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增长效应漏出研究
2016-05-03赵文华张应武
赵文华,张应武
(海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增长效应漏出研究
赵文华,张应武
(海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海南旅游业成绩显著,但其经济效应却未能同步惠及本省居民。本文使用2010-2014年数据验证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增长效用对当地居民收入的漏出效应。研究发现,国际旅游岛政策提升了旅游在海南产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却未担起带动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重担;要缩小漏出效应,就要努力提高本地居民和资本的旅游参与度,重点培育发展乡村旅游,鼓励社区参与旅游等。
国际旅游岛;漏出效应;旅游参与度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本文创新性的验证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的漏出效应,并在简要分析漏出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漏出效用的对策建议。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增长效应及其漏出现象
国际旅游岛建设期间,国家赋予海南的一些特殊优惠政策相继落地。2010年8月,海南获准实施增加免签证国家旅游团等政策,由此开始对26国旅游团实行入境免签政策;2011年4月20日,海南开始实施离岛游客免税购物政策试点,三亚,海口免税店分别于2011年4月与12月开业。同时,海南还初步形成了统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规划和法规体系,启动了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与多个部委达成了一批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政策措施。在政策和制度建设的双重推动下,海南的旅游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见表1),其比重不断加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海南省的主导产业。
表1数据显示,海南省的旅游收入,接待过夜旅游人数以及旅游业占GDP的比重在2010-2014年期间,都在稳步的逐年增长,特别是在2014年,更是达到顶峰,旅游收入从2010年的257.63亿元增至484.98亿元,增幅高达88.25%;接待过夜旅游人数从2010年的2587.35万人次增至4060.18万人次,增幅56.92%;旅游业对GDP的贡献从12.48%增至14.47%,创历史新高,远远超过中国旅游业收入对GDP平均11.5%的贡献度。由此可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使得海南省的旅游业得以发展,并且成绩十分显著。另外,自2010年起,旅游业的发展使得海南省的总体经济也取得了不错的增长绩效(见图1)。
图 1 国际旅游岛政策实施后的海南经济增长绩效
在图1中,对比海南省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GDP的增长率,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政策推动下,海南省总体经济每年都在的增长,并且其增长绩效每年均值高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图2 海南人均收入与GDP实际增长率比较
表 1 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旅游业成绩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初衷是以提高海南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旅游开发和建设要带动就业增长和海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让全体居民都充分享受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成果。然而,在海南如此发达的旅游业中,当地居民却没有从中获得福利(见图2)。
图2数据显示,在国际旅游岛建设期间,海南省人均收入实际增长率整体低于海南总体的经济实际增长率。据统计,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71.23%,而从旅游业中获得的收入仅占0.47%;占比28.77%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并且主要分布于农林牧渔业。很显然,海南高速发展且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的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并没有惠及本省的居民,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存在漏出效应。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增长效应漏出原因
鉴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增长效应主要通过旅游业传递并扩散,此部分从旅游业涵盖了六个方面,包括吃、住、行、购、娱、旅进行论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增长效用漏出的原因。
吃,住——先有海南本土成长起来的,能被世界认可的度假酒店品牌。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国际品牌酒店纷纷落户。如希尔顿,索菲特等外资品牌均已占有一席之地。相比全国,目前A股31家餐饮旅游业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法人的达20家,占比64.5%,餐饮旅游业半数以上为国企,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外资已垄断了海南旅游酒店行业。
行——入岛费用。指游客进入海南岛需支付的交通运输费,很显然从未经过海南之手,海南人也不可能从中获得利益。
购——离岛免税政策。有效地促进了海南旅游购物短板问题的解决,但在防止消费资金外流方面仍存在不足。免税店里的商品主要采购来自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外产地。经国家批准的38类免税商品,涵盖200余项国际一线高端品牌,以香水、化妆品、装饰包、太阳镜和手表等产品为主,而海南特产区并没有多少本土产品,产品进口再出去,这种为国外品牌买单的状态,对当地制造影响不大,对地方经济发展和惠民也鲜有成效,存在漏出。
娱,旅——2014年全省累计接待乡村游客超过600.46万人次,全省接待景区游客达4188.68万人次,仅占比14.34%,惠及海南百姓的乡村旅游业仍不发达。另外,海南政府正大力推进民营景区招商项目的实施,必将会成为外地资本的投资目标,漏出效应会进一步的扩大。
从产业结构层面来看,在海南旅游业六大要素的消费结构中,游客主要的消费用在了餐饮、住宿、交通、游览需求弹性低的要素上,而购物和娱乐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仅有8.35%,与全国平均水平26.42%相比有较大差距,这反映了海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三、完善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对策建议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中央赋予海南继经济特区之后又一重大政策支撑,如何充分发挥国际旅游岛政策的效力,实现海南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是海南未来经济发展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本地旅游参与率
采取奖励、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从而满足乡村旅游建设用地需求。鼓励旅游专业大学生下乡归乡建设乡村旅游,加大宣传旅游脱贫致富观念,培训农民相关旅游知识,在农村建立乡村旅游咨询处。针对本地特色,制定相应的规划,使村民有理论可依,为其参与旅游经营的农民提供系统、全面的指导,并负责村民的解疑答惑。
2、重点培育乡村旅游项目,让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生力军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区地理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物象、生产生活形式、乡风民俗等为载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通过城市差异来规划组合旅游产品,具有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等综合功能的一种旅游形式。海南省政府应引导旅游经营企业帮助周边贫困村编制规划,重点培育一批精品乡村旅游项目。将相关市县的农业和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农民参与旅游业的渠道增多,得到的实惠也明显增加。让农民唱主角,实现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达到双赢。
3、推广社区参与旅游的发展方式,拓展服务领域
在景区开发模式上采用社区参与模式,让农民直接从事旅游业,实现收益获取的长久性。在此导向下,目前尚未脱贫的村庄虽确立了旅游扶贫的策略和方式,但农民涉入旅游业的程度和层次较低,规模较小。政府部门应引导群众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旅游经营,兴办家庭旅馆,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参与加工出售当地土特产等,增强当地居民与游客的互动,拓展相关服务领域,推动海南省乡村特色旅游的发展。
4、降低准入门槛,引入本省民间资本
鼓励本省民间资本进入,使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福利惠及到本省企业。也要加强免税店中海南特产区的建设,增添本土产品种类,使海南特产成为免税店的一大亮点。
5、旅游综合经济与部门进行合理分割,协调发展旅游要素
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消费活动,所以旅游地必须拥有多种经济部门与行业来提供不同的服务,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针对海南旅游娱乐业发展低下问题,本文认为相关企业和部门需要在景区,增设适宜家庭、儿童、娱乐的康乐产品,挖掘独具地方特色节庆活动并且引入到娱乐项目中去,增大旅游业中娱要素的发展规模,提高海南旅游业对娱乐业的带动作用。
[1] 刘薇,张应武.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运行评估、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J].南海学刊,2015(4).
[2] 莫天福,安玉芳.国际旅游岛视野下的海南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3] 汪晓春,王振伟.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用地保障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10).
[4] 薛丹.大庆近郊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6(1).
(责任编辑:李 健)
国家社科基金,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旅游经济效应评价及优化模型研究,编号:13BJY142;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进一步扩大开放问题研究,编号:HNSK(ZC)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