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式临床比较分析

2016-05-04顾梅桂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总产米索瘢痕

顾梅桂

(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式临床比较分析

顾梅桂

(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目的本文就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引产方式的差异性进行平均分组,各40例。予以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的孕妇设为参照组,予以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的孕妇设为研究组,最后比对两组孕妇的引产结局。结果经不同方法进行引产后,从引产时间、出血量以及总产程的相关数据来看,研究组的引产时间和总产程短于参照组,且出血量比对参照组明显较少,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研究组比参照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孕妇的引产方式需首选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实践。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式;效果评估

据相关统计表明,剖宫率的发生占比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期妊娠引产率,中期妊娠是指妊娠满12周至不足28周。有学者研究后指出,孕妇有剖宫产史,若进行中期妊娠引产,会提高子宫破裂发生率,增加孕妇的出血量[1]。因此,为防止出现并发症,临床需给予孕妇有效的引产措施,从而确保孕妇的生命安全。本文为寻求有效的妊娠引产方式,选取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孕妇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以下为流程和相关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本组孕妇依据引产方式的差异性进行平均分组,即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6.1±5.2)岁。参照组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7.2±5.5)岁。本组孕妇剖宫产与引产的时间距离在1~5年,均为剖宫产术为子宫下段并再次妊娠的孕妇。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孕妇入院当天,要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同时检查凝血6项、超声以及心电图等,在检查期间,需对孕妇的病史进行详细询问,所有孕妇未有手术禁忌征。参照组予以利凡诺100 mg羊膜腔注射引产,研究组则予以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使用剂量为50 mg,早晚各服用一次,共服药2天,在第三日清晨,予以孕妇米索前列醇,使用剂量为200μg q1h,若孕妇在服药期间宫缩情况较好,可以停止服用此药,第四日,若孕妇未有宫缩情况,则在阴道后穹窿位置放置米索前列醇,使用剂量为400 μg。在用药期间,需仔细观察,若孕妇仍无宫缩情况,待6 h过后,在阴道后穹窿位置放置米索前列醇,使用剂量为400 μg,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米索前列醇的总剂量不得在1600 μg之上[2]。

1.3 观察指标

对研究及参照两组孕妇的引产结局进行观察,主要为:引产时间、总产程、引产成功率、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最后将所得结果予以详细记录并比对。

引产时间为孕妇开始用药时至胎盘完全娩出;总产程为孕妇出现宫缩至胎盘完全娩出;并发症为胎盘胎膜残留率和软产道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引产结局对比

经不同引产方式后,研究组孕妇的引产时间和总产程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出血量比对参照组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引产结局对比(±s)

表1 两组引产结局对比(±s)

组别n引产时间(h)总产程(h)出血量(mL)研究组4029.89±2.656.73±1.41146.16±32.28参照组4037.56±2.4011.51±3.40211.61±39.91 t 13.56808.21338.0642 P<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发症发生情况

经不同引产方式后,参照组孕妇的胎盘胎膜残留率和软产道损伤率分别为25%和30%,研究组孕妇的胎盘胎膜残留率和软产道损伤率分别为7.5%和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n(%)]

3 讨 论

剖宫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增加非意愿妊娠几率,最终致使瘢痕子宫出现[3]。该现象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如:子宫破裂、产后出血以及宫颈裂伤等,对孕妇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临床需寻求有效的引产方式。

利凡诺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引产方式,该机制通过对宫缩进行刺激,直接杀死胎儿,加之释放溶酶体,致使细胞合成前列腺素,出现宫缩后进行分娩。在此期间,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如:宫颈裂伤及软产道损伤,严重的孕妇会出现子宫破裂。使用该方法的主要优势为简单,安全性高,但是会使胎盘胎膜残留率和引产后清宫几率得以提升[4]。米非司酮属于抗孕激素类药物,减弱宫颈胶原组织合成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对宫颈的软化起到促进作用,加强宫缩,最终分离胎儿及胎盘组织[5]。米索前列醇属于前列腺素衍化物,分解胶原能力和胶原纤维较强,增加孕妇的宫颈伸展性,与此同时,该药物对子宫肌起到兴奋作用,促使孕妇出现宫缩。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使分娩率得以提高,最终使引产目的得以实现[6]。

结合本次数据结果得知,经不同方法进行引产后,从引产时间、出血量以及总产程的相关数据来看,研究组孕妇的引产时间和总产程短于参照组,且出血量比对参照组明显较少,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研究组比例相对较低,组间数据经统计工具进行检验,未形成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孕妇的引产方式需首选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实践。

[1] 王艳丽,张 洁.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式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8):71-72.

[2] 黄红英.乳酸依沙吖啶、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法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7):184-185,187.

[3] 苏瑞金.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的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88-89.

[4] 李全国.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4):212.

[5] 张菊香,江 萍,黄春生,等.足三里曲马多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利凡诺尔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8):76-77.

[6] 赵晓燕.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的探讨[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4):41.

本文编辑:刘帅帅

R719.3

B

ISSN.2095-8803.2016.20.046.02

猜你喜欢

总产米索瘢痕
山西夏收全面完成 总产单产好于常年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2021年山西省夏粮总产24.34亿千克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山西:夏粮总产增长秋粮长势良好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研究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