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的老年漂

2016-05-03朱绍琼

妇女生活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爷儿女婆婆

朱绍琼

“漂”到儿女家的保姆

“要不是你当年逼婚,我何至于落得今天这样的结果?你得为我负责。”我对妈这样说。

妈是负责任的人,于是62岁的她离开故乡、离开父亲,漂泊到上海,帮我带孩子。

妈从没来过上海,高楼、立交桥、地铁、霓虹灯让她眼花,她说:“大城市就是好,我闺女能在这里落户,妈高兴。”

妈哪里知道大城市的苦与难,我也多想对她说“以后我把你和爸都接来长住”,但我知道,那只是个难以实现的梦想。

妈来不及观赏城市的风景,就投入到了“工作状态”——带孩子、买菜、做饭。勤劳的母亲把所有家务都干了,把孩子也照顾得很好,我的生活立刻轻松了。

看着妈一把年纪了还要为我操劳,我于心不忍。星期天我休息,就让我妈放下孩子出去玩。妈说:“我去哪儿玩啊?上海话一句听不懂,还是做些家务充实些。”

妈性格活泼开朗,在家乡朋友很多,跳舞、打麻将,从不闲着,可自从“漂”到我家,她就成了围着锅台、尿片转的孤家寡人。

楼下,隔壁的张大爷正一个人坐在长椅上发呆,他经常这样发呆,有时下雨刮风也这样。几年前,他“漂”到儿子家带孩子,现在孩子进了寄宿学校,儿子媳妇工作忙,张大爷就成了百无聊赖的废人,听说他儿媳妇嫌他,想赶他走。

这到底是享福还是受罪呢?我可不想我妈也成这样,便让妈推着童车跟张大爷交个朋友。妈和他聊了几次以后说:“那个人神经兮兮的,前言不搭后语,我和他聊不来。他才75岁,怎么神智像90岁的人?”

“总有一天,我要把爸也接来一起住,不然寂寞的妈有一天也会神经了。”我这样想,但是,丈夫能同意吗?我心里没底,唯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多挣钱再买套房子才是王道。当然,再买一套房子暂时也是梦想。

“漂”的日子不好过

在我的鼓动下,利用星期天,妈终于抽个空闲出去玩了,可她却迷路了。

当我开着车在派出所看到可怜兮兮的妈时,我急了:“妈,你没有得老年痴呆吧,怎么会迷路呢?”

妈当然没有老年痴呆,不然也不会找到派出所,她的钱包连同手机全丢了,幸好她记得爸在家乡的电话号码,通过爸通知到了我。

警察说:“像你妈这样走失的老年人很多,以后老人家出门你们得陪着。”

我也想陪着妈,可怎么陪?我和老公都是忙得团团转的人,如果不是,也不会把孩子丢给60多岁的老母亲,这么大年纪了还让她活受罪。

为这事,妈自责了好久,发誓从此哪儿也不去了,就在家待着。她说:“不过就是楼高些、人多些嘛,转得人头晕眼花的,还是家乡好,青山绿水空气好,怪不得老东西不想来。”

我本来是要爸和妈都来的,但爸坚决不来,他说不想来抢厕所。

爸说了实在话,我家一个卫生间,平时还好,清晨起床时抢厕所成了尴尬事。

孩子一天天长大,动静也越来越多,半夜哭闹、醒时乱爬,折腾得人不得安宁。孩子半夜哭闹,我和丈夫躲在被窝里,像做贼一样不敢出声,悄悄听母亲哄孩子的呢喃,有时我们嫌孩子哭声大,还把头蒙在被子里。

世上只有妈妈好啊,没有我这个老妈,我的日子不知多难过呢!找保姆不可能这么省心,而且保姆费也不是我这种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房贷、车贷,各种生活消费已经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了。妈“漂”到我家做牛做马,还是带着工资倒贴钱的,唉,想想我都心酸。

更让我心酸的是,妈劳力劳心倒贴钱,还要受气。丈夫和妈起初还处得融洽,可时间长了,矛盾越来越多。丈夫喜欢招朋友来家里打牌,在外面喝酒应酬也时常晚归,妈看不惯这些。而妈呢,喜欢看戏剧频道和韩国肥皂剧,电视声音也开得老大,丈夫对此也很不满。如此种种不和谐,还有很多。

终于有一天丈夫生气了,但他不善争吵,就躲在卧室生闷气。我夹在中间不好做人,只得小声说:“没有我妈,孩子怎么办?”

丈夫不吭声,但脸色让我心寒。岳母和女婿一个屋里住,关系都处不好,若是婆婆来了,这婆媳关系怎么处啊?

妈也很不高兴,气得凉锅冷灶地不做饭,嚷嚷着要走。我小心翼翼地讨好她未果,立即气不打一处来:“当年还不是你逼我结的婚,你要承担责任。”

最终,妈心软,留了下来,她知道,没有她,我的生活会一团糟。

“漂”的残酷现实

在妈的全力照料下,孩子健康成长到1岁,能到处跑了。而妈却变了,不再像以往那样活泼好动,整日守在我家的方寸之地,做饭、看孩子,唯一的消遣是看电视,还要警惕女婿的脸色,买菜也只在楼下附近,什么外滩、明珠塔的,她都不知道。

张大爷去世了,死得很冷清,儿子回来发现时,他的身体都凉了。妈为此难过了好久,给家乡的父亲打电话更勤了。

我以开玩笑的口吻试探丈夫说:“不如把我爸也接来吧!”

丈夫脸一沉:“那我妈怎么办?我还打算两年后接她来住呢,她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

我不吭声了,心里堵得慌,相比起来,年过七旬的婆婆更需要儿女在身边。不是儿女不孝顺,而是现实太残酷,老人把儿女辛苦养大,老来享不了清福,做牛做马当长工,还要被女婿媳妇嫌弃。

一向细心勤劳的妈犯了个大错,她把孩子搞丢了。那天,她领着会走路的孩子去远点儿的超市抢购,抢购完毕,孩子没了。

妈差点急疯了,给我打电话都带着哭腔:“妈对不起你,妈有罪……”我和丈夫心急如焚,丢下手上的工作跑去报案,办案民警一脸淡定:“这样的事儿每天都有发生,回去听消息吧。”

消息是什么样的消息?是被人贩子拐走了,还是被撞伤了?妈哭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丈夫还在铁青着脸发脾气:“我们回来再去超市不行吗?为什么非要去那么远?我妈当年边挣工分边带我,也没丢过。”

我气极了,和丈夫翻脸吵了起来,把“离婚”都嚷了出来。妈哭着说:“乖孙子找不到,我也不想活了……”听着妈的话,我心都要碎了。

还好,不到24小时,孩子安然无恙地回来了。原来,一对小夫妻“捡”到我儿子,玩了一阵送到超市附近的派出所,幸好他们没有起不良企图。

孩子回来了,妈病倒了,我只能请假照顾一老一小,身累心更累。

妈病了,我们才发现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异地医疗。

妈的医疗关系在数千里之外的新疆,这真是件劳心费力的事,但全额自费,花销又是无底洞。

妈在病床上流泪了:“让妈把孩子带回去养吧,3岁了给你们送来。你爸最近腰痛病又犯了,他不敢让我知道,是你姑告诉我的……”

内疚、惭愧、焦灼之下,我也哭了。儿子此时不听话又哭闹起来,一向懒于家务的丈夫乖乖地抱着他去外面玩了。曾经,他还想让我生二胎,如今看来,他不会再逼我了。

让“老年漂”能幸福

接下来怎么办?我和丈夫焦头烂额直到妈出院,终于做出决定:让寡居的婆婆来上海,妈回去。

婆婆要来了,她也要成为偌大“老年漂”的新成员了。婆婆要来那几天,丈夫对我特别好,他说:“我妈来了,她脾气不好,求你多关照。”

婆婆的身体远不如我妈,我对她能照顾好孩子没多少信心,但我相信她会尽力,因为她也是愿为儿女奉献全部的母亲。她的脾气也远不如我妈,一口让人听不懂的甘肃话,就让我头痛。但将心比心,我一定要对她好。

我主动联系同小区和附近小区的甘肃籍“老年漂”,希望婆婆能和他们成为朋友,不再孤单,我把电话号码刻在婆婆脖子上的银坠子上,我把公交线路打印成二号黑体,让她熟悉,我还要抱着孩子抽时间领婆婆到附近风景区转转。我要尽可能让婆婆的“老年漂”生活快乐幸福一些。

临走前,妈红着眼圈说:“妈没有本事,你买房子没帮上忙,孩子也没带好,现在自己还成了拖累。”

我泣不成声:“妈,你已经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了。”

我说的是真心话,妈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了,我的感激和眼泪只不过是寸草心,报答不了她的三春晖啊。

投桃报李,我希望婆婆的“老年漂”能幸福。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大爷儿女婆婆
匆匆太匆匆
一天没开张
家有儿女欢乐多
不会抽
幽默的大爷
如此婆婆
儿女不孝老人苦(一)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