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复测方法在输电线路复测中的应用浅析
2016-05-05周松
周松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产业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而这其中输电线路的复测是电力产业提升的关键所在。在当前,GPS技术、电磁定位技术及网络“1+1”GPS RTK技术成为最常用的输电线路复测方法,三种方法各有其特点与局限性,所以在复测工作进行时需要对三种方法综合进行考虑。
关键词:输电线路复测;GPS技术;电磁定位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2-0059-01
1 当前我国输电线路复测的状况
输电线路复测是指在相关电网公司施工前,施工单位对设计部门已经测定的线路中心线上的各直线桩、杆塔位中心桩以及转角塔位桩位置的测量,这期间也同时包括了档距和断面高程的全面复核测量。其工作的原则是,若偏差超过允许范围时,必须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本文便拟GPS技术、电磁定位技术及网络“1+1”GPS RTK技术这三种方法做一分析,以求为输电线路复测提供参考。
2 GPS技术
2.1 GPS技术的简介
在借用GPS技术进行输电线路复测之时,工作人员首要提供2个毗邻的线路定位点,在此之后,根据提供的坐标以2个线路定位点为参照物,继而再使用GPS在输电线路中直接进行测试,从而复核各点桩位与设计桩位坐标是否一致。当具体操作时,需要采用用GPS测量一台基准站和一台流动站及相配套的数据通信链,这时基准站再实时地把测量信息和所有观测值通过数据链传送给流动站,在这之后,流动站将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来快速求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这时工作人员再在流动站上输人设计坐标,可以及时、准确地找到设计原定位的参照点,并进行坐标核对。
2.2 GPS技术在输电线路复测中的优点
2.2.1 定位准度高
一般情况下,只要满足GPS的基本工作条件,在一定的工作半径范围内,GPS的平面准度和高程准度都能达到厘米级的程度,所以其定位的准度是很高的,数据同样也较为可靠。
2.2.2 工作效率高
在一般的地形地势下,GPS技术仅需一人操作。不仅如此,在一般的电磁波环境下,几秒钟即得一点坐标,工作速度快,劳动强度低,不仅仅节省了外业费用,更是提高了劳动效率。
2.2.3 降低了工作条件要求
GPS技术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其并不要求两点间满足光学通视,只要求满足“电磁波通视”。因此,与传统测量的方式相比,GPS技术基本不会受到通视条件、能见度、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与传统测量相比,由于地形复杂、地物障碍而造成的难通视地区根本不会限制GPS的工作。只要满足GPS的基本工作条件,GPS就能轻松地进行快速的高准度定位工作。
2.2.4 工作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
一般来说,GPS可以应用于各种测量工作之中。在实际工作之中,测量的流动站利用预装软件控制电子系统,从而可以达到毋须人工参与便可自动实现多种测量的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辅助测量工作,从而减少了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
2.2.5 操作简便
GPS技术的突出优点在于其简便的操作性,同时不需要过多的专业技能要求,工作人员只需要简单的培训便可上岗操作。工作之时,工作人员只需要在测量之时进行简单的数据设置及预设,就可以边走边获得测量结果,可以说,GPS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的复测之中是一次质的飞跃。
2.3 GPS技术在输电线路复测中的缺点
2.3.1 受卫星状况限制
GPS技术的工作基本在于人造卫星,但在某些地形如高山、峡谷、密林,以及城市高楼区域,人造地球卫星的信号就很容易被遮挡,继而导致信号过差,这极大使每日的工作时间受到限制。
2.3.2 受天空环境影响
除了卫星信号状况之外,天气因素也是影响GPS工作的又一原因。比如在中午时分,受到电离层的干扰,GPS测量时共用的卫星数目会相对减少,这就会导致初始化时间长甚至不能初始化,也就无法进行测量。
2.3.3 数据链传输中的闲置问题
在GPS数据链传输过程中,其极易受到高大障碍物及各种高频信号的干扰,这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严重减弱,继而影响工作测量的准度和工作现场。另外,当GPS的工作有效半径超过一定的距离之时,测量结果就很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所以GPS的实际工作有效半径比其预设的半径要小,这在工程实践和相关研究中都得到了证明。
2.3.4 初始化能力和所需时间问题
我们所说的初始化能力和所需时间问题指的是,在山区、林区及城镇密集楼区等复杂高大的地区工作时,GPS卫星信号被阻挡机会较多,从而很容易出现失锁的情况,这就需要GPS在工作时需要经常重新初始化,由此产生的误差较大,同时工作效率也因为频繁的初始化导致下降。
2.3.5 高程异常问题
一般而言,GPS工作时需要非常准确的高程转换。但是在我国有些地区,尤其是山区、林区及城镇密集楼区等地区,GPS工作时很容易出现高程异常的问题。
当然,针对GPS技术在输电线路复测施工中的这些问题,要克服这些缺点也是有许多应对措施的。比如选择较好的工作时间段;将参考站的位置尽量设的更高,以解决工作半径不足的问题;对于植被较密集地带可以砍伐一些严重影响测量的树木等等。再者,虽然GPS无累计误差,但由于有高程异常和数据链传输误差等制约,工作人员必须对GPS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很好的避免GPS技术在输电线路复测施工中出现问题,从而提升数据准确度,提高工作的效率。
3 电磁定位方法
在输电线路复测之时,我们还可以使用电磁定位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在进行复测之时,会采用的两个坐标系:其中一个为发射天线的坐标系,这其中,空间互相垂直的X、Y、Z轴构成直角右手坐标系;另一个是为接收天线的坐标系,与前一个一致,其同样也是空间互相垂直X、Y、Z轴构成的直角右手坐标系。当使用之时,工作人员将发射天线固定于某一转台,固定的作用在于保持其稳定以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此后,再将接收天线固定在目标上,随着目标一起旋转。
根据一般的工作原理,电磁定位系统在工作时分别向三个电磁线圈依次供应电力,这时三个线圈不会同时产生磁场,发射天线在任何一个时间之内一般只有一个线圈工作,但接收天线大部分情况是三个线圈在同一时间开展工作的,三个相互交叉的发射天线以及接受天线在这时分别构成了两个笛卡尔坐标系统,该系统主要便于探测接收天线在发射天线坐标系中的位置,从而达到探测目标的位置的最终目的。
4 网络“1+1”GPS RTK技术
网络“1+1”GPS RTK技术继承和发展了老式GPS RTK技术的有点,即采用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这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数据,并达到非常精确的准度,甚至达到厘米级的程度。在该模式下,预设的移动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移动接收人员的接收机等移动设备之中。
网络“1+1”GPS RTK技术的最大的优势在于通过修改接收机的参数设置,可以使之转变为移动基准站,从而在测量时可根据待测点任务范围自由就近架设移动基准站,克服基准站因覆盖范围不全或某局部区域因天气、树木等原因造成的信号不稳定等等限制因素,从而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5 结 语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已经对我国当前使用的输电线路复测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对GPS技术、电磁定位技术及网络“1+1”GPS RTK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考察,我们相信,在对以上三种方法综合使用的情况下,输电线路复测会获得更为准确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李岩.电力线路复测分坑的新方法[J].供用电,2010,(2).
[2] 汤春俊.浅谈标准化在线路施工复测中的应用[J].科技促进发展,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