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中庸
2016-05-04易中天
易中天
中庸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一种方法论,是人们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中庸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智慧,但中庸并不是我们民族唯一的智慧。中国智慧大体分为三种——儒家、道家、法家。
一段时间内,中庸这个词语被妖魔化,认为是无所作为,不讲原则,不求进取。这是对中庸的误读,中庸不等于你不积极进取,不活泼向上。你完全可以朝气蓬勃地中庸。
中庸对所有人几乎都是适用的。对于艺术家有一点例外,他既可以中庸也可以极端,但他必须有天赋。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天才,更重要的是,任何成功的艺术家,一定是做到了极致。中庸也可以做到极致。
也就是说,所谓“中”是不走极端,但不等于不做到极致。极端是偏激,极致是到位。一件事情要成功,一定要做到极致。“庸”是平常,不唱高调,但不等于没有理想,理想是必须有的。
长期以来,我们都为一个问题困惑,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我常想,我的女儿是否要培养成单纯的白雪公主,如果白雪公主一定会吃巫婆的毒苹果,但我总不能从小就教育她算计别人,说假话,忽悠。就这个问题,我请教过自己的老校长刘道玉。他解答了我长期以来的疑问,“大学还是需要理想主义教育,大学生还是需要接受理想主义教育。”为什么?里面还是有个中庸之道。
理想主义的大学生进入社会一定碰钉子,结果是什么?碰钉子的结果,一定是各退一步,社会不可能“消灭”我们这些大学生,社会一定会为大学生让一步,那社会能不进步么?当然大学生也会让一步,有人说,这不是妥协了么,妥协不就是投降么?我们不能妥协!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妥协的前提,正是独立、自由、平等。服从不是妥协,找到我们共同能接受的底线,这才叫妥协,我们的传统中缺乏这一环。农业民族不会妥协,商业民族才会妥协。我们开口闭口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恰恰是法家的思维方式。真正的市场经济,一定是买卖双方各有所得。
此外,年轻人要敢作敢为,千万不要怕犯错误,只要愿意承担责任。比如大家找男女朋友,一旦选错了人,就要有自认倒霉的勇气,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一句话,青年人就是要犯错的,也是要生病的。一个人如果从来不犯错误,犯一次就会要了他的命。一个从来不生病的人,最后攒下来的一定会是大病——我一年不感冒都着急。小病不断,小错不断,是最佳状态,这是中庸。
(摘自《新华日报》 图/陈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