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教,中国羽毛球的拓荒者
2016-05-04白成昆
◎文/白成昆
王文教,中国羽毛球的拓荒者
◎文/白成昆
板块邮箱:chenlei04@126.com
老年体育版主编:马雨桑
2015年5月,82岁的王文教荣获世界羽坛终身成就奖。从世界羽联会长手中接过奖项后,这名前中国国家队总教练谦虚地说:“我的球员们赢得了好成绩,奖杯不只属于我,也属于一直支持我的同事们,属于中国羽毛球。”
回首来时路,漫漫几十年风雨兼程,喜也羽球,忧也羽球。这位82岁的寿星翁虽白发萧萧,但依旧精神矍铄。他为之喜爱、奋斗、奉献了一生的洁白羽球,依旧是他魂牵梦萦之所在。
踏上归国的征途
王文教1933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梭罗市,8岁开始打羽毛球,上世纪50年代初已经成为印尼羽毛球界的明星。
1953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准备在天津举办一次全国四项球类(篮、排、网、羽毛)运动会,就是这次运动会,成为王文教等人决心回国的缘起。
就在这次运动会开幕前,由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领馆推动与协助,组织了一个50人的体育观摩团,准备回国参加上述比赛,其中羽毛球队员有王文教、陈福寿、黄世明和苏添瑞。由于印尼政府的刁难,办手续十分复杂,再加上交通不便,单坐船在海上就要走一星期,再坐上火车走两天。等他们到天津时,运动会已经结束了。于是,他们便和运动会的优胜者进行了一场友谊赛。
双方一交手问题就来了,王文教惊讶地发现,中国羽毛球的水平,和他们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那位刚刚获得全国冠军的运动员被王文教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几乎找不到北,第一局就被切了个15比0,第二局眼看又要磋出个相同的结果,王文教不忍心了,手底下一松,赶紧送了几分。陈福寿也是手下留情,不好意思零封对手。
运动会后,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他们去各地参观游览。沈阳、鞍山、抚顺、北京、上海……新中国广阔的大地上,处处涌动着青春飞扬的激情,回国的念头不停地撞击着海外游子的心。王文教与陈福寿这对好搭档好兄弟的心也炽热了,他俩私下商量,留下来不回印尼了。
印尼政府也真有“预见”——给他们发的是集体护照,50人一张,一人不回去,别人回去就麻烦了。王文教无奈,只能先回到印尼再想办法返回祖国。
在20世纪50年代,回国是印度尼西亚许多华侨学生的共同理想。然而,对于王文教和陈福寿来说,回国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他们当时已是印尼著名的羽毛球运动员,回国就意味着要放弃已有的荣誉和地位,一切从头开始,而当时中国还不是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的会员,回国后的王文教、陈福寿很可能没机会参加正式国际比赛,而且他们的离去也将会使印尼的羽毛球实力受损,家人、朋友也会受到影响,他们能同意吗?
尽管如此,王文教还是下定了决心,回国帮助祖国提高羽毛球运动水平!他瞒着印尼羽毛球队到移民厅办理离境签证。在移民厅,他们被告知:你们可以去,但必须在护照里写上“永远不再回印尼”。这意味着要和印尼的亲人们从此分离。尽管如此,回国开创事业的决心还是让他们写下了“永不回印尼”的保证书。
1954年5月6日,王文教乘坐一艘巨轮,驶出了雅加达港,踏上了归国的路程……
为新中国的羽毛球事业努力拓荒
王文教和陈福寿、黄世明,还有不久也归来的施宁安,他们四人给中国羽毛球的发展带来了最初的火种。国家体委为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立即在刚建立一年的中央体育学院竞技指导科成立了羽毛球班,以他们四人为主组建了一支“准”国家队,并请他们开始训练高水平的羽毛球运动员,王文教同时兼任教练和队长。
就这样,王文教他们开始了我国羽毛球运动最初的普及和专业筹建,逐渐制订出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一套完整的训练计划。当时训练条件艰苦,生活也十分困难。他们住在体育馆附近的平房里,每月领着20多元的工资,夏天挥汗如雨,冬天靠烧煤球取暖。北京的寒冬,让王文教这些出生在赤道附近的“海归”真是吃尽了苦头,可他们仍以饱满的热情,为新中国的羽毛球事业努力拓荒。
1956年夏,为了更好地推动羽毛球运动,国家体委决定福建和上海分别成立羽毛球集训队,并将王文教他们四人分配到这两个集训队里,以便让他们继续发挥“火种”作用,带领一批年轻队员专心致志地训练。于是王文教又来到了福建。
这段时期,是中国羽毛球运动第一次快速发展时期。王文教等人的归来,带回了先进的打法和理念,他们的“火种”开始向更大层面上“燎原”,除福建、上海的羽毛球集训队外,广州、武汉、青岛、南京等城市也快步赶上,相继成立了羽毛球集训队。到1958年,随着中国羽毛球协会在武汉正式成立,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成立羽毛球队,训练也逐渐走上正轨。这些集训队伍均以王文教和陈福寿合写的羽毛球训练方法为蓝本刻苦训练。国家体委顺势而为,连续举办了多次全国性的羽毛球比赛。这些全国性比赛的密集举行,使得这项运动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
但是,1959年全国出现大饥荒,羽毛球的发展遭到挫折,一些省市的集训队被迫解散,王文教和陈福寿等人由于多年征战,伤病缠身,生活物资包括医疗条件也跟不上,开始逐渐淡出比赛生涯,而转为专心做教练。所幸的是,此时又有一批生龙活虎的归侨运动员如汤仙虎、侯加昌、方凯祥、陈玉娘、梁小牧等人相继回国,他们分别被选入了福建和广东的羽毛球集训队。
三年困难时期,改做教练的王文教有了汤仙虎、侯加昌等几员生猛大将,他们迅速成长为中国羽毛球的新生主力军。随着中国经济状况逐步好转,各省、市的羽毛球队相继恢复了正常,与羽球王国印尼、丹麦、瑞典等之间的国际交流也开始恢复。1963年7月,印尼羽毛球队来访,作为教练的王文教派出傅汉洵、汤仙虎、侯加昌、方凯祥、林建成、吴俊盛等年轻选手代表中国出战。首场比赛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进行,年轻的中国羽毛球队以四比一战胜了拥有曾夺得汤姆斯杯的陈友福、杨金美等赫赫名将在内的印尼队。
这以后,王文教率领这支“青年军”回访印尼,出征北欧,所到之处连战皆捷,凯歌高奏,创造了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辉煌。
接下来却是“十年浩劫”,王文教的“海外背景”,令他吃了不少苦头。那时他的伤病已很严重,腰椎已经骨裂,也被下放到农村“改造”,并且被约法“五”章,完全失去人身自由。
命运转折发生在1972年初。周恩来重新主持中央工作,日理万机的周总理没有忘记这些“海归”们,一纸调令,直接把王文教和陈福寿从农村调到了北京,负责组建新的国家队。
王文教心无旁骛,重新扎进洁白的羽毛世界,将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兼男队主教练的千钧重担,义无反顾地扛在了自己肩上。也就从那时开始一直到退休,王文教一气干了21年,直接创造并亲历见证了中国羽毛球运动的崛起与辉煌!
中国羽毛球扬威世界
这21年,真是一段峥嵘岁月。如今谈起他的弟子,王文教仍然豪气如云如数家珍:汤仙虎、侯加昌、韩健、熊国宝、杨阳、赵剑华、李永波、田秉毅……他在任期间,中国羽毛球猛将如云。但真正让中国羽毛球叱咤国际羽坛,还是1981年,中国羽毛球协会正式成为国际羽联的成员国以后,世界羽坛的广阔舞台,才徐徐向中国打开。
那是第12届汤姆斯杯比赛,地点在英国伦敦。王文教手下是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年轻选手。尽管这样,最后进入决赛的,还是中国和印尼队。
作为多次斩获汤姆斯杯的羽坛霸主,印尼队不敢丝毫怠慢,为打赢这场战役,印尼羽总调兵遣将,谋划万全,早早做足了准备。一是让如日中天、风头正劲的“天皇巨星”林水镜打头阵,他曾是三届全英男单冠军得主,典型的进攻型选手,打法多变积极凶猛,步法动作灵敏熟练。二是召回已经退役的32岁球王梁海量重出江湖,披挂上阵做第三单打,再加上全英双打冠军卡托诺·哈里扬托,全然摆出一副非我莫属的势头。
在众人的关注下,一场龙虎斗终于在伦敦皇家艾伯特大厅内上演了。这场决战采取九盘制,分两天进行。第一天赛4场,印尼人果然出手不凡,一上来就给中国队来了个下马威,以3∶1暂时领先,打了个中国队措手不及,中方只有韩健得了一分,这与赛前预计2∶2的结果差距不小。心情沉重的中国运动员回到驻地后连晚饭都没吃好,巨大的压力面前,王文教表现出大将风度,他紧急召集教练班子开会讨论,认真总结失利原因,研究明天比赛对策,而后又精心安排,一直忙到凌晨。
第二天还没上场比赛呢,印尼人已经开始自我陶醉了,嘻嘻哈哈开心不已,这个和汤杯合个影,那个和汤杯抱一下,就好像汤杯已经是自家桌上的物品了。印尼人的表现激起了中国运动员的斗志,中国队员在沉默中走进赛场,而他们的眼中已经喷出了火!看到这些,王文教忽觉浑身来了劲,他预感到昨夜的忙活有效果,今天可能有好戏看了。
当天第一个上场的是栾劲,对方派出的就是声名显赫的一代“球王”梁海量,双方各施展本事和绝技,在网前展开了激烈的搏杀。比赛中,为避免还没上场的队员受场内的影响,王文教和其他教练们在休息室里陪伴他们,只听外边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惊叹声、鼓掌声、跺脚声传来,一会有人报∶栾劲胜了!一会又报,韩健也胜了……栾劲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勇,2∶1力克大名鼎鼎、经验老到的梁海量,完成了扭转乾坤的一盘;而韩健以天罗地网式的防守大法,再次以2∶1战胜怀揣不败纪录的林水镜;陈昌杰则根本不给对手刘邦高任何机会,一鼓作气2∶0拿下;孙志安、姚喜明激情加神勇,2∶1战胜略显紧张的对手。最终中国队以总比分5∶4实现大逆转,将印尼队打翻在地,首夺汤姆斯杯!
赛后英国队领队评论说,这是汤杯举办四十年来水平最高、最扣人心弦的比赛,能在1∶3落后的情况下连扳4分,中国队创造了奇迹。最后,英国女王也亲自出面为中国队授奖。
自此,在王文教任总教练期间,中国羽毛球队后来又相继获得了第14、15、16届汤姆斯杯,实现了历史上的“三连冠”!
46年前,当那艘驶向中国的巨轮拉响汽笛徐徐离开印尼时,王文教就怀揣着有一天让中国羽毛球扬威世界的梦想。回忆中国羽毛球史,他一直是中国羽毛球界最辛勤的拓荒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羽毛球,如今这个梦想早已在他手里实现,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他的弟子和弟子的弟子们在延续着他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