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操作活动对几何概念建构的作用
2016-05-04陈红
陈红
【摘要】本论文探讨的是操作活动对几何概念建构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实践和感悟,去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经过合作、交流并归纳得出结论。
【关键词】动手操作 建构图形概念 操作例证 抽象思维
今天,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课堂上正风风火火地进行着各项探究-体验活动。课件越做越精美,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替代学生的操作,学生整堂课都是围绕着教师的设计团团转,由语言的满堂灌到电灌,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操作的能力,创新能力,缺乏探究-体验的过程。学生已经习惯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学习知识,缺少猜想、操作、体验、验证的过程,使学生概念的建构缺少实践的支撑。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成为真正的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一、在动手操作中帮助学生建构图形概念
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我们觉得很简单,于是确信,这简简单单的几个概念,一眼便能望穿,毫无“小题”大作的必要。然而教师不妨学医学厨师,想方设法使概念变得活色生香。比如长方体的长、宽、高,我们通过电脑演示,不要一分钟就可以教完,然而真正停留在学生脑子的又是什么呢?首先,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小棒和橡皮泥制作一个长方体,其棱(小棒)和顶点(橡皮泥)一目了然。其次,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拿掉其中的一根小棒,还能看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吗?学生拿掉其中一根小棒后发现,根据剩下的11条棱,我们仍然能够看出长方体的大小。再次,引导学生思考:最多可以拿走多少根小棒,最少剩下哪几根小棒,我们仍然可以看出长方体的大小?让学生想一想,试一试。最后,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后发现,最多拿走9根小棒,剩下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3 根小棒后,仍然可以确保我们看出一个长方体的大小。
这样,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便水到渠成地得出。此时概念的获得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概念的活动过程,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得以自主建构,概念的形成更加外显,概念的获得更加鲜活,概念的抽象变得形象,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对以后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在操作例证中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图形概念
如:《圆柱的认识》我们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当教学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时,先让学生猜一猜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会是什么形状,与圆柱的底面会有什么关系?接着提问:你能验证它吗?根据你们的猜测,拿出准备好的图形和圆片,4人小组一起动手操作做一个圆柱。通过算一算,量一量,想一想做好的这个圆柱与选的图形和圆片有什么关系?学生4人小组一起动手操作完成。汇报交流时:学生会说用长方形纸片和两个圆片,发现长方形的长和这个圆周长相等,高就是圆柱的高。把这个长方形倒过来卷一个圆柱,它和这个圆片还能正好做一个圆柱吗?为什么?用正方形纸片和两个圆片,正方形的边等于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另一边就是圆柱的高,并且高和底面周长相等;(什么情况下侧面展开图会是正方形?)等等。接着再进行谈话:用这些平面图形和相对应的圆就可以做成圆柱,那反过来也就是把圆柱的侧面剪开再展开可以得到这些平面图形,为什么都是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会有不同的图形呢?从而让学生得出结论:沿高剪开会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斜着剪会是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剪是不规则图形。
学生通过选才、制作、分析、合作交流,验证出了自己的猜想,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让学生经历从立体导到平面,再到立体的过程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动手操作中把握好抽象的火候,使操作的结果及时内化
在几何教学中,必要的操作是需要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或依赖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数学最终是要走向理性思考的。有这样一道习题:至少要用多少块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可以让学生先拼一拼,再数一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至少要用8块。此题的教学如果结束了,这种操作只停留在表面,只为解决此题服务;这时还可以借助操作及时进行深入探究:为什么会是“8块”?这其中有规律吗? 在学生通过操作得出“8块”后,趁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会是“8块”?因为沿着长、宽、高各都摆了2块,每层都要摆2×2=4(块),要摆2层,所以是4×2=8(块)。你会列式计算吗?用2×2×2=8(块)。每个“2”分别表示什么?每个“2”分别代表长、宽、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总块数等于长、宽、高的乘积。总块数等于正方体棱长的立方。这个发现究竟对不对呢?需要验证。假如要拼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小正方体?尽管一些学生还是依赖动手拼,但许多学生已开始借助表象,进行想象并抽象成算式:3×3×3=27(块)。假如要拼一个棱长为a厘米的正方体,一共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小正方体?你能想象出拼成的图形吗?绝大多数学生直接列式为a×a×a=a3,并说明了理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总之,动手操作为学生积累了宝贵的感性材料,它是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根”与“源”。小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认知特点,更加决定了动手操作在其认知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正是重视了学生的操作,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拿一拿、分一分、讲一讲,使学生玩中积累,玩中思考,学生才会把几何概念掌握得更牢,更有效,真正完成了由“教数学”到“做数学”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涂德华.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J],教学与管理,2007.11
〔2〕庄慧娟,李克东.基于活动的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建构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0.2
〔3〕杨建英.动手操作——数学的“点金石”[J],教育艺术,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