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荔浦县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初报

2016-05-03莫春丽梁群韦慕贤韦照新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肥料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水稻

莫春丽 梁群 韦慕贤 韦照新

摘 要:为摸清荔浦县水稻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情况,进一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2013年下半年在荔浦县青山镇实施了水稻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田块单位肥料获取量以氮素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钾素,磷素对产量的影响最小;肥料利用率为钾肥>氮肥>磷肥。测土配方施肥区相比于常规施肥区,氮肥肥料利用率提高2.68%、磷肥肥料利用率提高0.56%、钾肥肥料利用率提高11.27%。可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是一项重要的高效节本增效技术,适合在荔浦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荔浦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65-03

水稻是荔浦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2万hm2以上。近些年来,由于化肥的增产作用明显,以至化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而肥料的增产效益却逐年降低,造成了肥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提高作物单产、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为此,荔浦县农业局土肥站于2013年进行了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以期为荔浦县水稻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选在荔浦县青山镇荔江村大营盘屯吕仕卓家责任田,土壤类型为水稻土,潴育潮沙田,质地为沙壤土,耕作层18cm,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有机质20.7g/kg、全氮1.24g/kg、有效磷57.5㎎/kg、速效钾20㎎/kg、缓效钾134㎎/kg、pH值5.18。

1.2 供试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金优2155。供试肥料:尿素(河池产,含N46%)、普钙(鹿寨化肥厂产,含P2O5 12%)、氯化钾(加拿大产,含K2O60%)。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分别是:处理1:空白(N0P0K0)(不施任何肥料);处理2: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完整方案即N2P2K2[N∶P2O5∶K2O=10.4∶3.1∶6.5];处理3:N0P2K2;处理4:N2P0K2;处理5:N2P2K0;处理6:常规施肥处理完整方案NPK(即N∶P2O5∶K2O=11.2∶3.0∶6.0);处理7(PK):常规施肥缺氮;处理8(NK):常规施肥缺磷;处理9(NP):常规施肥缺钾。每个处理设1个小区,共9个小区,小区面积20m2,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间筑小田埂并用薄膜隔离,单灌、单排。株行距18cm×21cm(每小区14行,每行38株,共532株),试验区四周设保护行。

1.4 试验方法 试验于8月4日移栽,10月27日人工收获。施肥全部采用撒施,分3个时期进行。肥料施用方法:基肥:磷肥100%、氮肥30%、钾肥50%,于整地时施下;追一:分蘖肥氮肥40%、钾肥50%,于插秧后7~10d施下;追二:穗肥氮肥20%,于幼穗分化初期施下;追三:粒肥:氮肥10%,于齐穗期施下。常规处理施肥:按农民习惯。试验过程田间管理基本保持一致。试验处理及施肥量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植株经济性状比较 从表2看:各处理对千粒重和谷秆比影响不大,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因子中,空白区由于不施肥,各项指标均较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的缺氮区、缺钾区其每穗实粒数都比较少因而产量低。其他处理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每穗总粒数较多。

2.2 不同处理的产量结果比较 从表3可知: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中,缺氮区产量差最大(195.00kg/667m2)>缺钾区(81.66kg/667m2)>缺磷区(-5.00kg/667m2),磷肥无增产作用,说明土壤不缺磷。单位肥料获取产量:氮素(18.75kg/kg)>钾素(12.56kg/kg)>磷素(-1.61kg/kg);常规施肥处理中,常规缺氮区产量差最大(183.34kg/667m2)>常规缺钾区(53.33kg/667m2)>常规缺磷区(-21.67kg/667m2),磷肥无增产作用。单位肥料获取产量:氮素(16.37kg/kg)>钾素(8.89kg/kg)>磷素(-7.22kg/kg)。

2.3 不同处理的肥料利用率比较 试验处理空白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和完全区的肥料投入量,其肥料养分即N、P、K分别是:测土方案为10.4kg/667m2、3.1kg/667m2、6.5kg/667m2;常规方案为11.2kg/667m2、3.0kg/667m2、6.0kg/667m2。根据稻谷产量及谷杆比计算稻草产量,运用各处理植株平均养分含量测定值(见表4),计算测土方案各处理稻谷、稻草吸收氮、磷、钾养分总和及常规方案各处理稻谷、稻草吸收氮、磷、钾养分总和(见表5)。

4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田块土壤中N属中等水平,P含量及高,K属极低水平。在该地力条件下,单位肥料获取产量,测土施肥和常规施肥均表现为N素对产量的影响最大,K素对产量的影响次之,P素对产量的影响最小。测土施肥区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28.75%、13.23%、62.77%,常规施肥区分别为26.07%、12.67%、51.5%,测土配方施肥区比常规施肥区肥料利用率氮肥提高2.68%、磷肥提高0.56%、钾肥提高11.27%。可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是一项重要的高效节本增效技术,适合荔浦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业海,姚民英,陈泽美,等.水稻肥料利用率研究[J].耕作与栽培,1996(6):21-22.

[2]闫汀,金继运,何萍,等.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研究与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8(2):450-459.

[3]王伟妮,鲁剑巍,陈防,等.湖北省水稻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效率现状研究[J].植物营养殖与肥料学报,2010(2):289-295.

[4]樊小林,廖宗文.控释肥料与平衡施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3):219-223.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肥料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