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及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016-05-04曹坤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曹坤利

【摘要】 目的 分析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BAVM)的疗效及效果影响因素。方法 86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BAVM患者设为研究组, 72例予以内减压手术治疗脑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脑组织细胞因子表达情况, 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介入栓塞术治疗效果与VEGF、TFN-α、IL-6相关性较高(r=0.4011、0.4299、0.4447)。结论 介入栓塞术治疗BAVM可有效降低免疫细胞因子表达, 且临床变化与TFN-α、IL-6及VEGF显著相关。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影响因素

BAVM由于在治疗方面存在多样性、致残及致死率高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始终为神经外科研究的重、难点话题[1]。BAVM治疗目的主要是减小破裂出血风险与缓解由于BAVM盗血而引发的各种症状。随着近年来介入放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血管内栓塞已广泛应用于BAVM患者治疗中, 但关于其疗效影响因素尚未十分明确。为此,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定的86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BAVM患者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诊治86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BAVM设为研究组, 另选取同期予以内减压手术治疗的脑外伤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女比例55∶31, 年龄42~75岁, 平均年龄(64.36±4.62)岁, 病变部位:26例额顶叶, 14例枕叶, 10例颞叶, 12例顶叶, 24例额叶;对照组男女比例46∶26, 年龄41~75岁, 平均年龄(65.62±3.4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①术后处理:两组术后1个月均予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脑造影, 测量治疗前后的畸形血管体积;并观察畸形血管的构筑栓塞具体情况。②样本分析及检测:采用4%的多聚甲醛对脑组织进行固定, 石蜡切片之后予以免疫组化染色。组织样本同样予以4%的多聚甲醛+戊二醛混和液进行固定, 之后予以电镜分析。采用冰冷PBS冲洗脑组织样本, 吸干后称重, 然后配为10%的脑组织均浆, 低温下离心15 min取上清液,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VEGF、TFN-α、MMP-9及IL-6表达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脑组织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对比 研究组VEGF与TFN-α等因子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2 相关性分析 经相关性分析, 介入栓塞术治疗效果与MMP-9(r=0.2101)相关性比较低, 与VEGF(r=0.4011)、TFN-α (r=0.4299)、IL-6(r=0.4447)相关性较高。

3 讨论

BAVM属于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血管性疾病, 目前临床治疗BAVM方法主要包括血管内介入、显微外科术等治疗手段[2]。相关报道显示[3]:手术切除BAVM不仅可减少术中出血风险, 降低致残、致死率, 而且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相关研究表明[4], VEGF及血管内皮细胞于血管发生及血管结构保持退变、增生中具重要作用, 此外, VEGF于BAVM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 且VEGF-2及其配体表达同样和BAVM密切相关。程品文等[5]研究发现, 于BAVM的血管内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TGF)表达相对正常的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降下降更显著, 提示于BAVM发病期间TGF发生异常, MMP-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的比例失衡极有可能为导致发生BAVM重要机制。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VEGF、TFN-α、MMP-9、IL-6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 提示MMP-9于正常患者不表达或者仅微量表达, 但于BAVM脑组织标本中表达相比在正常的脑组织显著升高, 推测极有可能促使中性粒细胞迁移, 并加重炎症反应。本研究显示, 介入栓塞术治疗效果与MMP-9相关性比较低, 与VEGF、TFN-α、IL-6相关性较高, 提示VEGF与VEGF、TFN-α、MMP-9及IL-6皆参与BAVM致病过程, 且VEGF、TFN-α、IL-6相较于MMP-9在BAVM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显著。分析原因可能与免疫系统于BAVM出血方面具重要作用相关, 该过程中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 导致介导的免疫反应过度。

综上所述, 介入栓塞术治疗BAVM可有效降低免疫细胞因子及VEGF等的表达, 且BAVM患者临床变化与VEGF、TFN-α、IL-6显著相关, 其可用于临床评估患者治疗效果, 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科学参依据。

参考文献

[1] 吕远, 马建华, 李晓兴.应用Onyx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16例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3):381-383.

[2] 黄常坚.脑动静脉畸形的外科治疗进展.山东医药, 2012, 52(2): 111-113.

[3] 周涛, 周兵, 马修尧, 等.分次栓塞治疗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总结.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 23(7):561-564.

[4] 宋玉文.栓塞材料在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评述.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 34(4):186-188.

[5] 程品文, 张玉定, 王雄.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治疗体会(附25例报告).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20):128-129.

[收稿日期:2015-12-21]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