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沐川经验:30载坚定不移做优生态

2016-05-04

当代县域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四川生态发展

山清水秀,溪河纵横,从成都出发,经乐山,进入沐川境内,沿途郁郁葱葱、山色宜人,尤其是林竹,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陪同调研的沐川县副县长刘波说,30多年前,沐川不是这样的,与全国其他很多地方一样,到处是光秃秃的荒山野岭。上世纪8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仅10%左右。改革开放后,沐川痛定思痛,立足山区实际,决定“兴林、治水”,走生态发展之路。此后,沐川又抓住国家退耕还林的机遇,确定林竹为林业的主要组成。从2000年到现在,沐川没有停止对生态文明的追求,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做优生态,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现有林地161万亩,规模以上林竹加工企业7家,制浆造纸产能达到40万吨,成为西南地区以县域为单位最大的竹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县。

满眼翠绿,溪流淙淙。调研组穿竹海、过茶山,体会到的都是生态文明、绿色经济。

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是沐川经验之一。立足自身区位、资源特点,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沐川坚持“大林业、大生态、大产业”的思路,一届接着一届干,持之以恒,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之路,建成林竹、茶叶、猕猴桃、林下种植、养殖、生态水产等6大类3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县通过“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41个,其中无公害21个、绿色8个、有机10个、国家地理标志2个,建成“三品一标”生产基地42.9万亩,比重达到84.5%。沐川猕猴桃、沐川乌骨黑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一枝春”品牌系列产品获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奖”、“四川知名品牌”、“四川名茶”称号。“旭峰”牌猕猴桃获“省级著名商标”“消费者喜爱产品”等称号,获得四川省特色农产品展览会“四川旅游纪念品金奖”“旅游特色商品品牌”“四川公众最喜爱十大品牌”。

立足资源,发展工业,是沐川经验之二。沐川号称中国竹子之乡,最大的资源禀赋就是竹。抓住资源做文章,发展才有根基。沐川以永丰公司为龙头,发展竹浆产业,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永丰复印纸,就是沐川生产的。沐川还到浙江安吉县学习先进的竹产业经验,嫁接到本地,力求进一步做大竹产业。此外,沐川县引进优质林竹品种,开发苦笋等系列产品。从初春到深秋,从泥土里破壳而出的竹笋,到餐桌上的一道道绿色佳肴,更让当地林农致富增收。虽地处偏远,但2015年沐川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959元,高于四川10247元的平均水平700多元,竹产业起着极大的支撑作用。沐川一枝春茶业、森态源生物科技公司、吉源木业、国林木业等公司均是依托丰富的林竹资源发展壮大,撑起县域经济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做优生态,壮大旅游,是沐川经验之三。山为骨、水为脉、绿为魂。调研组在沐川看到,该县幸福新区湿地公园等生态景观工程形态初显,结合中华竹博园、解结湖、竹产业科技园区,将成为沐川一张崭新名片;沐溪河畔,鲜花绚丽绽放,玉带般的道路蜿蜒在青草丛中,曲径通幽;桃源山居新农村综合体内,新改建农房230户,果木园和开心农场500余亩,建成休闲山庄、农家乐10家,农耕文化博物馆让人流连忘返,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省重点公园;沐川竹海内,山峦错落,沟壑纵横,有三国诸葛亮南征第一寨、南宋军事要寨遗址,箫洞飞虹、水月风洞等29个景点密布,是“丝路寻踪,竹海休闲”的理想之所。2015年,沐川县接待游客111.6万人次,旅游收入7.45亿元。

猜你喜欢

四川生态发展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区域发展篇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图说共享发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
图说创新发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教师发展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