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6-05-04梁俊
梁俊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 629000)
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梁俊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衔接。构建科学的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协调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学前教育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出,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快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科学的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协调发展的关键。
一、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应职岗位
从目前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看,差异不大,都是培养幼儿教师。从现实的调查结果看,当前我国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职能范围大抵相同,这就意味着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初始岗位相同,都是幼儿园保育岗位、幼儿园教师岗位和幼儿早教机构教师岗位,中高职就业起点相同。而差别在于学生在岗位上的职业发展空间不同,高职生比中职生更容易在后续发展中走向幼儿园管理、幼儿园行政部门行政秘书岗位、幼儿园科研者等岗位。因此,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中职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幼师”能力,高职应在胜任“幼师”角色的基础上培养其作为“管理者”、“科研者”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职岗位重点是保育员及艺术型(技能型)幼儿教师,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应职岗位主要是幼儿园管理者、专家型幼儿教师。
二、学前教育专业应职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保育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在托幼机构(幼儿园)负责清洁卫生消毒工作;组织幼儿日常生活;婴幼儿卫生保健护理;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和护理;预防及初步处理意外伤害;托幼机构设备、物品的保管等工作。其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有亲和力,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良好的观察能力;幼儿的生活料理能力,与幼儿、家长沟通的能力,以及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固然重要,保育员的配合协助与教学过程中的辅导强化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保育员要系统学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对幼儿教育有理性的认识,自我强化教育意识,丰富教育方法和手段。
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组织幼儿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创造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制作教具、学具;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园共育活动;做好班级各项卫生消毒安全防范工作等。其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设计与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如绘画、手工制作、弹、唱、跳等技能);组织与实施教育活动的能力;与幼儿、家长沟通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生活指导能力、具备对学前教育现实问题进行调查、诊断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专家型”幼儿教师还应具备研究能力。
幼儿园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制定科学的幼儿园发展规划,创造良好的办园条件;合理安排幼儿园各项工作,并及时检查、指导和评估;选聘幼儿园各岗位工作人员,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制订全园教育教学计划,指导、检查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等。其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选拔及用人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
三、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一定的课程实现。为了做好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培养中高职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职业能力,可以将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四大模块,另外高职阶段增加了一个专业拓展模块,如下图所示。这些模块组成学生的职业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而每个模块相对应培养某种能力,如公共基础模块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专业理论模块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思维;专业技能模块培养学生掌握岗位职业技术和方法;综合素质模块培养学生知识岗位要求的其他素质。专业拓展模块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
图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结构
四、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具体内容
以模块为基础进行课程设置,在设置中以模块为课程衔接的主轴,确保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在能力和素质上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每个模块包含的具体课程见下表。
基础模块旨在提高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素养和基本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并为今后进一步深造打基础。中职阶段主要开设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普通话、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体育、计算机基础等。高职阶段主要开设有道德与法律、毛中特概论、形成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普通话、体育、计算机应用等。在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上,中职与高职的课程在科目上大致相同,只是在课程难度上有差别。为了做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可将中职阶段的公共基础模块分为公共基础模块1和公共基础模块2,其中公共基础模块1为必修课,是所有中职学前毕业的基本要求,公共基础模块2为选修课,是为部分想升入高职的学生开设的,其难度稍高于前者。
表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模块与课程开设
专业理论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来说,主要是一些基本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专业理论模块并非全是理论课,它既有理论,又有理论的应用,尤其是中职阶段更是如此。中职阶段主要开设有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及幼儿各科教学法(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美术、英语)。高职阶段专业理论模块主要开设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游戏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心理卫生与辅导、幼儿教育研究方法基础等。从专业理论模块看,高职学前教育更注重理论性和研究性,其目的是为培养“管理者”、“科研者”和“专家型”幼儿教师打基础。
专业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弹、唱、画、跳等方面的技能,中职阶段主要开设有美术、舞蹈、声乐、钢琴、乐理与视唱等。高职阶段主要开设有幼儿舞蹈创编、教具制作与设计、儿童歌曲伴奏等。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幼儿教师,因此专业技能课无论是在课的种类和学时方面,都比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要多一些。
综合实践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前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中职阶段主要开设入学教育及军训、幼儿园见习、校内实训、保育实习、教育实习等课程。高职阶段主要开设专业见习、毕业论文、顶岗实习等。
专业拓宽模块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主要是在高职阶段开设,主要课程有幼儿家庭教育、蒙氏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
为了确保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协调发展,实现课程的有效衔接,首先必须扩大中高职对口招生的人数,目前高职招生仍以普通高中生为主,对口招生比例仅仅占5%,过低的对口招生比例不利于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其次要实行弹性学分制,目前虽然很多职业院校都实现了学分制,但都只是形式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分制一方面可以避免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复,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拓展课,或培养自己更多的业余爱好。最后,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与通力合作,协调配合。目前不少中职和高职学校为了推进中高职衔接虽然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方面仍各自为政,其结果必然导致中高职难以有效衔接。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中高职教师和管理人员、职教专家、行业专家等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中职学前教育与高职学前教育不同层次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分析岗位能力、提出课程设置的理念与方法,编写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衔接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中职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有效衔接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秀珍.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以广东省为例[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2]刘春生,张存群.论中、高等职教衔接的理论依据[J].职业技术教育,2000(19).
[3]梁俊.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4]程雪.中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研究——为眉山三所职业中学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资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课题“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4SA01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