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以来土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6-04-29陈容娟党延伟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4期
关键词:回顾展望

陈容娟++党延伟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南岭走廊土瑶传统村落的仪式与村落空间建构”(YCSW2015055)。

摘 要:在瑶族其他支系如ong红排瑶、盘瑶研究成果卓著之时,土瑶研究却是一个薄弱环节。20世纪以来,土瑶研究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仍有很多领域缺乏关注,学科建设较为缓慢,研究的深度不够等,这些需要在后期中加以改善。

关键词:土瑶研究;回顾;展望

作者简介:陈容娟(1990-),女,广西贵港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南方族群文化;党延伟(1987-),男,甘肃武威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学工处秘书。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2

20世纪80年代人类学复兴以来,瑶族研究取得许多重大成就。然后,却忽视了差异性和个案研究,对土瑶的研究有一种先天性的漠视。土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中的一支,由于最先迁到贺州定居,故称“土瑶”。土瑶民间相传,在明末清初,土瑶人的先祖从广东的猪尾街迁徙来广西,具体迁徙路线是广东——广西平乐——广西梧州——广西贺州沙头,之后沿沙头河一直逆流而上,迁徙到大桂山深处。现在主要散居在贺州市沙田镇、鹅塘镇两镇交界处绵延数百里的山冲里。土瑶是典型的山地族群,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却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对20世纪以来的土瑶研究进行概述性回顾和总结,并对将来的土瑶进行展望。

一、20世纪的土瑶研究现状

20世纪,关于土瑶的文献记载极其有限,涉及土瑶人历史与文化的文献仅有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社会调查组(1964)编写的《狮狭民族乡瑶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1989)编写的《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这些文献资料中虽然只有少部分介绍了土瑶的社会历史,但是却为学者研究土瑶关注土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学术线索和宝贵的文献资料。

早期土瑶研究较全面的有龚佩华(1990)的《广西贺县土瑶的社会和文化》,从土瑶来源、社会结构和相邻各族关系、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等方面分析阐释了土瑶的社会历史和习俗,并指出土瑶社会迈向未来应将粮食和土地基本建设、资源及各族经营的开发作为首位考虑因素。[1]李筱文(1992)《贺县土瑶与连南排瑶社会文化之比较》从族源与迁徙,社会结构,风情习俗,经济生活等方面将土瑶和广东连南排瑶的社会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土瑶和排瑶如此众多的相似之处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聚众而居的民族心理,有着共同的迁徙历史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共同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态条件。”[2]陈毓山、唐择扶等(1992)合著的《贺县乡土情》,从概况篇、风光篇、风情篇、风物篇介绍贺县各民族的自然风光、婚俗习惯、人生礼仪、岁时风俗、服饰饮食、生产工艺等。然而,书中关于土瑶的介绍篇幅较少,只有在风情篇中对土瑶的婚俗和服饰进行介绍。从人情房、人情筷、人情节、酒歌乐和婚后拜等方面介绍土瑶的婚俗习惯。服饰方面则从男女服饰的对比入手,介绍男女服饰各部分的特点及作用。[3]由此可见,早期对土瑶的文献记载较为单一和有限,专门性的土瑶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二、21世纪的土瑶研究现状

21世纪的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交融,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互相借用,在此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进入了丰盛期,土瑶研究也不例外。21世纪的土瑶研究趋势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婚姻家庭、服饰、族群和教育方面。

土瑶的经济研究。土瑶地区山峦起伏,交通极其闭塞,经济较为落后。韦浩明和李晓明(2008)《桂东土瑶经济发展的人类学思考》一文,从人类学视角分析制约桂东土瑶经济发展各方面原因,认为制约土瑶经济发展的因素除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政府政策外,文化因素是深层次原因。

土瑶的婚姻家庭研究成果主要有韦祖庆的《从婚事看土瑶社会审美心理之渐变》和梁晓理的《贺州土瑶家庭结构现状及特点分析》。前者从婚宴时间缩短、婚礼面向垌面人、认可族外婚等婚事的发展变化研究土瑶社会审美心理的变迁及其意义。后者以贺州市沙田镇土瑶家庭调研资料为例,分析了土瑶家庭结构基本情况和特点,认为家庭抚养功能和赡养功能是家庭结构形成的重要原因。这对了解土瑶婚姻状况、人际关系以及家庭的养老方式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土瑶的服饰研究。莫碧琳在《民族传统服饰的潜在文化意义研究》一文中从槽碓土瑶女性传统服饰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来分析其基本特点,据此总结出土瑶文化的一些特质,分析传统服饰这一文化现象的意义。江浩《当代流行文化下瑶族服饰的审美变迁》则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对贺州土瑶服饰文化的审美变迁进行考察,发现强烈的审美落差、复杂的语言体系影响了传统服饰手艺传承的断裂,这是土瑶服饰审美变迁的主要原因。

土瑶的族群研究。韦祖庆热衷于土瑶的族群研究,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民族班调查:族群记忆正在走失》从土瑶民族班的角度考察土瑶族群记忆的走失。《土瑶族群社会生态审美意识形态分析》一文认为,土瑶地社区追求族群关系的和谐,讲究基于现实的身心交往互动,这源于土瑶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正是这种社会生态造就了他们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态。2007年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李叶青在其硕士论文《贺州客家与瑶族族群关系研究》中通过对贺州客家与瑶族族群关系的历时性分析,总结了包括土瑶在内的整体和谐性、逐渐的开放性、经济的互补与合作、文化的互动与融合等特点。

相对于土瑶经济研究的薄弱,土瑶的教育研究成果较为丰厚。袁同凯在贺州土瑶地区进行了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于2004年出版了《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一书,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考察土瑶的学校教育状况,将学校教育置于整个社会生活与文化背景中加以理解,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学校教育与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根据直接观察和透彻理解土瑶人的生活故事和土瑶人对生活的淳朴观点,作出详细的民族志描述。[4]这是一本关于鲜有的关于土瑶的民族志著作。除此,他在《土瑶学校教育的过去与现状:民族志的视角》、《传统文化习俗与学校教育——教育人类学的视角》中分析土瑶教育的过去和现状,并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分析土瑶教育落后的原因。他认为土瑶教育落后的原因在于他们主流文化的缺失,脱离土瑶社区实际的教育内容,被主流社会和地方政府边缘化,甚至是因为被歧视所造成的。韦祖庆在《土瑶学校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分析土瑶教育的现状和土瑶教育落后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他认为土瑶教育的现状是: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明显低下,入学率低,辍学率高,教学成效差,整体上教育水平偏低,尤其是妇女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小,学童成绩偏下。尽管选取的是土瑶个案,但对处于边缘地区的瑶族基础教育来说,仍具有普遍意义。《边缘化民族教育观念分析》则是对土瑶作为一个边缘化民族进行教育观分析,认为一个边缘化民族的教育观念大都具有内在的矛盾性,边缘化本身就是造成这种观念的重要导因。

三、对今后土瑶研究的展望

综上所述,20世纪土瑶研究属于起步阶段,多为一些土瑶历史文化的调查资料,缺乏系统研究。21世纪土瑶研究进入了丰盛期,研究趋势走向了多元化,但是尚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土瑶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仍有很多领域缺乏关注和研究,如土瑶的宗教信仰、村落空间、传统节庆等,尚未形成系统的综合性学科研究。其次,土瑶研究的理论、方法等研究得不多,学科建设较为缓慢,致使研究深度不够。因此,对于未来展望有:第一、多学科共同发展,要加强学科建设,拓展研究空间,提高土瑶研究水平。第二、加强田野调查,开展应用研究,写出真实而又详实的民族志。第三、应从土瑶村落的特殊性和多维性空间入手,横纵向揭示其文化时空环境的构成和变迁,为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环境与发展发展提出对策。

参考文献:

[1]龚佩华.广西贺县土瑶的社会和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1990(3)94—102.

[2]李筱文.贺县土瑶与连南排瑶社会文化之比较[J].广西民族研究,1991年(2)129—133.

[3]陈毓山、唐择扶.《贺县乡土情》,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61—65.

[4]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5.

猜你喜欢

回顾展望
大学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材的回顾与展望
城市可持续交通行为研究述评
贴近实践贴近学生创新方法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