足够的改革动力,但联赛的权力全握在中国篮协手上。

姚明很难成为中国的斯特恩

沈知渝CBA球员经纪人

姚明牵头组建的中职联和篮协谈判陷入僵局,对于CBA联赛整体认知的差异,让双方无法达成利益一致。篮协也在尝试管办分离,成立自己的CBA公司,探索市场化道路,但究其本质,终究隶属于篮协——篮协将成为大股东。姚明担任董事长的中职联是以俱乐部为法人的独立运营机构,如果作为大股东进入CBA公司,在决策权上,篮协将失去地位,这是篮协无法接受的。

CBA的估值、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除了中超,其它赛事望尘莫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利益将更加迅猛增长。18家CBA俱乐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通过CBA赛事挣钱。其实,姚明要走的路是在模仿NBA。世人但知有NBA,很少有人清楚美国篮协每年在做什么,但美国是完全成熟和自由的市场经济,中国体育依然包裹和生存在体制之下。姚明希望成为中国的大卫·斯特恩,但斯特恩到中国,也很难展开手脚。

在篮协眼中,联赛应该为国家利益服务,为国家队输送人才。在姚明眼中,联赛应该为俱乐部服务,毕竟俱乐部是市场的主体。这是矛盾的根本。CBA联赛具备的国有资产属性很难得到姚明认可。

中职联希望在现有体制下,将实现利益的手段攫取在自己手中。篮协希望在现有体制下,通过自己的领导来分配俱乐部利益。大家都知道应该多挣钱,但就是你不放手,我不开心,我要放手,要我何用?

当CBA是一项赛事时,大家都能平静对待,但在体育产业迅速膨胀,CBA变成一桩大生意后,谁都不能平心静气。

中职联高佔了自己

田欣欣

《新京报》记者

我认为,一、中职联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认为依靠绝大多数CBA俱乐部的力量,就能逼中国篮协交㈩商务开发权和竞赛管理权;二、中职联没有搞清楚,在当下的时期,无论中超还是CBA,产权在中国足协、中国篮协。姚明的中职联应该与中国篮协采取沟通与合作的态度,而不是“抢班夺权”。

中职联与中国篮协进行更为深入的沟通,原本是成立公司之前要做的事宜,结果把主动变成了“被动”。

猜你喜欢

中国篮协姚明商务
基于大商务专业群建设的商务通用能力素质结构内容体系探讨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姚明新身份:CBA董事长
中国篮协行政主体资格探讨
中国篮协向“服务者”转型
像姚明那样诚实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
我的商务秘书 等
姚明受伤让08奥运蒙上阴影
姚明也要练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