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股第二长牛背后的手

2016-05-04

环球时报 2016-05-04
关键词:生物科技股市科技

杨帆

截至5月2日,美股始于2009年3月6000点的“牛市”持续天数已超过2608天,成为“史上第二长牛”。此轮牛市期间,美股市值增加近15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欧盟的GDP总量。

促成这次大牛市的因素有很多:在制度方面是“后布雷顿森林体制”规定新的“货币锚”;美联储浮动汇率加金融创新;美国以高利率吸引全世界资金,与国内减税政策相配合,解决了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造成的滞胀、逆差等问题。

在美联储表面的程序化操作背后,并非完全是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也并非只是供求关系,而是有垄断和预期的作用。美股大牛也是大搞“量化宽松”的结果: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6%降到2%以下,加息预期和强势美元必然再次吸引全球资金。

尽管金融市场存在“囚徒困境”——个人理性造成集体非理性,但国家在关键时刻的干预至关重要。1929年美股暴跌,美国政府奉行“不干预”政策,引发世界金融危机。1987年“黑色星期五”,股指从3000点跌到1700点左右,美国政府紧急“救市”成功,以后一路走高。1996年,道琼斯指数已在7000点徘徊很长时间,充分换手形成历史大底。12年牛下来,道琼斯到14000点,纳斯达克涨得更快,有些科技股涨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干预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新科技革命的契机。美股第二长牛出现最为根本的原因是抓住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次新科技革命创造的金融机会。第四次新科技革命仍在上演,美国已于互联网、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领域,占据先机并形成产业,油母页岩开发等前沿技术在美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实际应用,下一个突破口将是生物科技。2005年美国破译人类基因图谱至今已逾10年,形成科技储备并正加速产业化。这些技术的应用共同推动大牛市的出现与不断延续。

股市不是赌场那样的“零和”游戏,因为有大量公司上市,可以改善产业结构,给科技公司的创新分散风险。如有外资参与股市则更佳,相当于把投资风险分散给全世界的投资者。纳斯达克创业板的股票疯涨,数百家新科技公司上市,意味着从传统产业转移数百亿美元进入新兴产业,解决了新科技企业没有创业资金的问题。

当然,大多数创业公司会失败。但即便是股市崩盘,投资者也有亏有赚,因为风险早已被分散给股民,包括外国股民。创业公司实实在在拿到了风险投资,其中的“幸运儿”也实实在在地发展起来。

美国股市创史上第二长牛,A股沪指今年涨幅还停留在“-17%”左右,多了解些美股这些年的经历对我们自己的股市有益无害,尤其是在国际投机资本拼命制造中国经济硬着陆、人民币贬值等预期,诱使更多资本外逃的当下。

事实上,中国的股市和已止住下滑势头的宏观经济一样,大有潜力。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级产业刺激计划的推动下,中国股市应主动为相关科技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争取走出比美股更波澜壮阔的大行情。▲(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生物科技股市科技
AI生物科技公司Cyclica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生物科技让里约奥运更安全
股市日历
科技在线
股市日历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