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谋篇布局做大做强内蒙古草原文化品牌

2016-05-05柴国君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草原资源

柴国君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资源丰富与品牌稀缺、规模庞大与粗放经营并存的局面。我区的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关键是要制定适合我区区情的文化品牌发展战略及其实施办法,统筹文化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突出产业优势,形成集团合力。通过塑造自己的品牌,培植核心竞争力、品牌效应和无形资产价值,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一、创建我区草原文化品牌的基本思路

依据自然地理特点、历史特点、民族文化特点三条基本标准,内蒙古文化资源划分为八个各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区域:即呼伦贝尔文化区、科尔沁草原文化区、红山文化区、锡林郭勒文化区、阴山文化区(敕勒川文化区)、鄂尔多斯文化区、河套文化区、阿拉善文化区。

我区文化产业发展要依据这八大草原文化区域的划分,对草原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价值评估。同时,加大改革力度,制定有益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扶持一批文化企业,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发展若干大型文化企业,使其尽快成为我区草原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创建一批草原产品品牌,形成我区草原文化产品品牌群落,通过品牌战略管理,使其成为国际知名品牌,最终造就我区草原文化产业独特而鲜明的品牌形象,形成我区草原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创建我区草原文化品牌的策略分析

我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草原文化,这些绚丽厚重的文化资源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人们对草原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象。人们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延续着一串串的草原文化符号: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一代天骄成杰思汗、千古昭君、神秘的鄂尔多斯、优美动人的草原歌曲……这些来自草原的文明早已凝聚成内蒙古草原文化走向世界的强势品牌。

(一)创建高端品牌。利用消费者对内蒙古草原文化已有的感知,作为品牌基础,打造高品位的草原文化高端品牌。如精心策划体现草原文化的精品旅游线路,以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为品牌基础,赋以草原文化的人文精神,整合成为更高层次的草原文化品牌。

(二) 在八大文化区内进行资源整合,创建地域性草原文化品牌。处于同一地理区域内多个文化企业围绕同一产业或有限的几个产业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即可形成地域性文化产业集群和地域型文化产品品牌集群。在内蒙古各个文化区域内,又可以进一步发展形成本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型文化产业集群。即以某一种或某一类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为中心,围绕这一主导产品发展出相关的众多文化企业,以此形成一个文化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类似于产业链,但又不像产业链那样彼此之间具有那么强的依赖性。在各个文化区域内草原文化产品关联度较高,可以形成关联型文化产业集群,即不同的文化企业成为专业化生产产品链上的某个环节,形成集群的内部成员关联特征并由此凸显集体效应优势,也可形成区域草原文化子品牌,共同支撑内蒙古草原文化这一总品牌。集聚地企业间协作程度高、专业化程度强,从而可以提供多样性选择,形成规模经营的集群优势,吸引和满足细化市场的消费者,产生良好的市场效益。

三、构筑我区草原文化品牌群落的基本模式

(一)草原文化资源——草原文化产品——草原文化产品品牌群落——草原文化强势品牌。这种模式的基本途径是立足我区草原文化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具有鲜明草原特色的文化产品,创建草原文化强势品牌。此模式的实施,可以充分发挥草原文化资源独特优势,通过扶持企业发展,使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再通过强势企业的发展转变为品牌优势、市场优势。

(二)龙头企业——草原文化品牌群落——草原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草原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这种模式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和利用强势企业,开发草原文化产品,创建草原文化品牌,建设草原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带动草原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序利用,发展草原文化产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此模式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企业,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可以利用大企业的市场优势,带动资源优势的转化,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经济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利用大企业的市场优势,通过强势企业的示范作用,促进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来,从而使更多的文化品牌形成,进而带动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整合草原文化资源——依托龙头企业——创建草原文化强势品牌——打造内蒙古草原文化产业航母——发展内蒙古经济,弘扬先进文化。这种模式的基本途径是整合草原文化资源,依托草原文化资源优势,培养草原文化产业领航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优秀草原文化产品,创建草原文化品牌,建立我区草原文化产业航空母舰,创建我区草原文化品牌群落,形成草原文化产业团队,并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带动当地草原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序利用,使草原文化产业成为我区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我区草原文化品牌的国际化之路

品牌需要经营和输出,需要把品牌作为文化生产要素不断开掘和永续利用。品牌的名牌化、国际化是一个价值创造、再创造,定位、再定位的持续感知过程,目的是建立起产品的品质、独特性和声望。从品牌的创立、发展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我区草原文化品牌目标市场选择。我区草原文化品牌的国际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进入什么国家和地区。为了做出正确的选择,必须对当前世界经济的格局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目前世界市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市场;第二层次是以东欧、南非、印尼等为代表的中等发达国家市场;第三个层次是以印度、越南等为代表的不发达国家市场。三个不同层次的国家和地区市场各有特点,我们必须根据每个市场的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策略。

(二)我区草原文化品牌国际化的市场战略模式。第一步是先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市场。一是积累在异国他乡建立品牌信誉和形象的经验;二是积累由中等发达国家市场向周边不发达国家扩散品牌信誉和形象的经验;三是积累更多的资本实力和营销经验;四是可以增强信心。对有实力但又不够强大的企业,这确实是一条可取之路。第一步目标实现后,再走第二步,转向发达国家市场。由于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因而在发达国家树立起品牌的时间会短一些,需要投入的资源也会有所节约,不会像直接主攻发达国家市场那样需要很长的时间,不会对信心带来严峻的考验。因为企业已有了成功运作的经验,已有了足够的自信。这一步成功之后,第三步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扩散就是瓜熟蒂落、十分自然的事情了。

不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使内蒙古的特色文化资源以崭新的姿态融入到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浪潮中,需要对全区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为了提高我区文化产业、文化旅游及其相关文化产品的国内及国际竞争力,需要创建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文化品牌做保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应不断加强我区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快文化品牌创建的步伐,进而为加速自治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系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 晶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草原资源
讲解《草原图》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out of Steppe
我把草原带给你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