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避暑方法多
2016-05-04纳狄
纳狄
去过迪拜的人都知道,从3月起,中午的最高气温就能达到37℃,外地游客来到这里,白天几乎都泡在酒店、商场里,挨到天黑才能出门觅食。游客们刚到达迪拜的时候,还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疑问:白袍男士与黑袍女士,他们每日从头包到脚,到了七八月气温升到40℃以上时,不会满身痱子吗?不会中暑晕厥过去?不会热死吗?
这是以迪拜为代表的典型的中东式穿着。这也是典型的旅行式误读,以几天之感受对一辈子生活于某地区的群体做出鲁莽的判断。如果游客有幸来到阿布扎比的谢赫扎伊德清真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清真寺门口,亲身穿上黑袍就会发现,并没有增加热度,比起普通成衣来,黑袍透气、防晒。摸上去手感是棉,不能分辨具体是哪一种,但一定是当地人经过多年的经验选择和改良后的最佳质地与款式,否则怎么度过漫长的夏天呢?
其实,就算在科技没有发展到改变生活的程度前,中东地区的人们在应对高温方面就已有自己的心得。作家孟晖对伊斯兰文化颇有研究,也刚去过伊朗,和迪拜等发达地区相比,目前这里还比较落后,他们更多的是依靠自然方法对付高温。“那里的住宅一角会设通风塔,塔上方开有引入风的风窗,窗的朝向会设计得正好迎向当地来风的方向,风进入塔内,再通过塔流进居室内部。我们听说的‘坎儿井系统,在伊朗等地乃是一整个城或镇的地下供水系统,不仅给居民提供用水,而且会从富人住宅、学校等场所下面通过。住宅内都设有半地下室,坎儿井的水渠直接从半地下室当中通过,热天,大家就在这个有水池的半地下室里消夏、午睡。清真寺的学校也会设不同教室,有的教室就是地下室,在最热的天气里上课用。教室与地面之间开天窗,用半透明的大理石板等做窗板,透一点光。”孟晖对当地人的古老智慧感触很深,走在老旧的巴扎里,即便是烈日炎炎,从头穿到尾,一点太阳都晒不到。
迪拜居民普遍富有,凡出门必开车,行至目的地停车场,也几乎不用暴露在日光之下,所以,高温并不那么可怕。奢华的迪拜并非只有奇特的建筑,他们街头的公交车站都是装有空调的小屋子,过街天桥也是封闭的,供有冷气。确实,如果没有此物,只是在马路边上等两三分钟都可能闹出人命。就像这里的大街上都跑着大排量的越野车一样,这里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最不缺的就是能源。滑雪场、溜冰场等看似不可能存在于热带地区的设施,在这里也应有尽有。因此,只要不在户外行走,商场、酒店、餐馆,冷气都开到最低的温度,用以供居民避暑降温。有意思的是,伊斯兰教的教义虽然要穿长袍,但对鞋没有要求,人们去哪儿都是光脚加一双趿拉板,进五星级酒店、西餐厅和著名的Dubai Mall也没人管,阿联酋有些地区街上的骑警也是如此,在大清真寺外等待祷告结束时也看到了几百双各种样式的凉拖鞋,整整齐齐摆在台阶下。
相比于当地人而言,真正受着炙烤之苦的是从巴基斯坦、印度、中国涌来的务工者。耐热几乎是中东各国招工的重要要求。比国内高出数倍的工资不是那么好挣的。
(摘自《经济观察报》 图/陈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