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6-05-03郭绍惠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审美情感

郭绍惠

摘 要: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不仅如此,审美能力的培养又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要通过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及识读乐谱的教学,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和创造性潜能。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存在于生活之中,而对于美的发现,则要靠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在教学教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关键词: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理解音乐;审美;情感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在新课改中,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革,通过新的设计思路,全程渗透“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真正寓美育于音乐教学中。

一、感受音乐,培养审美感知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作为音乐教师,要抓住音乐的特点,善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的规律中发现、寻找和研究音乐教学的特殊原理和规律,通过体验感受,直观感知,兴趣诱发,自然渗透启发、讨论、听唱、比较等方法,形成艺术审美施教力。同时,教师应把握好“情”,以自己的情去牵动学生的情。当教师走下讲台,穿行于学生之间,并随着歌曲情感的表达,辅之以得体的动作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会感到特别亲切。教师的表现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歌曲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作出准确的心理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实际就是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活动。只有老师动之以情,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美感是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离开听觉,视觉是不能设想的。我在音乐教学中,不管是学习演唱歌曲还是欣赏音乐,都非常重视让学生感受音乐。例如:在欣赏《致春天》这一课时,我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水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美丽的春景,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置身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视觉,听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又如:在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时,在播放音乐让学生听的同时,多媒体出示青青的草原、白色的羊群、策马奔腾的蒙古人等图片,让学生感受了草原美景的同时,了解了蒙古人生活的特点,同时也感受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表现音乐,培养审美表现力

歌唱教学、器乐教学是学校音乐教学的主要领域,歌唱活动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生动活泼的歌唱等活动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在表现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任务,就是要对作品进行仔细的琢磨与研究,以尽可能完美的歌声展现出它的全貌。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探究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真情,悉心指导,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使情感得到深化,才能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不僅如此,审美能力的培养又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要通过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及识读乐谱的教学,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和创造性潜能。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如:在四年级音乐课中有一首《摇篮曲》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抒情优美,描写了一位妈妈在哄孩子睡觉时的场景,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强烈的依赖之情,营造了一个温馨又美好的家的氛围。这首歌我就让学生来表现,“假如你是爸爸(妈妈),你会怎么哄你的小宝宝睡觉?”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组成临时的家庭,用歌声、表情、动作、造型来表现这首歌曲。不谈学生的表现好与否,只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都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掌声。最后我还让学生思考:妈妈对你是这样的关心,那么你该怎么回报妈妈呢?学生是很聪明的,马上就能回应老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都是表达了自己对妈妈深深的爱,和对妈妈的感谢,此时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三、理解音乐,培养审美创造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还说过:“美存在于生活之中,而对于美的发现,则要靠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教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入到角色中,通过自制节奏乐器、探索、体验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段落情绪等;通过即兴动作表现歌曲、乐曲,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其内容,表现其情感;通过即兴表演,或对主题哼唱,发展旋律,或为作品创编,续编等活动中感觉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展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最终让学生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想象的圣境。因为,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的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的一个阶梯。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这一课时,学生听到了一首节奏强烈,富有动感的音乐,每个小朋友都会产生情感表现,行为表现的冲动。于是,我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你愿意怎样表演就怎样表演,同学们高兴极了,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动作,积极地、认真地参与表演,让每个学生都变成了一个个不一样的玩具兵,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挥。

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理解音乐这三种能力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培养这三种能力,就是培养良好的乐感。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音乐作品内容的优劣、情感的健康与否具有鉴别的本领。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以后的艺术修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就可以通过长期的音乐艺术的熏陶培养自己高尚的艺术情操,也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总之,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决不是短期上几节音乐课就能够立竿见影的。只有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努力地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并不断加强学生的审美实践活动,就一定能够取得明显的成效。

猜你喜欢

审美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