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零钱提现收费是先驱还是傻?
2016-05-04刘颖
刘颖
刚上班就听见一个噩耗,好吧,说是噩耗有点夸张,但是着实有点不爽。尤其在被马云先生五个福字愚弄,决定投奔腾讯,又在刚开始习惯微信红包拜年之后,微信零钱提现竟然要收手续费了。很多人都在问:“腾讯,你是不是傻?”总之,就像是地铁突然不能2块钱游遍北京城了一样,人们对微信零钱提现收手续费这件事儿表现出极大的不满,即便它的影响远不如地铁的涨价。然而作为第一个勇于让客户享受免费午餐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他是打算拉仇恨来试探一下他的客户忠诚度,还是打算做一个开启收费时代的先驱?
微信的理由可笑吗?
仿佛就没有这个先例,互联网金融还在扩张地盘,增加客户粘性的征程上,微信先做了收费的举动,着实让人愤愤不平,同时也摸不到头脑。
那么,该政策实施后,用户哪类资金将受影响?
首先是红包,用户通过微信接收好友红包,在领取红包后资金直接会到微信零钱账户。而零钱中资金如果不用于消费,想要提现,就要收取0.1%的手续费。
其次是微信转账,微信好友通过微信进行转账,在接收转账金额后,同样是会到达零钱账户,提现时也将需缴纳手续费。
第三类是零钱理财,此前微信推出零钱理财功能,而微信理财通如果是零钱理财,在资金赎回时将会赎回到零钱账户,因此提现时也会受到影响。
更加离谱的是,它设定的上限是累计1000元以上都会被征收手续费,这个累计可不是会在月底清零,年底清盘的,就是字面意思,只要你提现超过1000元,从2016年3月1日起计算,超出1000元的部分按0.1%的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每笔最少收取0.1元。
腾讯还很体贴的为大家算了一笔账:如果A用户,2016年3月1日起计算,累计从微信零钱提现到银行卡1500元。则A用户需要支付的手续费用为:(1500-1000)×0.1%=0.5元。共从微信零钱扣除1500+0.5=1500.5元。其实算起来,影响也不大,提一百块收1毛钱,当然前提是你还得注意提取100的倍数,你要是提5块钱也会被收1毛钱的,我不得不吐槽,这种规定着实简单粗暴的有如银行曾经的收费方式,然而他并不似银行那么不可替代。
当然,微信有微信的理由,银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接口收费,平台都要承担成本,并通过不同方式填补,比如有些支付公司对PC端转账收费,而微信对提现超额收费。微信的理由也并不如此单纯,“不像支付宝,微信是单纯的转账,没有产生消费,这些钱都在微信内部像血液一样自由流转,最后还要回到银行卡里去,微信不仅只做了过路财神,还要搭上手续费。另一方面,微信账户上的庞大沉默资金可得以沉淀。用户如果不想提现,就会让金额沉淀下来,或者购买理财,这些沉淀资金带给微信的收益也很高。”听到这里,微信的铁忠粉们可能心里平衡一点了,不过再往下看可就不一定了。
同行在唱对台戏
就在微信表示要收费的当天,支付宝官方表示:“十一年来,用户通过支付宝提现,不管是pc端还是手机上,均为免费。支付宝内发生的每一笔转账和提现交易,银行都会向支付宝收取交易手续费,这部分费用由支付宝承担,用户无需支付额外费用。”(目前,通过电脑端的支付宝进行银行卡转账,实时到账和2小时内到账的收费为最低每笔2元,上限为25元。次日到账的收费标准较低,为0.15%,同样也是最低每笔2元,每笔上限25元。支付宝手机客户端免费,支付宝提现手机和电脑端都是免费。)充满血泪却也狠狠的踩了微信一脚,如果微信想为互联网金融做一次大无畏的先驱,他的老对手可并不领情。
再来看百度钱包,因为既没有网络商城做依托,也没有社交平台做后盾,百度钱包并没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气势,然而他却也在他所擅长的领域努力着。去年年末,百度钱包开展了“常年返现计划”,消费者在百度糯米、百度外卖、百度地图订酒店、Uber、中粮我买网、e袋洗、汉堡王等众多商家进行消费时,使用百度钱包支付即可享受“单单立返现金1%起,最高免单”的超值优惠。这项返现计划是无限期的,消费者获得返利的现金可实现长期累积。用百度钱包将百度旗下所有的平台互联,你会发现它能帮你打造一个完整的O2O消费链。
趁火打劫的可不止是同行。近日,被认为免费政策最少的工商银行宣布,2月22日起手机银行转账全免费;建行也从今年起执行手机银行免费政策。此前,招行、宁波银行、平安、光大等多家银行相继宣布网上银行转账汇款全免费,民生银行也在近日重申其手机银行转账汇款实时到账,手续费全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70多家主流银行实行了网上转账汇款手续费全免政策。
那么,请给我一个理由——让我放着免费的不用,非得去用收费的。
收费的路可能非常远
其实收1毛钱,谁也不会太过计较。但是这只是微信的一种促销手段,还是为未来收费打了一针预防针?经过了打车软件的混战,想必消费者们也不再如此单纯了,是否是猪已养肥该到杀的时候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表示,任何一家企业的收费行为,必然是基于成本分摊机制,特别是一些互联网企业在推广前期有大量优惠,累计了足够的客户量和业务量后开始收费,这并不奇怪。
可是他们会在什么时点选择从用户身上收取利润呢?或许答案只能是:起码不是2016年2月15日。微信的先行一步并没有引领大家跟进,反而打开了移动客户端转账免费的通道。也恰恰这时,Apple Pay以美式思维高调推出,看来,未来的互联网支付格局变数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