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花朵朵开

2016-05-03李英汪胜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校孩子

李英+汪胜

引言

由中宣部和文化部共同主办的2016年新年戏曲晚会在流光溢彩的国家大剧院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领导同志、国务委员、全国政协部分领导同志,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出席并观看演出,喜迎新年。

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天下第一桥》的婺剧《断桥》选段亮相本次晚会,这是今年央视戏曲晚会上演出时间最长的地方剧种节目,也是本届晚会浙江省唯一入选节目,更是婺剧首次入选央视新年戏曲晚会。

2016年,央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婺剧经过层层筛选,从全国众多地方戏曲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入选猴年春晚戏曲联唱《戏游花果山》的六个剧种之一。

当《姐妹易嫁》选段《树上喜鹊叫喳喳》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唱响后,婺剧,这一拥有500多年历史的地方剧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国家对地方戏曲文化的重视,近年来,浙江省“婺剧进校园”现象被教育界、文化界广泛关注。金华市早在2008年就启动了“婺剧进校园”活动,“婺娃娃”们清婉的唱腔、婀娜的身段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戏曲传承,关键要从娃娃抓起。让我们走进浙江中部金华城东的一所学校,这是一所见证城市变迁的学校,没有专业装备更没有什么名师的指导。但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先后五次走进央视,2015年,东市街小学选送的节目《十八棵青松》,从全省22个节目中脱颖而出,代表金华婺城区参加了浙江省中小学婺剧进校园精品演出,在那里,孩子们和全省观众一起,共同追寻心中的婺剧梦……

他们的成长离不开校长贾秀军等教师的培育,他们的成长给教育界、文化界以及自强不息的学子们以启发和借鉴。

笔者所要讲述的故事,是一朵朵“小小梅花”和他们老师的故事。

第一章 与婺剧结缘的校长们

“厚脸皮”校长陈轶材

金华,历史上就是一座文化古城,它坐落在浙江中部偏西的位置,公元907年,我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吴王王钱镠就在这里修筑了厚实的城墙,时称婺州。后为东阳郡。陈天嘉三年后改东阳郡为金华郡,始有金华之名。

对金华人而言,最值得骄傲的,是它的悠久历史文化。在这片婺州大地上,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物,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金华岸的高坡上,原旧府学西,有一座元畅楼,尽管建筑体不大,却颇具特色,南北朝时期的南齐隆昌元年(公元494年)时,文学家沈约为东阳太守,曾题《八咏楼》在此,后人因而改为八咏楼。

600年后,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丧夫不久,为避战乱而来金华客居,也写下了《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用气势恢宏的诗句赞颂了八咏楼。八咏楼巍然壮丽,千百年来为世人所赞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金华城变得更大更美更宜居。

每当夜幕降临,行走在古老的古子城,漫步在婺江边,看到的是金华文化古城的无限魅力,古色古香的文化古街区,气势恢宏的中国婺剧院,繁华的万达商务广场……

然而,就在这繁华的古街区旁,却遗留着一块“城市伤疤”。东市街小学便坐落在这里。一目了然的两幢教学楼,一个小小的操场,说是操场,其实只不过是一小块活动场地……这就是东市街小学的全部。曾经,这是金华最繁荣的学校,时代的发展,城市的改造、变迁,这所学校在人们的记忆里渐渐远去。

全校共有366名学生,差不多有三分之二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有一年,学校一个年级只有7个孩子。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他们普遍感情脆弱,加之家庭教育缺失,孩子们基本是“放养”,逃学、打架、不认真听课……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以狭小、基础设施差、生源严重不足等为标志而存在的东市街小学,也与周边的金师附小、环城小学等金华名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因为小,这个学校无法正常开展课外活动;因为小,这里的老师办公都在班级进行;因为小,一大批热爱体育的孩子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这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使这所学校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如此困难。

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怎样的载体让孩子们充满阳光、自信?时任东市街小学校长的陈轶材,想到了吸引孩子们的婺剧。他回忆起自己对婺剧的热爱,在他小时候,农村经常有剧团来演出,一演就会有很长时间,这个村演完到另外的村,尽管演出条件很差,露天摆台子、围场子,但是,陈轶材却看得不亦乐乎。

每天演出之前,陈轶材总有办法混进去,享受免费观看的待遇。他很机灵,招数也多,今天央求这个大人带进去,明天装个送茶水的小伙计混进去,实在没别的办法了,也能从围墙的缝隙爬进去,反正戏园子里锣鼓家伙点一响,他这心里就像火上了房,不管怎么样,也得进去看戏。

就这样,一来二去,他成了铁杆的戏迷,凭着自己对婺剧的酷爱,他掌握了大量的婺剧知识和信息,不仅如此,他还能喊上两嗓子,那叫字正腔圆,有板有眼。

对婺剧的热爱,让陈轶材觉得,可以在学校尝试婺剧教学。婺剧是金华地区的一朵艺术奇葩,历经五百多年,仍然活跃在婺州大地上。它比越剧、京剧的历史都长,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婺剧是京剧的祖宗,徽戏的正宗,南戏的活化石。婺剧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是最优美的戏剧,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作为婺剧的主要发祥地,金华人有必要去了解它。让孩子们接触并学习婺剧,是一种文化的浸润,能够促进他们在审美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发展。

一开始,学校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孩子们不爱学习,开设孩子们相对陌生的课程,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但是,孩子们对婺剧表现出了难得的热情,第一次听音乐老师上婺剧课,他们就被这门好玩的课吸引了。孩子们表现出的浓厚兴趣,让陈轶材心头一热。

开展婺剧教学的初衷很简单,就是通过婺剧,让孩子们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就这样,2003年,在没有任何设备的情况下,陈轶材带领学校老师率先自发地将婺剧引进课堂。

同时,东市街小学的婺剧兴趣班成立了。

在陈轶材的努力下,不久后,东市街小学的第一个婺剧节目《拾玉镯》到金华人民广场进行了公开演出。很多市民看到三个扮相好、唱功不错的孩子,都特别感兴趣。确实,当时会演婺剧的孩子少之又少。他们的表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表演结束后,还引来了很多围观市民要求合影留念。

从此,小娃娃们从婺剧的基础训练、身段等基本功开始,慢慢学习一些易唱的经典婺剧选段。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感受婺剧的独特魅力。

“婺剧迷”校长庄正标

2007年8月,庄正标接受组织的安排来到东市街小学任校长。

这一年,是东市街小学最困难的一年,因为城市拆迁等原因,东市街小学的学区内生源严重外流,大家都希望把子女送到其他名校就读,这所学校面临着办不下去的危险。但是,作为学校的一校校长,他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这所学校办下去,寻找东市街小学有什么特色资源。

庄正标觉得,东市街小学婺剧教学开展了几年,也有了一定基础,如何让婺剧教学散发魅力,吸引更多外来人口来学校就读,让学区内生源回流,学校才可以重新站起来。

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华人,婺剧一直伴随着庄正标的成长。小时候,农村里,尽管闭塞,可是住在农村的人,却时常可以看到戏。

在金华演出的,有两个戏曲剧种:昆剧和婺剧。昆剧源于江苏昆山,此地演唱的乃是它在衢州、金华的一个支派,故称“金华昆腔”;婺剧流行于金华、丽水一代,旧称“金华戏”,其声腔有高腔、昆曲、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所以当地人又称之为“徽戏”。昆剧古老,唱词雅致,庙宇“开光”,或是戏院开张,都先演昆剧,以示高雅与隆重;婺剧博收广采,通俗易懂,为民众所欢迎。

少年时期的庄正标,就经常跟着大人一起看戏,也许不是真的喜欢,是好奇心驱使让他凑热闹。一到演戏,就特别热闹。戏台下面全是卖零食的小贩,有吹糖人的,捏面人的,卖糖果炒货的……这些都是吸引小孩子的去处。庄正标同许多其他孩子一起,活跃在热闹的人群中。

让庄正标想不到的是,童年时期的看戏经历,会和他后来办学校有关联。庄正标来到东市街小学后,感觉特别亲切。看着学校婺剧兴趣班的孩子们有模有样地表演,他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他认为,戏曲熔铸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功、杂技于一体,给观众以多方面的艺术享受和文化滋养。

他下定决心,要在学校继续开展婺剧教学,婺剧表演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这种需要大家协作完成的表演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让孩子们在刻苦训练中懂得什么是坚持;在激励竞争中明白什么是拼搏。正因为此,庄正标希望通过婺剧教学,让孩子们有梦想、有竞争、有快乐。

就这样,婺剧教学在东市街小学受到了关注,2008年,金华市启动了“婺剧进校园”试点工作,庄正标充分抓住这一契机,让东市街小学成为金华市首个婺剧进校园的试点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婺剧教学,学校还制定和完善了规章制度,以点带面,推动婺剧教学的持续、有效、全面开展。庄正标也在螺蛳壳里做起了道场,最终做出了一点点名堂。

作为城市变迁中最薄弱的学校,放在庄正标面前的工作可谓千头万绪,教学质量、教育特色,以及学校对外的形象等等,从哪里抓起呢?

庄正标想,一个民族有民族文化,一个企业有企业文化,一所学校也要有自己的文化,文化是魂,有魂就会有神韵,就有内在力量,否则就是躯壳,有形无神,失去了生命之气息。一定要让东市街小学有神有形地立起来。

每天,庄正标都在思考学校如何把婺剧特色做起来。东市街小学以前是一所老牌学校,它见证了金华城市的变迁,也正因为城市的变迁,让这所学校渐渐被人们遗忘,一定要让孩子们的精神生活有个依托。庄正标暗暗下定决心,要让学校重新焕发生机,成为老牌学校、特色学校。

有了这个想法后,庄正标把婺剧在教师心目中树立起来,让大家形成共识,改变教师们认为婺剧特色教学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的现状。然后,找到方法、载体,把婺剧教学真正落实好。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东市街小学喊出了“东小小班,非同一般”的口号。当时是因为招不起学生,万般无奈下,庄正标只能选择小小班教学。

思路决定出路,没想到婺剧特色教学让这所濒临倒闭的学校一时名声鹊起。开展婺剧教学的思路和做法得到了学校老师们的响应,大家都觉得,这个校长“不简单”。婺剧是一项新的课程,好看又好玩,而且富有激情和挑战。开展婺剧兴趣教学既可以激发孩子对于学习、对于生活的热情。另一方面,婺剧也能成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平台,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庄正标的引导让每个老师的心安静下来,而一颗安静的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庄正标认为,只有每个老师达成了共识,肯用心做事,共同把婺剧教学开展好,学校才会有新发展,新提高。

庄正标还带着孩子们到学校周边的农村演出,与以往的比赛不同,孩子们在农村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由此,东市街小学的婺剧教学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庄正标把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方略与“婺剧文化”结合了起来。

有人说,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是骨感的。这句话也成了庄正标开展婺剧教学最真实的写照。如何依托“婺剧”来提升学校内涵?

在很长的时间里,学校的“婺剧特色”只与音乐老师有关,只与参加表演的学生有关。对于更多的老师而言,老师们只知道要排节目了,这已经算得上是对学校婺剧特色教育最大的支持。

同样,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学校的婺剧教育只是经常能看到有几个同学又涂满油彩的妆容,知道他们又要去表演婺剧了,然后是满满的羡慕——羡慕他们漂亮的妆容,羡慕他们可以登上舞台。他们甚至都没有机会看一看这些同学在舞台上的靓影,也不知道他们表演的这一段所述说的内容。

“好看吗?”

“好看!”

“怎么好看?”

十个有九个回答:“很漂亮!”

这下,庄正标又觉得,小范围的婺剧教学不能真正成为学校的婺剧特色文化,也是这个时候,学校尝试着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婺剧,组织所有的孩子看一整场婺剧。

在此基础上,学校创立了“阿婺剧社”,作为日常教学训练的基地。“阿婺剧社”成立了,经费问题也随之而来,学校条件差,经费不足,没钱买道具,有时候,为了参加一个婺剧比赛,校长和老师们常常一起亲自动手制作道具;为了节省开支,音乐老师就自己听音乐记谱,自己掏腰包来垫付经费……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东市街小学的婺剧教学愣是开展了起来。值得高兴的是,当婺剧走进孩子们的内心,让原本调皮捣蛋的孩子有了爱好,孩子们第一次了解到,原来金华还有这么好听的地方戏曲。

新校长贾秀军的“野心”

2013年,东市街小学新任校长贾秀军到任。从婺剧社团小范围的教学发展为让每一位孩子零距离接触婺剧,成了她思考的问题。

“婺剧进校园”十多年,东市街小学取得了很多成绩,也让婺剧特色教育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但是,“排几个节目,得几个名次”并不是学校引进婺剧教育的目的。如何突破婺剧教育瓶颈,落脚点究竟在哪里?

贾秀军想,要想真正传承婺剧,不能作秀,而要一步一步走得踏实。刚来这所“巴掌”大的学校时,给贾秀军的第一印象就是整洁干净,学校没有操场,但是,孩子们的足球踢得很棒,在全区的中小学名列前茅;学校没有“像样”的校舍,但是,校园文化独具特色,处处都是亮点。

冬日的阳光格外温暖,孩子们在教学楼前欢快地嬉闹。孩子们看到有客人来学校,微笑着向客人问好,孩子们都说,校长和老师就像他们的好朋友一样,他们的学习生活非常快乐。

学校活动丰富多彩,欢乐中国节、精彩小演员、亮丽少年行……同学们可高兴了。六年级的许常乐快活地说,她最喜欢的就是学校开展的亮丽少年行系列活动,她觉得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出口有礼、行动有礼、见面有礼、就餐有礼……在活动中,他们慢慢成长,成为彬彬有礼的好少年。

在贾秀军眼里,这些孩子个个充满阳光,笑起来那么灿烂,因此,在探索研发各个适合小班背景操作的微课程的基础上,贾秀军提出了“礼、智、康、艺、生”“东小五艺”的培养目标。她满怀激情,充满欢乐。

人们常说,“人生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大地上。”而“诗意”的根本,就是对生活的艺术化,在平淡中看到美,发现美。

贾秀军召集老师们座谈讨论,分析学校婺剧教学的现状。

贾秀军认为,融合了声乐、舞蹈等多种形式的婺剧对于孩子们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同时也深受孩子们喜爱。但是,学校十多年的婺剧教学,以婺剧社团活动为主,以婺剧节目表演为主要成果形式,游离于文化层面,沦为单纯为表演而表演的存在。

“婺剧进校园”,排一个节目,得一个好名次,这样就够了吗?以婺剧为载体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样,婺剧进校园活动才会更有生命力。

贾秀军在婺剧教育方面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她开始思考,如何让所有的孩子参与进来,零距离地接触婺剧。于是,在婺剧社团活动之外,东市街小学开始了新的探索与尝试。以“美术”和“音乐”课程为主线,以学校婺剧特色教育为重要补充,东市街小学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教育氛围。

开发婺剧操是第一步,婺剧表演中的一些基本动作,特别适合于锤炼学生的“精、气、神”。因此,学校利用寒暑假休息时间,积极寻找各类资料,虚心向有关婺剧专家请教,与浙江婺剧团的校外辅导老师一起研究,根据婺剧表演的基本功,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创编出一套适合学生练习,并且能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婺剧体操”。

婺剧体操以婺剧的“手、眼、身、法、步”基本功练习为主线,分为腕部练习、膀部练习、手眼练习等共六节,对婺剧的代表性动作进行了简化,侧重于基本仪态的练习,动作简洁易学,配以婺剧音乐,让学生在举手投足中感受婺剧的魅力,锻炼了身体,改善了孩子们的精神状态,提高了表现能力。

同时,学校又将婺剧跟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婺剧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渗透,就是将婺剧传统文化教学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渗透于有关学科的教学之中,营造潜移默化的婺剧传统文化教育环境,各学科形成合力,使婺剧传统文化意识植根于学生心灵深处,引导他们开阔视野,掌握技能。

体育课主要使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学校利用体育游戏的方式,选择所需的婺剧知识或技能渗透到体育课的教学环节中,将婺剧与体育技能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又可以快乐地学到或者巩固婺剧的知识。体育课中的婺剧知识点渗透,常常采用游戏道具的方式,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不仅在跑步技能上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巩固了婺剧行当方面的知识。

婺剧作为集大成者,其中就包含了对演唱方面的要求。不管你属于何种演唱方式,都有共通的地方。学校又借用戏曲艺术精神之“圆”来帮助学生掌握歌唱的方法。不仅体现于形体表演的层面,同时也包括唱、念的一种技巧。婺剧的念白、唱腔都要求字正腔圆,细到一个字从字头到字尾的变化。在音乐课的教唱环节中,切入合适的婺剧唱段或念白,同时渗透婺剧的演唱方式,如婺剧《僧尼会》中的念白:“黄莺枝头啼声高,蜜蜂恋花花朵摇,万紫千红春光好,缀得江山更多娇。”这首诗意思虽然浅显却不失其韵味,而且很能表现小尼姑顺利逃下山来那份窃喜的欢愉及调皮之情。其中借景抒情的含义及对人物的把握,除了借由老师的讲解之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反复地揣摩,来体会诗中的意蕴进而掌握整体。

在《爱祖国》一单元中的编创与活动环节,授课老师加入了改编后的《小二簧》,歌词贴近单元主题,曲调通俗易唱,学生们根据其内容还配上了动作,效果很好。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挑选的婺剧知识与技能渗透到音乐课中,不仅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而且学生更易接受,且愿意参与婺剧的表演,在潜移默化中也传承了婺剧传统文化。

婺剧与美术的整合,带给孩子们的欢乐是最多的。脸谱是戏曲演员为显示人物性格和身份在脸面上进行图案化化妆的一系列谱式。婺剧脸谱古老丰富,风格独特,其色泽浓厚,线条略粗,具有图案化、性格化、寓意化等特点。而脸谱绘画则是从美术的角度切入婺剧艺术,引导学生从美学的视角审视婺剧艺术,挖掘婺剧艺术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东市街小学通过文化采风活动,把美术与婺剧的相关内容有机融合,收集与整理“婺剧脸谱”,作为供学生参考的素材,并亲手进行课堂实践。这种别开生面的“婺剧戏装我来画之小生妆面”的美术课,让孩子们了解了戏曲妆面的特殊意义,讲解了“小生”妆面的基本勾画步骤,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课堂上弥漫着油彩的淡淡馨香,孩子们近距离地感受了婺剧独特的魅力。

婺剧服饰花样繁多,图案精美、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材质考究、做工精细,这么精美的服饰,如果通过美术的手法剪贴出一件件精美的婺剧服饰,学生们一定非常喜欢。出于这样的想法,东市街小学的美术老师专门请教了“婺剧戏服”的传承人——徐裕国老先生。70岁的金华艺人徐裕国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戏服”的传承人。从20岁与婺剧结缘,他一直把婺剧文化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在他手上,有一套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婺剧戏服图谱资料,那是当年他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下来的。老先生听说东市街小学学生要用花边剪贴的方式制作婺剧服饰,很是高兴,有了徐老先生的指导,学生们热情高涨。两周后,四套婺剧传统戏服终于出炉了,分别是:黄蟒、宫装、男铠甲和女铠甲。其黄蟒(龙袍)以威武的正盘龙为主,特别扩大了正盘龙的龙头,有波浪附衬,龙气十足;铠甲是扮演武将的演员穿用,图版设计十分豪华威武……每套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繁茂,做工精细。这些戏服完好地保存在学校的道具室。每当学校有客人来访,都会去婺剧道具室参观。

婺剧与美术课的整合,让孩子们既了解了婺剧的艺术特点,感受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又掌握了美术绘画的技巧,因此受到学生的喜爱。

同时,婺剧还在数学课、英语课、中队活动、地方课中渗透,因此,东市街小学校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申报了省级课题《基于婺剧载体的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与研究》,并成功立项。

浙师大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振新提出,诚然,婺剧之美,主要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呈现。但这种方式下,参与者只能是少部分社团里的孩子,受益的也只是这部分孩子。而且,这种传承方式所涉及的内容也极为浅表。真正的婺剧进校园,应该是面向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能够从中受益。我们应该突破单一的推广模式,让婺剧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如此,枝繁叶茂之景可待。

婺剧与各个学科的整合,东市街小学又开展了婺剧节活动。以婺剧为载体,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建构,深入挖掘了婺剧的精髓,使婺剧教育的容量大大增加。东市街小学的孩子们乐了。东市街小学的婺剧特色教育也走上了系统、正规的道路。

第二章 孩子们的婺剧梦

铁杆戏迷教婺剧

音乐教师梅映是一名铁杆戏迷,父亲和母亲都热爱婺剧。父亲是一个音乐迷,当过兵,转业后,曾在永康婺剧团做后台工作。退休后,回家乡唐先镇组建了一支民间乐队,除了写字、爬山,就是整天捣鼓各种乐器。二胡、唢呐、笛子……他什么都会,什么都喜欢。母亲也与音乐有关,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全家聚在一起,吹拉弹唱,样样拿得出手,宛若一个小型乐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样拥有着浓厚音乐氛围的家庭环境中,激发起了梅映对音乐的兴趣。为了培养女儿,父亲利用一切机会来增加她的自信心。有机会,就让她唱。那时人小,梅映说唱就唱。不管人多人少,什么样板戏、《红梅赞》,张口就来。在梅映的心里,父亲是自己最好的音乐启蒙老师。

大学毕业后,梅映到了东市街小学任专职音乐老师。2002年,在一次金华市教师才艺展示中成就了她的“婺剧梦”,她表演的婺剧《辕门斩子》——《我祖上本也是簪缨之家》片段获得了金华市二等奖,由此,她与婺剧结下了“情缘”。

伴随“好学、苦练、拼搏”和“幸运、成功、荣誉”,梅映一直在婺剧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2003年9月,出于让学生们接触地方戏的尝试,在陈轶材的带领下,梅映首次把婺剧引进课堂,成为婺剧进校园的先行者,开始了一系列的婺剧教学活动,在她的倡议下,东市街小学一个拥有30多名学生的婺剧兴趣班成立了。兴趣班在每周三的“体育艺术2+1”中进行,每次保证一个小时的课时。

梅映先是让学生们欣赏一些婺剧片段,传授一些婺剧基本知识,运用自己摸索的“口传心授结合视唱法”让学生渐渐了解婺剧,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好苗子进入兴趣班,进行全面的教学与练习。

梅映认为,一个孩子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演员,舞台和观众对他的要求是苛刻的,婺剧演员也超过了对影视演员、歌唱演员、舞蹈演员等的要求。因此,她对婺剧兴趣班的孩子们要求特别严格。婺剧的排练是个非常辛苦的过程,一板一眼,每个动作都要追求完美、到位,不能有丝毫马虎,一个动作没练好就要重复练习,不管多累也不能松懈。梅映的练习方式和认真执著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久而久之,学生会很自觉地把学婺剧的这种态度带到学习中去,养成良好的习惯。

用钢琴伴奏练习也是梅映琢磨出的办法,她在教学中发现,用钢琴伴奏,孩子们唱音特别准。特别是碰上高音,她都用钢琴伴奏。其实用钢琴伴奏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在婺剧团有强大的后台伴奏,可是一个小学的婺剧兴趣班受条件限制,要做到这些有些难。况且学生在练唱的时候跟着伴奏带只能唱一遍,还没听清楚怎么唱,伴奏带就已经结束了。梅映用钢琴伴奏,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地教。教唱的时候,她就三个字三个字教,甚至一个字一个字教,因为戏曲的特点是拖音很长,虽然是三个字,要学会也很不容易。

在梅映看来,成长是一个浸透着汗水和泪水的词,甜蜜而又苦涩。一段时间的训练,梅映发现,孩子们的状态有了明显改变。一些原本很调皮的孩子,自从参加了婺剧兴趣班,自信心提高了,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让梅映特别感动的是,对于教授婺剧,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纷纷表示支持,连附近的婺剧团听说东市街小学的孩子学婺剧,也伸出援助之手。与婺剧团沟通后,兴趣班的学生能“面对面”与“浙婺”的演员见面。虽然辛苦、劳累,但孩子们看到那些英姿飒爽的各种婺剧扮相后,一个个眼睛都发光了,也更加向往学习婺剧。2003年9月,在婺城区文艺会演上,该校学生表演的婺剧折子戏《拾玉镯》得了二等奖。

更让梅映感动的是,她的坚守和耐心,感染了一批家长,他们由起初的不理解,变成了配合、支持。甚至他们会反过来感动老师。

在东市街小学,就有这样一位永远不会毕业的家长,她是省婺剧团的国家二级演员吴淑娟。

2003年,吴淑娟的儿子在东市街小学读书,当时梅映刚刚启动婺剧教学,在排戏、化妆等方面遇到困难,经常向吴淑娟求助。身为该校的学生家长,吴淑娟尽管忙碌,但没有推辞。后来,她的儿子从东市街小学毕业,照理说,她可以不理会梅映了,但她依旧有求必应。有一次,她从外地演出回来不久,身体特别疲惫,正在睡觉之际,梅映打电话向她求助,她二话不说就赶到学校了。梅映说,这样的家长让她感动。吴淑娟却说,是梅映让她感动,一个小学老师能自发传承婺剧,她这个婺剧演员能袖手旁观吗?她笑着说:“儿子毕业了,妈妈不会毕业。”

学婺剧不仅要学唱腔,还要练身段。梅映依据孩子们不同的年龄段,将婺剧学习分成不同的内容,低年级(1-3年级)以身段表演为主,而高年级(4-6年级)就可以唱念做打均有尝试。

走出去的“阿婺剧社”

当婺剧教学在东市街小学轰轰烈烈开展的同时,该校的孩子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学校的自娱自乐,他们把目光放到了校外,走出学校、走上舞台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

2008年,浙江省首届“雏鹰杯”中小学生戏剧展演在浙江儿童艺术中心揭幕,来自全省各地中小学选送的36台戏剧类、戏曲类、曲艺类节目轮番上阵,共同演绎浙江省中小学生的艺术精彩。

首届“雏鹰杯”艺术展演主要以戏剧表演为主,内容涵盖小品、课本剧、校园剧、音乐剧、情景剧等,越剧、评书、说唱、快板等艺术形式的节目也不少,基本上都是学校自编自创的,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当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

经过激烈角逐,东市街小学选送的《三请梨花》荣获浙江省首届雏鹰杯戏曲大赛二等奖,这也是从全省146个节目中选出的唯一一个入围36强的婺剧节目。

这次获奖,让东市街小学找到了自信。当听到获奖消息的那一刻,“小演员”们一个个像鸟笼里放出的小鸟,快活地飞向蓝天。他们一个个热情高呼,的确,作为一所几乎被人们遗忘的学校,他们能走出去比赛的机会并不多,看到自己精心排练的节目能走上舞台,孩子们都欢呼雀跃。这也让庄正标感动不已。他由衷地为孩子们感到高兴。这个荣誉来之不易,也让他感到欣慰,婺剧教学开展短短几年,孩子们就有如此收获。然而,庄正标知道他们要走的路依然还很长。

俗话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婺剧表现出了一股热情和追求,东市街小学也开启了追梦的旅程。

2010年,婺城区迎新文艺汇演暨“激情婺城”文化艺术节隆重举办,庄正标觉得,几年的婺剧教学,该是在婺城展示学校实力的时候了,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庄正标当时想,只要参赛,多少能拿个名次,于是,借着敢闯敢试的劲头,从报名、定节目到排练,短短三周时间,就参加演出。

出于一种尝试,东市街小学想在唱腔、服饰方面都能有所创新,于是,庄正标和音乐老师一起自编了少儿版《穆桂英挂帅》。

不出所料,当孩子们从碟片里看到穆桂英穿着大红的大靠(是男女将军专用,绣有甲胄纹样,背上扎四面旗子),非常威武时,眼睛都亮了。

演出当天,孩子们的精彩演出,博得在场观众一片喝彩,听到如雷的掌声,庄正标和老师们看到孩子们演得很精彩,心里都很感动。说真的,那个帽子戴起来很不舒服,头会有些痛,但孩子们还是有板有眼认真地演出。看到孩子们在台上演,老师们的心嘭嘭嘭地跳得很快。

花香自有蜜蜂来。此后,东市街小学的婺剧教学经各级媒体纷纷报道,2011年,2012年,东市街小学的婺剧小演员两次走进中央电视台《快乐戏园》栏目。孩子们精彩的表演,得到了著名主持人董浩、赵宝乐和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主任崔伟的啧啧称赞。

看到婺剧带给孩子们的促进作用如此立竿见影,东市街小学又开启了婺剧特色教学的一系列探索。

婺剧“小戏迷”的成长

在婺城区全面推广婺剧进校园的大背景下,梅映因为婺剧特色教学和出色的工作,调离东市街小学到仙源湖实验学校担任副校长,因此,学校婺剧教学的重担就落在了音乐老师傅毅君身上,傅毅君也爱上了婺剧。每次在课堂上,她一直拿着两根小木棍。木棍的敲击,自始至终伴随着整个唱段。唱段的速度、节奏和重音,都融在木棍干脆的敲击声中。

有时候,傅毅君一边听磁带,一边摸索,找出独特的婺剧教学方法,面对一个从没上过婺剧课的班级,孩子们最初唱婺剧的感觉和唱歌没什么区别。“大家和我一起做,精———气———神!”傅毅君拉开架势,调动学生的精神。

而非科班出身的她,学婺剧也经历了一个同样的过程。拜师学艺这是傅毅君的第一步。她先后跟随浙江省昆剧院昆曲表演艺术家李明华老师和浙江婺剧团周跃英老师学习婺剧。

每周,学校都请浙江婺剧团朱云香和周跃英等知名老师来这里给孩子做专业训练。孩子们学,傅毅君也在一旁认真地学,渐渐地找到了门道,她觉得咬字清楚,控制气息,拿出劲,唱出味,就能学好婺剧。

东市街小学的小演员曹嘉仪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婺剧,她所饰演的《一对紫燕双双飞》中的金枝,把公主的那点小娇气、小傲气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次,在登台表演时,小演员不小心把话筒摔掉了,结果演唱完全出不了声音,但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手忙脚乱,依然很淡定地继续他的表演,迈台步,划手势,举手投足间仿佛小意外根本没发生。婺剧名家周跃英直夸小姑娘表现好,说她一板一眼都很到位了。

五年级开始学习唢呐的蒋恺,经过学校的两年培养,2015年6月考入了婺州艺校,学习婺剧音乐伴奏。

詹隽轩的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一家三口虽不富裕但很幸福,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婺剧。从小受父母的熏陶,詹隽轩也喜欢哼哼婺剧,并模仿得很逼真。进入东市街小学后,他报名参加了“阿婺”剧社。通过学习,先后排了多场节目,其中饰演县官的《过河》获金华市中小学婺剧演唱比赛一等奖,并先后走进中央电视台11戏曲频道和《芝麻开门》栏目。多次受邀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表演,博得了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年复一年的训练,学校发现,孩子们的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变,以前,孩子们不愿与外界交往,通过婺剧教学,让孩子们变得外向、勇敢。

四年多的时光,詹隽轩也从开始的“淘气包”变成了富有责任感的少年,从对婺剧的懵懂到学校最有经验的婺剧小演员,从第一次比赛的青涩到多次参加婺剧类的比赛并获奖等,他正快速地成长……

机会总是留给长期努力的人,并给他们带来希望。东市街小学的婺剧特色教学,给这所默默无闻的小学校带来了知名度,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激情,还引起了业内各界的关注。

阿婺剧社的“两朵梅花”

婺剧节目的获奖,让孩子们明白,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会收获成绩和快乐。精彩的比赛,打动了孩子们的内心。

婺剧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增强了师生的交流,弥补了社会、家庭教育的缺失。因为有了婺剧,孩子们变了。为了实现心中的“婺剧梦”,他们刻苦、拼搏,付出了艰辛和汗水;因为有了婺剧,有了参加校外比赛的机会,大家团结成了一体,互相鼓励。因为有了婺剧,大家自信、阳光、勇敢、坚强!这是一群快乐的婺剧小梅花。

在众多的婺剧小梅花中,王星航和祝嘉瞬是表现最棒的。当王星航还是一个懵懵懂懂、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男孩时,婺剧的缘分就降临到了他的身上。从此,他便与婺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年级时,学校“阿婺社团”又要面向全校同学选拔招收小演员了,每个班的同学都有机会参加测试。一节音乐课上,傅毅君让班上的小朋友随着音乐自由舞动起来,然后,傅毅君根据每个人的表演来挑选。王星航非常幸运地被老师选上了,成为了东市街小学“阿婺社团”的一名婺剧小演员。

从此,每天中午,王星航都要参加社团的培训活动,和伙伴们一起训练基本的指法、唱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练就是四年,从来没有间断过。

靠着一股子劲,王星航克服了种种困难。有时也会觉得辛苦、枯燥,甚至曾经想放弃过,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这四年来的训练,让他养成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好习惯。

在训练中,王星航发现,自己可以不断地超越自己,一遍遍地训练,伴着晨露与暖阳,收获快乐和充实。

一开始,老爸还担心儿子太辛苦,怕他吃不消,他却深深体会到婺剧带来的乐趣,一段时间下来,发现体质好起来了,这让他很高兴。作为一名婺剧小演员,参加演出或比赛是常有的事。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演出或比赛能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排练。有时一练就是一个下午。这样就会落下许多功课,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学习。

王星航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地把落下的功课补上,从不拖欠一次作业,从不落下一个知识点。四年来,他做到了学习和婺剧表演两不误。在班里,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成绩名列前茅,一直担任班长,年年被评为“五艺好少年”,深得老师同学的喜爱。在社团,他是一名出色的小演员,曾经参加过《姥姥门前看大戏》、《迎皇妃》、《十八棵青松》等婺剧节目表演。他还是主角,多次荣获一等奖,还多次走进央视。

四年来,经过一次又一次地磨炼,王星航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在舞台上,他总是担心自己会出丑,放不开手脚来演。可现在,他的台风已经得到了金华市婺剧团的专业演员的认可,王星航也成了学校“阿婺社团”的主要演员。婺剧让他从一个胆小怕事、内向自卑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胆大心细、勇敢坚强、阳光自信的小小男子汉了。

2015年,王星航还被评为“金华市最美学生”。“这都得感谢婺剧,是婺剧让我长大了。如今,婺剧已然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婺剧,就像我的知心朋友一样,将继续陪伴我一路成长。”在颁奖大会上,王星航感言。

婺剧带来的荣誉感,“小梅花”祝嘉瞬也深有体会。舞台上,他是那个蹭蹭蹭跳起来直接劈叉在地,一连来3个“踩僵尸”,武功了得、吸引全场目光的婺剧少年。

舞台下,他是个父母膝下的宝贝儿子,不愿有一点磕了碰了,更舍不得他吃苦,可是在孩子训练婺剧的态度上,父母的态度一致。今年才9岁的祝嘉瞬学婺剧的过程有些机缘巧合。

读一年级时,有一天中午,阿婺剧社的小演员们都集合在音乐教室练习,那时,祝嘉瞬没有被选上,但是也悄悄跟去了,他坐在教室的一角,聚精会神地看着他们排练,甚至午睡时间也都忘得一干二净,仍在全神贯注地看着,这时,音乐老师傅毅君发现了,问清原因才知道他已经看了很久。而且看得这么认真,就问他:“祝嘉瞬,你喜欢婺剧吗?”

他连忙起身点点头说:“喜欢。”

“你想加入阿婺剧社吗?”

他不假思索地说:“想啊!”

“那你就加入吧!”

由此,祝嘉瞬成为了阿婺剧社的一员,他别提有多高兴呢。

每天回到家,他都向父母炫耀,而且很自豪地说,“我要成为一名小演员。”

父母看着他在家哼哼跳跳,还真有模有样。

“喜欢就好好练习,珍惜老师给你的机会,爸爸妈妈都支持你!”

2015年暑假,学校正式开始排练《十八棵青松》,校领导聘请了李俊洋老师给他们排练十五节课,时间紧迫,十月中旬就要参加全省中小学婺剧表演,对于基础并不好的儿子,祝嘉瞬的妈妈时刻提醒他认真听,认真学,认真练。每次排练,祝嘉瞬的妈妈一定到场,一边观看,一边鼓励儿子。

祝嘉瞬的进步很快,一板一眼都像模像样,进入阿婺社团以后,在别人眼中,每天要花上大半天来训练实在是有些烦闷,在祝嘉瞬这里,却变成了一件很享受的事。

祝嘉瞬的妈妈惊喜地发现,儿子在悄悄地变化。以前读书,都要催着做作业,现在学婺剧,他却一点都不马虎,唱、念、坐、打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地攻,如今,他的跟斗越翻越直,越翻越好,有时叫他别翻了,他就当没听到,有一次,参加东阳市的街舞大赛,他还把翻跟斗运用到街舞里,两个跟斗紧跟一个劈叉,现场都惊呆了。儿子如此上进,祝嘉瞬的妈妈特别高兴,平时也极力支持他学婺剧。

对祝嘉瞬而言,观众们的掌声让他兴奋,守在一旁的父母则更让他幸福。妈妈是后勤队员,时时刻刻为他服务,爸爸则当起拉拉队员,在一旁微笑着鼓励他,有了他们的支持,祝嘉瞬就别提有多高兴了。

第三章 婺剧之花绽放在校园

开发婺剧教材

当婺剧特色教育走上系统、正规的道路时,贾秀军觉得,开发编写一套婺剧教材,是当务之急。让低年级孩子读婺剧小故事,在有趣的情节中受到道德的教育;让中年级孩子读婺剧小百科,了解与婺剧相关的知识;让高年级孩子从婺剧小韵文中得到文学方面的提升,品味婺剧的音韵美。这样才能让学校的每一个孩子享受婺剧教育的成果。

2014年初,东市街小学教师滕小祎接受了校长下达的一个任务,牵头编写一套与婺剧有关的读本,给孩子们看。

一开始,滕小祎觉得自己脑子里装的婺剧知识少得可怜。慢慢地,滕小祎理清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低年级以婺剧小百科为主,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了解有关婺剧的知识;中年级以婺剧小故事为主,通过婺剧剧目内容的改编,让孩子们从中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高年级以婺剧中的经典唱词选摘为主,统称为“婺剧小韵文”,供孩子们边读边诵边模仿唱腔。

框架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认可,滕小祎就开始组织学校老师分工协作,找寻资料。开始,她到百度中搜索,去浙江婺剧团的资料室查找,有关文字资料寥寥无几,完全够不成编写一本书的。后来,好不容易从浙江师范大学邓琪瑛女士手中获得了一些婺剧剧目的内容介绍。大家便决定就先从“婺剧小故事”的改编入手。

滕小祎仔细地看着第一篇婺剧剧目内容简介,其中的人物关系复杂,主角特征并不明显,细节介绍几乎没有,语言枯燥乏味。其间还充斥着很多迷信、愚昧的内容。再加上很多剧目已经停演,无法找到视频资料,要想改编好,非常困难。

不如就现有的婺剧剧目,看完一本,改编一篇。滕小祎突然产生了这样的念头。

滕小祎说干就干。每天晚上,她戴上耳机,打开百度搜索到了视频“婺剧全集”,开始了她的“伪戏迷”生活。

看完一出戏,往往需要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改编,就要趁着刚看完时的这一股热劲头马上动笔,才能一气呵成。于是,2014年的整个寒假,滕小祎基本上都是下午看一出戏,晚上改编,第二天再修改。刚开始,家里人并不反对,以为滕小祎只是心血来潮。第二日,滕小祎的先生便抗议了:“你搞什么?‘咿咿呀呀地唱,唱得我头都痛了!”没办法,滕小祎只能戴上耳机,完全沉浸在婺剧的天地里。

滕小祎从未这样近距离地接触婺剧。婺剧的唱腔那样丰富,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激越,时而低沉,旋律变化,如行云流水。

婺剧的表演那样精彩,一抬眉,一垂首,蕴意无穷;一举手,一投足,自成一派。演员们或嬉笑,或怒骂,无尽风流。

婺剧的故事更是那样跌宕起伏。《三女审子》中的三夫人与奸细斗智斗勇让滕小祎忍不住叫好;《徐九经升官记》中的徐九经插科打诨,却不失正直之风令滕小祎敬佩;《清风亭》中张老汉夫妇的悲惨遭遇让滕小祎唏嘘不已……每一出戏都那样扣人心弦,令人欲罢不能。

如果说,一开始滕小祎只是出于“完成任务”这样的想法来做这件事情,那么,在看了几出戏之后,她的想法变了。她发现,这些剧目中的很多内容都值得孩子们一看。也许他们并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和那么好的耐心看完一整出的戏,但至少,他们可以先了解这个故事,然后带着这一份了解,再去看戏,感受必然是不同的。

滕小祎下定决心,要把这些故事编好。

她要做的,不是给孩子们一个主要内容,而是把整出戏凝练为一个小故事,这些个故事,应该有情节,有细节,有灵魂。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婺剧《洗马桥》有两条线,一条线以刘文龙为主。他高中状元后就被委派出使金国,被金国扣留,十六年没有回家。另一条以刘文龙的妻子肖月英为主线。她在丈夫离家后悉心照料婆婆,得到丈夫表弟宋湘的关照。十六年丈夫杳无音信,婆婆做主让她嫁给宋湘。就在成亲的当天,丈夫突然回来……

这么长的内容,要简缩为1500字左右的文字,从哪里入手?滕小祎思忖再三,决定丢开所有的交代和铺垫,直接从肖月英和宋湘准备成亲这天进行叙述,重点刻画肖月英的心理变化,从思念到矛盾,到接受,到看到丈夫归家后的欣喜,而后转为悲愤和怨恨,以她的回忆来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宋湘的着墨不多,最后以他的背影收尾,表现出其潇洒、成人之美的翩翩风度,改编后的故事也就以“大义宋湘”命名。

婺剧《君子亭》讲的是风雨之夜易生与一女子在亭中一起躲雨的事。孤男寡女,易生谨守君子之礼,剧名也由此而来。这样的故事情节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显然是不能理解的:男女在亭中躲雨怎么了?不是很正常吗?想来也是如此,并不精彩。怎么改呢?

滕小祎抓住了其中的一个小片段。易生在去往亭子之前,因为病了,又是风雨交加,所以他坐在一户人家门口休息。这户人家的主人王素英及时地救助了他,鼓励他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继续上京赶考,并借给他一把伞。这里的“救助”“鼓励”“送伞”都是有文章可作的。虽然点很小,但是给人的启发却很大,这个故事就叫做《送伞》。

婺剧《麒麟带》是一个有关“负心汉”的鬼怪故事。这样的题材并不适合孩子们,但其中有关“诚信”的教育点还是值得孩子们一看的。于是,“血名字”的故事应运而生。

……

看一出,改一出,以其中的德育内容为核心,把相同的德育目标故事放在一起,加上其他婺剧同事协助,30个“婺剧小故事”基本成形。

让婺剧走进孩子心里

在改编故事的时候,滕小祎一直在想:“我这样去写一个故事,孩子们会喜欢看吗?我的读者群是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能看得懂吗?”

当她在改的时候,正读三年级的儿子总会走到妈妈身边瞟一眼。滕小祎觉得,何不先让儿子看,如果儿子觉得故事精彩,那么学校的孩子们也应该会喜欢。

滕小祎问儿子:“想看吗?”

“嗯!”他狠狠地点头,然后当起了第一个读者。

“妈妈,这个故事太好看了!”他这样说。

滕小祎突然有了信心。

儿子天天问:“妈妈,你今天写过小故事吗?”滕小祎每写完一个小故事,儿子必定第一时间跑过来看。而最初的时候,滕小祎看婺剧,他是眼睛都不吝瞅瞅的,可后来,他也定定地站在电脑旁,可以长时间地驻足,并且与滕小祎一起品评这个人物是什么样的,那个人物是又是什么样的。

滕小祎从小的时候就听说过“白鲞娘”这个称呼。每当她对孩子宠爱的时候,丈夫也说她是个“白鲞娘”。滕小祎也只大概知道这个称呼也许就是说宠爱孩子的父母吧。

然而,当滕小祎看过婺剧《白鲞娘》,却发现了新的含义。原来,两个孩子各自偷了一条白鲞。一个母亲让孩子把白鲞还回去,而另一位母亲则夸奖孩子“能干”,“有出息”。结果,那个被夸奖的孩子后来成了纨绔,最终因杀人而被处死刑。“白鲞娘”一词也由此而来,告诫父母不可溺爱孩子。

看过这出戏,对于这个词,滕小祎终于恍然大悟。

借着这个故事,她与儿子讨论两个母亲的不同行为对各自孩子的影响,并告诉他父母的批评有时也是出于爱。若是从前说这些,儿子必然会不以为然。但是看了这个故事,态度却谦恭了很多。

滕小祎感叹,原来,婺剧也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

在改编小故事的时候,滕小祎也选择了一些经典的唱段,选编了30篇小韵文。

《婺剧小故事》读本分为“婺剧小故事”和“婺剧小韵文”两个部分,各30篇。前者侧重德育,后者侧重其文学价值,全方位地向孩子们展示一个缤纷多彩的婺剧世界。

为了这套婺剧读本,不仅滕小祎,学校的其他老师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就连书中那些婺剧主要角色的漫画,也是由学校的美术老师朱亚郎创作的,原型都是我们的孩子,很有趣。

得知东市街小学正在编写《婺剧小故事》读本,金华市婺剧促进会会长杨守春,副会长王小平、王亦平,婺城区婺剧促进会会长许光明都给予高度重视,到学校进行多次调研。许光明会长还为东市街小学拨出专款,作为出版经费。

2015年8月,《婺剧小故事》读本终于由钱装书局正式出版。这一图文并茂的课外读本,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成为“抢手货”。该读本已经在婺城区“婺剧进校园”的10所试点学校推广。此外,中国戏剧家协会的专家,浙江省婺剧促进会和金华各县(市、区)的婺剧促进会,甚至丽水、衢州等外地的婺剧促进会,都得到了赠送的读本。

东市街小学每周一节的校本课程就以《婺剧小故事》为教材,由6个老师具体负责。熟悉读本内容之后,老师会让孩子们欣赏配套视频,还会安排表演环节。上这样的课,孩子们特别开心。

滕小祎有一次上婺剧小韵文《男儿报国气如山》(选自婺剧《洗马桥》),全班分小组合作。有一个小组的5个孩子特别好玩,其中一个孩子念白,其他孩子摆造型。虽然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但学过婺剧操,再模仿视频中演员的动作,倒也像模像样的,气场很足。这篇小韵文,孩子们不理解时,读起来很枯燥。滕小祎给他们讲了小故事《大义宋湘》,又让他们看了视频。理解之后,孩子们再来读这篇小韵文,就声情并茂了。

婺剧读本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挖得比较深。比如古代科举、婚俗等知识,都可以渗透进去。这些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滕小祎有一次给孩子们讲婺剧小故事,刚好讲到一个时间。她就对孩子们说:“一日一夜分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子时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卯时是早晨5点到7点,古代官员这时已经去上班了,‘点卯一词就是这么来的。”孩子们听了,大为感慨:“原来古代官员这么辛苦啊!”

像这样的小知识,孩子们都很感兴趣。

贾秀军校长听了一节课,感觉容量很大。婺剧常识、做人的道理都融合进去,又让孩子们领略了文学之美,还锻炼了朗读、表演等方面的能力。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婺剧的唱腔学习难度很大,学校就尝试变“唱”为“诵”。孩子们边诵读,边学着剧目中演员的动作来模仿着做一做。还别说,有些孩子的架势特别棒,大花脸的方步,小花脸的滑稽,惟妙惟肖。

再看整出戏的时候,大家都津津有味地看着,不时对演员的表演评头论足一番。他们为白牡丹的睿智而惊叹,为“讨饭国舅”的热心助人而敬佩,为“徐九经”的刚正不阿而赞叹不已……

他们由衷地为婺剧写下赞词:

六(1)班 张丁允:《讨饭国舅》中的愁不怕心地真好,为了帮助别人,慷慨解囊。我很喜欢这部婺剧。

五(2)班 倪思源:我看了《徐九经升官记》之后,觉得婺剧里面的内容很丰富。徐九经为人耿直,铁面无私。虽然他的样貌丑陋,但是他巧用妙计,让李倩娘和刘钰在一起。

四(1)班 王宇乐:婺剧能更详细地描述出故事的内容,让故事更加有趣。我喜欢婺剧。

六(2)班 陈安月:婺剧这种剧种我觉得非常吸引人。如婺剧中的走路姿势很有趣,唱腔也很吸引人,其中的故事看了更让你忘不了,而且从中更可以知道一个个道理。所以大家一起来看婺剧吧!

五(2)班 祝之易:婺剧博大精深,里面的人物都表现得个性鲜明,而且婺剧能使人更加深刻地明白做人应该有怎样的德行。婺剧的好处真多!

四(2)班 程曦妍:我觉得婺剧中的丑角的动作和语言很搞笑,比如:人物很焦急的时候,会在那里甩袖子或走来走去。

……

有理有据,有景有情,婺剧,真的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婺剧之花绽放

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东市街小学成为金华市婺剧教学的特色学校。在浙江,一提起婺剧,人们就会想到这所名副其实的“小”学校。在“巴掌大”的学校里,做出了这样一番成绩,成为婺剧名校,凝聚了全校师生的共同心血。

贾秀军这个婺剧校长也随之忙碌起来:忙着自学婺剧声段;忙着带队参加比赛;忙着“寓教于婺剧”,让孩子们学会团队精神、坚强品质、找回自信和积极性……在这些似乎与成绩无关的忙碌中,东市街小学找回了坚忍不拔、顽强不息的精气神。

开展婺剧进校园活动后,通过婺剧欣赏,孩子们耳濡目染,经典剧目故事中的礼、孝、忠等优良传统,以及做人道理,深深融入到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婺剧传统文化教学,不仅加强了学生的本土意识,还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许多外地的学生,通过对婺剧的接触,深深爱上金华这座城市。

婺剧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的课堂。“双手捂住腹部一侧,身子微微往前倾……”在雏英争章课上,东市街小学思想品德老师向学生展示了各种角色的行礼方式。“中国戏剧中每种角色都遵从特定礼仪,不能乱了套……”听着老师娓娓道来,学生们早已跃跃欲试,在这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认识了各种角色,更全面了解了中华礼仪。学校通过教研活动等形式,初步形成了每门课程与婺剧艺术整合的教学模式。

这两年,东市街小学的婺剧教学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的婺剧教学也创造了辉煌。

学习婺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练功,要练嗓子,孩子们常常会比较辛苦,面对困难,东市街小学的小演员们并不退缩,他们在老师的加油鼓劲下,磨炼自己的意志力。唱、念、做、打,都特别努力地练习。他们的坚持,也收获了许多。

2014年1月,浙江省电视台少儿频道《小智情报站》栏目走进东市街小学,录制特色专题节目。2014年10月,东市街小学排演的婺剧折子戏《迎皇妃》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快乐戏园》栏目组的外景拍摄,这是东市街小学与央视的第三次结缘,也是与《快乐戏园》栏目组的第二次合作。

《快乐戏园》聚焦“婺娃娃”,并突出“婺剧薪火代代传”的主题,通过婺剧比赛,将优秀的老师、学生们集中在一起,配以婺剧名家的表演,展现师生情谊、婺剧情缘,突出婺剧魅力。同时,摄制组人员还在东阳横店影视城进行外景拍摄,拍摄内容为金华婺剧新一代佼佼者及“婺剧进校园”较为优秀的学生个人和团体。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婺剧小演员们认真的态度以及优美的唱腔、优雅的台风都给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东市街小学的孩子们还走出学校,走进农村开展义演。2014年9月19日,“信义金华·美丽婺城”婺风美丽非遗百村文化礼堂行在蒋堂镇直里村正式启动。开心的锣鼓敲出丰收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无尽的欢腾。

他们敲起热情的鼓乐。小鼓手们一招一式,或捶或打,只听得鼓声时而浑厚,时而清脆,或徐徐数响,或急急而下,扣动心弦的喧天鼓声直把村中的男女老少都召唤到了现场,连许久不出门的八旬老妪也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小板凳匆匆赶来。一时间,直里村文化礼堂里里外外人头攒动,受气氛感染,村民们或祖孙携手,或邻里相依,一个个喜气洋洋,交谈甚欢,一派热烈景象。

村民金仔高很兴奋,这鼓乐有好多年没听到了,从前蒋堂镇的鼓乐由大锣、小锣、大钗、小钗、鼓等“五响”和鸣,总会在元宵时与龙灯共舞,在年关时与鞭炮齐鸣,往年的这个时节,村民喜迎丰收,恰是村中鼓乐最欢腾的时候,如今耳旁的乐声有着不输往昔的欢快,但又有些许不同,听着更加振奋人心,觉得既熟悉又新鲜。

在热烈的掌声中,东市街小学“阿婺”剧社的小朋友们送上了婺剧折子戏《过河》,小演员们不再以传统婺剧的繁复装扮登台,而是个个轻装上阵,亦步亦趋,极具韵律感地模拟着过河时的种种情态,在灯光、音响、道具等的配合下呈现出更夺人耳目的舞台美术效果,隐隐传递着现代舞美意趣。

2014年11月,来自浙江省内各地的婺剧方面专家及部分学校老师走进东市街小学,就婺剧特色教育进行调研学习。同时,该校选送的《见多少王孙公子把骏马乘》、《迎皇妃》分别获得金华市第三届中小学婺剧展演教师组和学生组一等奖。同年,东市街小学又在年度金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传承考评工作中,荣获一等奖。

2015年3月,东市街小学被授予“浙江省婺剧进校园示范单位”。2015年6月,东市街小学的婺剧节目《迎皇妃》在中国婺剧院小剧场和观众见面,孩子们有模有样的表演,博得了全省各地市关工委负责人的阵阵掌声。

婺剧“乐动”整个校园

良好的婺剧氛围,为东市街小学“阿婺”剧社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再加上专业老师的指导,孩子们成长很快。像二年级的祝嘉瞬同学,虽然是社团里年纪最小的一个,但表现很棒,经常得到老师的夸赞。

2015年10月18日,中国婺剧院迎来了演员最多、平均年龄最小的一场婺剧专场演出,由省文化厅艺术委员会、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省婺剧促进会主办,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婺剧促进会、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承办的浙江省婺剧进校园精品汇报演出在这里上演。

传统婺剧片段、新编婺剧舞蹈、现代婺剧小戏……小演员们用他们颇具神韵的一招一式进行了演绎,引来掌声一片,展现了“婺剧进校园”近年来结下的丰硕成果。

东市街小学新编婺剧节目《十八棵青松》参加了汇报演出。

舞台上,“同志们……”随着戏中角色郭建光的一声嘹亮的颇带金华腔的号召,台上其余20名小战士齐刷刷地聚集到他的周围。扮演郭建光的小演员满脸严肃,两眼炯炯有神,一手握拳叉腰,一手单掌撑天,就开了唱腔,唱词铿锵有力,慷慨激昂,真好一副正气凛然的抗战英雄形象。

随后,孩子们各自散开,其中有四五名孩子,接二连三地做起了一连串的翻滚动作,娴熟的技艺、柔韧的肢体,让观众完全看不出来这只是一群业余的婺剧娃娃演员,引得现场喝彩声此起彼伏。

为了区别于以往多以女生为主的传统剧,同时也为了结合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大背景,东市街小学最终选择了这出现代剧《十八棵青松》。该戏改编自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考虑到孩子们没有武功基础,可能达不到样板戏的要求,所以学校一开始就把这出戏定位为孩子们的婺剧类表演,而非样板戏,从孩子们的角度进行重新编排,只保留了词的部分,并且请了婺剧团的一级演奏员王光明老师为节目作曲和国家二级演员李俊杨老师进行动作的编排。待动作成熟后,由学校音乐老师负责进行唱腔的练习。

从2015年暑假开始,孩子们就一直处在排练的状态中,平时上课,就抽中午空闲时间进行练习,因为一些唱腔的训练、基本功的练习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打磨,训练十分艰苦。

艰苦的训练也获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在汇报演出中,《十八棵青松》在全省22个节目中脱颖而出。博得在场观众如雷般的掌声。中央电视台全程录播,这是“阿婺”剧社的孩子们第五次上中央电视台了。

接到任务后,副校长王丽贞和音乐老师傅毅君立即忙开了。王丽贞分管学校婺剧教学,这些年,一次次的参赛,王丽贞都会亲自带队,统筹安排,不仅给比赛的孩子们带来精神上的鼓舞,更是让家长们觉得放心。每一次的带队,不管结果如何,其过程总是辛苦与收获并存。参赛的过程是否顺利,关键在于前期精细的准备工作,有序的操作环节,各部门的默契配合,还有突发事件的应变解决等。而这一切的统筹都需要在王丽贞的协调带领下完成。

有一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快乐戏园》在东阳的拍摄,在检查完所有事物后,王校长带领有关人员一同前往东阳横店影视城。当化完妆、准备穿戴服装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学生说自己少了一条裤子,情况紧急,上哪去找呀?这时,王校长看到随行的家长正好穿了一条红裤子,灵机一动,决定给这孩子试一试。最后,拍摄顺利完成,没有因为这一问题耽误拍摄行程。导演说:“你们还真行,拍摄基本看不出不同。”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与以往比赛一样,这次参赛,也特别辛苦,从节目选材到编曲,再到一招一式,整个节目的编排历时近4个月。这段时间,孩子们收获甚多,尤其是家长们无私地支持给予学校和孩子们强大的力量。比如朱永伽妈妈,孩子们的戏服脱线了,她缝缝补补;孩子们台前幕后的精彩瞬间,她收集起来做成音乐相册。面对老师和其他家长的感谢,她说:“为孩子们出点力,非常值得。这段时间,为了排练节目,老师和孩子们都很辛苦,我想给他们加加油。当然,结果不重要,孩子们通过排练,有经历,有成长,这就足够了。”

“婺剧进校园”的影响力已经不只局限于学校,你会看到,一个孩子影响了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了一个社会群体,这样的力量传递下去是很强大的。

浙江省政协原主席、省戏剧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国给予了高度评价:“节目很丰富,演出也很精彩,非常值得肯定。”他认为,婺剧进校园,为传统戏剧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全国创造了很好的典范。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婺剧在新时代复兴的希望。有20多个县(市、区)的同学们在认真地演出,而且很快乐,很愉悦,很享受,这说明他们沉浸其中,使戏曲成为自我教育的手段。他认为,戏剧中有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有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值得弘扬。婺剧给同学们带来了美好的青少年时代,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健康地成长。

“闯”出一片新天地

婺剧进校园,激发了学生对婺剧文化的喜爱,也促进了孩子们乡土情怀的滋长。在东市街小学,随处可见的是婺剧元素,上下课的铃声也是婺剧音乐。

婺剧的妆容漂亮,道具繁多,脸谱鲜艳……这些都成为夺人眼球的亮点,非常适合校园布置。东市街小学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并且对学校的墙体、宣传窗、电子屏以及教室进行了设计,在相关的区域内设立了六个“婺剧主题墙”,用以宣传婺剧文化。

“主题墙”由专人负责,定期更换内容。如“婺剧脸谱墙”选择学生的优秀婺剧脸谱作品进行展示;“婺剧形象设计墙”先由学生选取自己喜爱的婺剧人物形象进行设计,择优上墙;“婺剧宣传标语墙”则由学生自编一些宣传婺剧的标语,择优播放。这些“主题墙”既是学生学习的园地,又是展示交流自己作品的平台,有很强的互动性,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同时,婺剧操的普及,婺剧校本课程的建构、婺剧与学科的整合,使这里的每一个学生,零距离地接触婺剧,从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使不少孩子的言行举止变得“有范”起来。孩子们非常快乐地沉浸在婺剧的气氛中,那种快乐可以感染到周围的人,它传达出一种信息——婺剧这一传统文化很成功地融入了校园。

台湾学者邓琪瑛说:“我更喜欢这种普及性地传承,而不是针对性培养,这样更符合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

婺剧进校园,怎样才能走出一条文化传承的新路子?如今,东市街小学借助学校原址扩建的契机,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探讨,将在新校园建立一座集表演、展览、交流为一体的婺剧文化展示中心。该展示中心具有博物馆的功能,置身其间,我们可以了解到婺剧发展的历史、婺剧的流派、婺剧的知识等。

该展示中心同时具备演出功能。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进行汇报演出,可以与票友同台赛戏,与婺剧专业团队切磋,还可以在这里观看婺剧的经典剧目电影。社会各团体也可以借用这个场地开展与婺剧相关的各类活动。

更重要的,该展示中心还将留下东市街小学“婺剧进校园”的足迹,展示学校的成果,激励所有的学生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

东市街小学的婺剧梦,仍在延续……

责任编辑/彭中玉

猜你喜欢

学校孩子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孩子的画
学校推介
上学校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