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脚沾泥土淀真情

2016-05-04宋琛

共产党员·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国医科大学凌源市全村

宋琛

2014年8月,肩负着上级领导的嘱托,怀揣着扶贫助困的梦想,我随同中国医科大学驻村工作队踏上凌源市松岭子镇松岭子村这片土地,开始了驻村扶贫的征程。

贫瘠的山村、落后的教育环境、饱受疾病困扰的村民,让我感受到了责任与使命;清新的空气、质朴的村民、踏实肯干的村干部,让我对全村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驻村以来,我们工作队用行动诠释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深意。

找病因

为了尽快掌握全村的整体情况,我们设计制作了“松岭子村进村入户基本情况调查表”,历时两个月,足迹遍布13个村民组,重点对全村128户贫困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详细分析致贫原因;同时走访中小学校、村镇卫生场所,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倾听意见和建议。在多方面、全方位的调研基础上,形成了详细的论证报告,确定了以建设重点民生工程为基础,以推动教育、医疗事业发展为主线的驻村帮扶工作方案。

治疾患

在对当地常见病的调查中,患眼部疾病者较多,我们依托中国医科大学的优质医疗资源,积极组织爱心义诊活动。2014年12月23日,邀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专家团队,为松岭子镇200多名村民进行了测视力、查眼底等专业眼科检查及健康评估,为全镇403名学生进行了近视眼的筛查。

普查中,得知西北沟村民组贫困户周桂清老人患白内障多年,无钱医治,“我多活一天就拖累儿子一天!”老人无助的话语、眼含泪水的情形深深刺痛了工作队的每个人。经多方努力,2014年年底,中国医科大学著名眼科专家张劲松教授专程赶到当地,在镇卫生院为老人免费做双眼白内障手术,换上了2枚价值1.6万元的进口人工晶体,术后效果良好。当老人睁开双眼、重见光明的那一刻,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激动地握着张教授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工作队这种为民服务、解民之忧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寻梦想

扶智治愚,教育先行。调研期间,看到松岭子村小学简陋的教学环境后,我们积极争取单位支持并通过自筹,先后为村小学捐赠篮球架等体育器材30件、电子琴25台、投影仪1台,价值5.2万元;筹建了一个器乐活动室和藏书3000册价值6万余元的标准化图书室,全面提升了村小学的综合办学能力。由中国医科大学机关党总支牵头,发起“阳光助学”工程,全校各支部纷纷参与,20余个党支部先后多次专程赶到村里,送来助学金及行李、衣物、文具等物品。截至目前,阳光助学工程已促成长期帮扶对子27对,捐助助学金累计8万余元。

村里贫困学生郭天宇以600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国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录取,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我们第一时间向学校汇报,校领导高度重视,经协调由沈阳九州医院资助其5年2.6万元的学费,同时学校还帮助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申请了特困生补助。郭天宇激动地说:“工作队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希望,更帮我圆了大学梦。”

见成效

要想富,先修路。刘杖子村民组的道路是土路,崎岖不平,雨后更是泥泞不堪。刘杖子村民组任玉福老人说:“门前的这条路,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好多年!”从道路勘探,到成本预算,我们请专家帮助制订了详尽的方案,并争取到凌源市政府的支持,中国医科大学也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17.8万元,筹齐了2公里道路整修工程资金。2015年秋,“致富路”终于修好了。

“用心驻村扶贫,让这个贫瘠的山村一点点发生变化。”这不仅是工作队的初衷,更表达了中国医科大学党委的心声。夜幕下,文化广场上传来了欢声笑语,村民们聚集在一起,扭秧歌,跳舞,表达心中的喜悦。 (作者系中国医科大学驻凌源市松岭子镇松岭子村工作队队员)

□本栏编辑/张丽萍

猜你喜欢

中国医科大学凌源市全村
B站UP 主停更,游戏成“全村”希望
全村唯一收件人
辽宁省凌源市实验小学
更 正
凌源市博物馆藏辽瓷精品简述
医学美术作品欣赏:中国医科大学教师作品展
凌源市下朝阳沟辽墓清理简报
辽宁省凌源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路探析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
办好一处书屋改变全村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