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洒向仙娘溪
2016-05-02
大爱洒向仙娘溪
仙娘溪村。
从化的山里有个村子叫仙娘溪,地处流溪河国家森林保护区。山路弯弯,车从山脚绕进山也要40分钟。在这里没有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尘嚣,只有青瓦土砖蓝天绿水的静谧。
因为交通不便、没有特别的经济来源,仙娘溪的村民比较贫困。于是青壮年全都进城打工去了,村里只剩下老幼妇孺,成了留守村。
2009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绿耕城乡互助社选取了这个保持着原始耕作生活的自然村,作为农村社会工作试点项目之一。“绿耕”社工将村民们遗弃不用的老房子租了下来,修缮改造成乡村旅社,将不被关注的偏远山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文化浓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村。
收集家具和老故事,就像从老街砖缝里把陈年米抠出来,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时间。社工和实习生们每天带着纸笔和录音工具,一家家地问。有些村民觉得这是自家的事情,干嘛讲给别人听?有些人则觉得你们这些城里人真无聊,要帮助我们,就该做些修祠堂卖蔬菜的实事,记录这些东西给谁看?
当然,也有些老人一揭开话匣子,就滔滔不绝,你一言我一语,遥想当年话心酸,极其热烈。几个月下来,工作终于告一段落,老家具有了,故事有了,村史和家族史也整理出来了。整个社区的集体回忆,用老照片和朴实的文字,挂在旅社房间和走廊上。
社工又召集了七位村里最贫困弱势的妇女,组成小组,负责客人的住宿吃饭等接待工作。旅社刚刚被交到自己手上时,妇女小组心里那个忐忑啊:基本上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家庭主妇,去过广州的只有两个,连跟生人说话都不好意思,怎么招待客人,管理旅社?
万事开头难,开了头就好办。跟过“家家酒”一样,社工们自己先充当了几回客人,让妇女小组接待。房钱饭费照付,随时给她们提改进意见。尽管心里还是紧张,但熟人毕竟好说多了,任务顺利完成。一来二去,妇女们开始有了自信,脸上也经常挂着自豪而开朗的笑容。由于她们不论接到什么接待任务,七个人总是同进同出,所以也被唤成“七仙娘”。
随着口耳相传和城市社区活动的宣传,报名参加乡村体验游的外来客越来越多,其中不少还是回头客。客人们通常带着家人或朋友,趁周末去村里住上两三天,体验农家生活。甚至有公司企业会组织几十至上百个员工,一起进村游玩,吃一顿有机农家饭,当天来回。
最受欢迎的体验项目,当属跟着村民学农活了:四月插稻秧,五月采青梅,端午做粽子,八月忙收割,年底挖红薯,采摘沙糖橘……除此之外,社工和妇女小组们一起盘点了村里的文化生态资源,又把石磨豆浆、做豆腐、竹编等传统手艺恢复了,让城里人学着做,再把作品带回去当纪念。
来村里的游客也经常会买不少农产品:自己下田拔的蔬菜,上树摘的果子,农家鸡窝刚掏出来的土鸡蛋,养蜂人家里现摇的蜂蜜,满地跑的走地鸡……跟村民商量好价钱后,满载而归。游客说:“现在食品问题这么多,城里人都关心健康嘛,我们种的菜,知根知底,吃得放心!”有了稳定的销路,村民们笃定多了。
(2015年9月14 日广东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