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综合性疗法治疗弱视的效果分析

2016-05-04高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弱视治疗效果

高峰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性疗法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176眼)弱视患儿, 综合应用遮盖治疗法、目力训练、仪器治疗、压抑治疗法, 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 基本治愈121眼(68.75%), 进步52眼(29.55%), 无效3眼(1.70%)。其中不同年龄、不同弱视程度、不同注视性质患儿的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疗法能够帮助弱视患儿恢复视力, 在年龄较小、弱视程度较轻、中心注视的患儿中治疗效果更好。

【关键词】 综合性疗法;弱视;治疗效果

弱视是由于视觉细胞在视觉发育阶段没有得到适宜的刺激, 造成视觉功能衰退, 视力减弱, 多发病于小儿阶段, 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视觉发育, 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本院收治弱视患儿108例(176眼), 综合应用遮盖治疗法、目力训练、仪器治疗、压抑治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0月在本院治疗的弱视患儿108例(176眼)。纳入标准:①符合弱视诊断标准:远视视力≤0.8。②无任何其他眼部病变症状。108例患儿中男62例, 女46例;年龄3~14岁, 平均年龄(6.14±3.67)岁;单眼弱视40例, 双眼弱视68例;3~6岁81眼, 7~10岁64眼, 11~14岁31眼;轻度弱视(矫正视力0.8~0.6)61眼;中度弱视(矫正视力0.5~0.2)86眼;重视弱视(矫正视力≤0.1)29眼;中心注视121眼, 旁中心注视55眼。

1. 2 治疗方法 详细检查所有患儿的视力、视野、注视情况, 确定眼底、眼位、眼球运动等是否存在异常, 排除存在器质性病变患儿。给予1%的阿托品眼膏使眼瞳散开, 评估是否出现屈光症状。经过3周治疗, 再复查眼底及眼位。对于确诊为屈光参差或屈光不正的弱视儿童, 在配戴眼镜进行矫正的同时, 给予下列综合性治疗:①遮盖治疗法。按照弱视眼睛的不同情况, 分别应用适宜的遮盖治疗法:对于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斜视性弱视患儿应用单眼严格遮盖法;对于屈光不正性弱视者、交替性斜视者应用双眼交替遮盖法;对于视力恢复至>0.7患儿应用半遮盖法。②目力训练。应用捡豆子、拼图、穿珠子等方法, 实施眼力训练。注意训练时应手、眼、脑相结合, 按照“从简至繁, 从粗至细”的原则循序渐进。③仪器治疗。分别应用海丁格光刷治疗法、后像治疗法及红色滤光电治疗法等仪器疗法。④压抑治疗法。如果患儿对遮盖治疗法依从性较差, 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可应用药物进行压抑治疗。压抑治疗法主要应用于视力恢复至>0.2的患儿。

1. 3 疗效评定标准 基本治愈:视力恢复达到>0.9;进步:视力进步两行或两行以上;无效:视力没有进步或倒退。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8例弱视患儿中176眼存在弱视, 基本治愈121眼(68.75%), 进步52眼(29.55%), 无效3眼(1.70%)。其中不同年龄、不同弱视程度、不同注视性质患儿的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小儿视觉系统正处于正常发育的时期,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可导致视觉细胞无法接收到正常的刺激, 从而造成严重视觉功能障碍, 医学上将之称为弱视。弱视患儿并不存在眼部器质性病变, 但视力明显减弱(远视视力≤0.8), 而且可同时存在屈光不正、参差或斜视等症状[1, 2], 可严重影响儿童视觉立体性, 在配戴眼镜的情况下仍无法使视觉功能达到正常水平。

目前应用于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较多, 应用较广泛的有遮盖法、压抑法、仪器治疗、眼力训练法等。临床研究表明, 这些方法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综合应用多种方法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治疗[3, 4]。本研究结果显示, 应用综合性疗法治疗弱视的效果较为理想, 综合性疗法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使患眼得到多样化的强化训练, 使视觉系统接受到多次反复刺激,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研究中还发现, 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弱视程度、不同注视性质的患儿, 治疗效果有所不同。①不同患儿年龄。年龄越小的患儿治疗效果越好。年龄较小的患儿处于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给予适当的治疗刺激, 可有效促进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如果错过治疗时机, 则视力很难恢复正常水平。②不同弱视程度。弱视程度较轻的患儿治疗效果较好。因此, 对弱视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家长如果发现儿童视物异常, 应及时就诊;临床上应加强对儿童弱视的筛查, 以免延误治疗。③不同注视性质。中心注视患儿的治愈率高于旁中心注视患儿。因此, 对于旁中心注视弱视患儿, 尤其应加强应用遮盖法、压抑法等疗法, 以提高治疗效果[5]。在治疗过程中, 当患儿旁中心注视点逐渐向中心的凹注视点移动时, 由于受到向心不稳的影响, 导致治疗无法正常进行。因此, 在患儿旁中心注视点逐渐向中心的凹注视点移动时, 必须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固定治疗, 才能进行后续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 综合性疗法能够帮助弱视患儿恢复视力, 在年龄较小、弱视程度较轻、中心注视的患儿中治疗效果更好。在对弱视患儿进行综合治疗时, 应按照患儿年龄、弱视程度、注视性质等不同情况, 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唐秀武, 覃小平, 卢林德, 等.综合疗法治疗大龄弱视儿童的临床观察.广西医学, 2014(2):245-246.

[2] 康映红, 李丽红, 李娜, 等.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临床疗效分析.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5(4):154-156.

[3] 张克修.综合性疗法治疗弱视的效果研究.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16):281-282.

[4] 王珏.儿童弱视综合治疗87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 38(1):38-40.

[5] 邱志芳.综合性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14(21):4837-4839.

[收稿日期:2015-12-02]

猜你喜欢

弱视治疗效果
弱视都是天生的吗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警惕,儿童“歪头眯眼”成弱视!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3~6岁是治弱视的最佳年龄
基层医院弱视儿童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弱视:早期诊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