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灰姑娘主题

2016-04-29刘斐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4期
关键词:奥斯丁灰姑娘

摘 要:简·奥斯丁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其作品《曼斯菲尔德庄园》,塑造了一位“灰姑娘式”的主人公范尼·普莱斯。凭借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精湛的艺术功力,奥斯丁对灰姑娘这一传统母题进行巧妙修正,表达了鲜明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灰姑娘;简·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

作者简介:刘斐(1988.4-),女,山东菏泽人,文学硕士,菏泽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近现代欧洲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小说家。其成功在于并未像同时代男性作家,如司各特一样注目于庞大的历史题材,而是选择 “三两户乡野人家”的凡人与琐事构成的精雕细刻的“二寸牙雕”。这位才女作家写作于1811年至1817年间,正值欧洲童话创作崛起与发展的阶段。处于弱势地位的女作家与童话的受体——儿童,颇多相似之处,决定其作品也与童话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作家会有意识的运用“灰姑娘” 经典童话叙事模式范式进行创作。然而,在作家创作时,关注的社会现象不同、艺术个性不同、创作预期设想不同,导致了其创作在原型中不断进行演化和增补,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有意识的“灰姑娘情结”创作,尤其是后期成熟之作《曼斯菲尔德庄园》,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灰姑娘的故事,范尼是奥斯丁最有力的“灰姑娘”代言人。但在重述经典灰姑娘故事时,凭借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精湛的艺术功力,奥斯丁对灰姑娘这一传统母题进行巧妙修正,表达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和对女性成长的积极思考。在《曼斯菲尔德庄园》,灰姑娘情结有以下表现和特点:

一、《曼斯菲尔德庄园》灰姑娘情结的继承

1.善恶分明的人物二元对立模式

“二元对立模式是人类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结构概念,是童话最为基本的特征之一”,并普遍存在于各种童话故事中,如:善/恶,美/丑,天 使/魔 鬼,等。美丽的童话故事之中,往往没有中庸的存在,常常是在正反面人物形象对比的反差中为我们呈现二元的视角,这是“灰姑娘情结”叙述的一个明显表征。在美丑的反差中,善恶分明的因果报应尤为显著,提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样,这种灰姑娘情结的叙事模式在文学作品中也被广泛运用,尤其是《曼斯菲尔德庄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

玛丽和范妮则是恰如其分的对立面。她美丽大方,思维敏捷,体态活泼,性格开朗,再加上优渥的家境更是她在同龄人中鹤立鸡群;而范妮出身贫寒,姿色平平,总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不仅仅是在性格外形和社会地位,两者的对立还表现在品质的差异上,玛丽明知自己不会和没有长子继承权的埃德蒙缔结连理,但仍在单调无聊的乡村生活中玩弄埃德蒙的感情,对她而言,仅仅是一场游戏而已;而傻姑娘范妮却对埃德蒙一往情深, 即便是埃德蒙对克劳福德小姐的追求、富有的克劳福德先生向其求婚时也是如此,矢志不移的爱最终赢得心中白马王子埃德蒙的心。

2.女主人公命运多舛的坎坷人生路

众所周知,灰姑娘在实现她的华丽逆转之前经历了一段苦痛的日子,她长年忍受了继母的虐待和姐姐们的欺辱和嘲讽。女主人公都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才获得了最后的爱。换而言之,穿上水晶鞋赢得王子的爱之前,她必须经历多种的考验。不管这些考验是来自内心的还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这种情节结构模式在很多的文学创作中被延续,并且奥斯丁的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曼斯菲尔德花园》中范尼到达的时候就是一个灰头土脸的小丫头,人微言轻,她的成长过程中遭遇诸多磨难在小说的前半部,没有任何的迹象表明她会和埃德蒙结婚,。毕竟二人的差距无需多言;接下来,埃德蒙对玛丽以项相赠、亨为利的求婚,范尼的普茨茅斯之旅等等,都为范尼的爱情之路设置了重重障碍。,这种隐藏在故事中的外来压力就一一呈现。可却是奥斯丁的灰姑娘们在获得爱情前的必经之路。一条漫漫的人生坎坷路方使得灰姑娘们才能在逆境中重生,蜕变为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

3.童话般浪漫的故事结局

波伏瓦在曾在回忆录《回忆少女时代》谈及大团圆结局的艺术魅力:“创作宣泄了激情,童话中巫婆一定得死的大团圆结局解决了潜意识中的冲突,迎合了童年惩恶扬善的先天欲望。”童话故事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故事结局的圆满,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效果往往符合作者和读者的情感期待,“灰姑娘情结”的叙事大多就是如此。女主人公相貌平平,有的甚至出生底层,但是无论女主人公的人生际遇多么坎坷,最终还是会画上圆满的句号。灰姑娘最终与王子琴瑟和谐幸福美满,而奥斯丁也为女主角们设置皆大欢喜的结局,通过婚姻这一古老的形式灰姑娘身份地位得以提升,范妮最终与爱德蒙结为伉俪,跃居曼斯菲尔德庄园女主人。这里,婚姻成了男权社会中女性所谓的“最好归宿”,揭示出女性在政治和经济上谋求男性庇护的依赖心理。

二、对灰姑娘情结的修正和超越

1.独特的女性视角

奥斯丁的作品继承了灰姑娘情结的写作模式,但是继承之中也有发展和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灰姑娘叙述者是男性,男性意识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为载体,虽然讲述过程中趋向读者们的情感体验,但没有深入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故事主人公的喜怒哀乐都是要读者来评价和猜想,缺乏深入内心的共鸣感。然而,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为了渲染和强化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还加入了内心独白的成分,如此一来,读者可随着文字的流动走入女主人公的内心深处,体会到主人公的情感世界,感受到喜乐哀怒,一颦一笑,设身处地的与主人公达成共鸣,而不是童话中需要凭借想象力而营造的文学世界。

比如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就有范妮拒绝克劳福德先生求婚受到长辈责备后的一段描写,从叙述语气来看,完全是属于叙述人的;但从内容来看,表述的完全是这位灰姑娘的心理活动,把她的委屈、无助、惧怕,对克劳福德先生的厌恶和对埃德蒙坚贞的爱以及对前途的担忧等复杂心情诠释得淋漓尽致。奥斯丁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并不欠缺,只是在有些时候被叙述人看似客观公正的中性口吻给遮蔽了,如果读者能体察在叙述人语气巧妙掩饰下的人物心理,我们将会在奥斯丁的作品中发现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2.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多元化

奥斯丁对灰姑娘情结的突破和发展,还体现在人物塑造的丰满性和故事情节的多元化上。就人物塑造方面而言,灰姑娘温柔善良、善于自我牺牲,但是读者对于她其他个性一无所知。传统意义上的童话形象轮廓不鲜明,读者了解途径都是凭借想象。

在奥斯丁的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性格角色不再只是用“美丽”与“善良”两词作扁平化处理。她们也不再被动地等待“王子”来拯救。相反,女性的才情智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物的言谈举止和性格教养被加以细致刻画。灰姑娘已经由童话故事里唯唯诺诺 低眉顺眼的传统女性形象转变为智慧而富有个性的新女性。敢于成长中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奥斯丁赋予了她的女主角更多的爱情自主权。

就连寄人篱下谨言慎行的范妮也在拒绝单身贵族亨利·克劳福德的求婚,女主人公这些精彩的一言一行对于处于劣势地位、没有独立谋生机会的18世纪女性来说是一种突破。

比较奥斯丁的小说与童话,奥斯丁的创作和童话一样,在原型、主题、创作思想上都是传承十八世纪男权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但是在创作中通过女主人公们独立特行的爱恋表述和婚姻选择,提出了对男性霸权的反抗,处处流露着其内在渐渐成长的女性意识。

参考文献:

[1][英]简奥斯丁著.《曼斯菲尔德庄园》[M].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3.

[2]肖英.女性话语的童话化变奏——从简·奥斯丁到夏洛蒂·勃朗特[J].江西社会学 .2010(06).

[3]阴元铮. 从“灰姑娘范式”探寻女性社会心理. 艺术广角[J].2004(01).

[4]赵晓梅. 女权突破与男权樊篱——对《简·爱》中灰姑娘模式的解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08).

猜你喜欢

奥斯丁灰姑娘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教会读者什么
从灰姑娘到C罗女友
帮灰姑娘数红豆
那篮叫灰姑娘的插花
简·奥斯丁:别样的“文化研究”
“灰姑娘”的童话梦
如何躲开简·奥斯丁
简·奥斯丁:似朋友,似陌生人
倒霉的灰姑娘
An Analysis of Mr.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