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聂华苓小说中的原乡书写

2016-04-29雷雯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4期

摘 要:聂华苓是一位由三峡大地离乡至台湾而后走向世界的女作家,巴渝文化对其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她作品中大量的巴渝书写成为一道靓丽的大陆地域文化风景线。她执着于书写原乡,使作品有着浓浓的地域文化特色。

关键词:巴渝文化;聂华苓;故土情结;文化书写

作者简介:雷雯(1992-),女,湖南岳阳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

作为三峡的女儿,聂华苓对养育她的这片故土有着深深的情感。在她的笔下,常见着嘉陵江、沙坪坝、三斗坪这样的地名。聂华苓虽生于楚地,但自古以来巴楚、巴渝文化难以分割。抗战时期,聂华苓八年的学生时光在此度过,这使得山城记忆、巴渝情愫深深植根于作家心中。对于一个成长于巴渝文化圈中的作家,这样的故土情结便渗透于作品的字里行间。从《失去的金铃子》中三斗坪的生活,到《桑青与桃红》中瞿塘峡的险峻,再到《千山外 水长流》中对于重庆和母亲的忆念处处都渗透着巴渝文化对聂华苓的创作的重要影响。

一、青少年时代种下的原乡文化之根

“回顾起来,我仿佛活了三辈子:一辈子在大陆(24年),二辈子在台湾(15年),三辈子在爱荷华(19年)……第一辈子是颠沛流离之‘情,视野是三四十年代战乱的中国;第二辈子是虚无绝望的小‘我之情;视野是四面环海的孤岛—台湾;第三辈子是爱‘人之情,视野是四海。”[1]在聂华苓的“第一辈子”,她更多的是在漂泊流离中度过的,在颠沛中的经历,所遇的事情,所见的景物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聂华苓。她正是在这样的巴渝文化圈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而在她离开大陆,走向台湾、走向爱荷华时,这些伴着她成长的原乡文化已经深入她骨髓,身在异国他乡,却永远对故土有着强烈的思念,这便是忘不掉的根。

聂华苓年幼丧父,从小尝尽家族倾轧、世态炎凉。在精神上她与母亲相互依偎,尽管只有十岁,她却具有成年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就在这时,她早早地告别了那无忧无虑的童年。

抗战爆发,十三岁的聂华苓随母亲来到三斗坪避难。村民们热情朴实来到三斗坪的母亲就如回到娘家一般,这里人美景美。

在三斗坪生活的日子里,她喜欢跟着母亲四处走访,听着她们话家常,这些听来的故事,也成为了聂华苓后来《失去的金铃子》的写作素材。这样的生活弥补了聂华苓充满苦难的童年,让她发现了更多美好。巴渝乡民的热情,面对战乱却依然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迷人的山水,使得聂华苓更加被这片土地所吸引。

聂华苓的青少年时期除了在三斗坪感受美好外,也经历了不少磨练。年仅十四岁便离家外出求学,冒着敌机的轰炸和在湍急的江水中逆行的危险前往恩施山里读书,在那里过了一段艰苦的生活。后又跟着湖北联合中学一起向重庆流亡,在那途中,她们走山路,搭乘木船再次颠沛。在那个千万人流离失所、祖国山河沦陷的环境中,聂华苓成为了“流亡的学生”,流亡也在她的“第一辈子”中占据了大部分。长江独特的险峻地势,使得每次人们的出行都带着极大的危险。这些险象环生的景象同样在聂华苓《桑青与桃红》中对于瞿塘峡的描绘中有所体现,小说中流浪的人们因木船在瞿塘峡中搁浅所表现的来自死亡的气息也都源于作者这些流亡的经历。在流亡的过程中,聂华苓与同学共同度过艰难,且没有母亲的管束,这也让聂华苓形成了更加独立刚强和开放的人格。

她生长于巴渝文化圈,也被巴渝风情所潜移默化。三斗坪没烦恼的日子让聂华苓人格逐渐完善,能敏锐地抓住生活中的美;那些流亡的艰难以及环境的磨炼,让聂华苓人格渐渐独立刚强和开放;母亲的影响使她更加懂事、上进;女性婚姻的悲剧让她埋下了对于封建礼教的反抗的种子。

二、流浪使她对原乡的忆念更加深沉

聂华苓一家于1949年离开大陆,辗转来到台湾,在《自由中国》杂志社工作。然而象征自由和民主的杂志却因触犯台湾政府,主编遭受逮捕,杂志社被查抄,同事们相继入狱,聂华苓也遭受特务监视。“我成了一个小孤岛,和外界完全隔离了。那是我一生中最黯淡的时期:恐惧,寂寞,穷困。我埋头写作。它使我重新生活下去;它成了我和外界默默沟通的工具。”[2]《失去的金铃子》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小说中所书写的三斗坪,正是作者小时候待过的地方,三斗坪承载了作者太多的记忆“没想到多年以后,那个地方与那儿的人物如此强烈地吸引这着我,使我渴望再到那儿去生活,也许就是由于这份渴望,我才提起笔,写下三斗坪的故事吧。”[3]正是这份缠绵悱恻的乡思之情,才写出了生动的巴渝风光。小说中所描绘的故乡的山水,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有润绿的梯田,不时传来几声金铃子的叫声,还有神秘的养虎人家。这便是让聂华苓魂牵梦绕的家乡:泥土气息,静谧祥和,颇有中国山水画的风韵。如此美丽的故土,怎能让作者不思念?

《台湾轶事》是聂华苓在台湾所写的小说,这部小说中没有大人物大事件,小说主人公都是由大陆流落到台湾的普通人。他们都是些下层人民,包括小教员、小公务员、学生、退休老人、乞丐等。作者用一些琐碎的生活画面来叙述他们的坎坷经历,也包括对青年男女青春逝去的感慨,和对退休老人的寂寞孤独描绘。“他们全是失掉根的人;他们全患思乡‘病;他们全渴望有一天回老家。我就生活在他们之中。我写这些小说的时候,和他们一样想‘家,一样空虚,一样绝望。”[4]聂华苓通过这些人物,书写离乡的人们的苦闷和挣扎,这些下层人物在离开大陆过后的悲苦与挣扎,表达作者对于国人的关心,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内心的空虚和对家乡对故乡的忆念。

《珊珊,你在哪儿?》中的李鑫,刚到台北就去寻访当年的梦中情人珊珊,在去珊珊家途中的公交车上,他回忆着当年两小无猜的美丽记忆。李鑫带着妹妹和珊珊一起去“偷橘”,自己的笨拙、珊珊的爽朗的笑声、橘园主人的追骂,这些画面一幕幕浮现在李鑫的脑海中。这种“摸秋”的习俗,是巴渝大地所特有的。当李鑫在回忆与珊珊的往事时,其实也是聂华苓对巴渝往事的深切忆念。珊珊是李鑫梦一样,记忆中的珊珊爱笑、身材纤细,还记得那次珊珊穿着旗袍打着洋伞向李鑫走来,这一切是那么美好。他一次次想象着两人重逢的情景,但当公交车真正到达珊珊家门口时,他看到的不过是一个抱着孩子,笑容已经消失了的胖女人。李鑫最终没有下车与珊珊相认,这是现实对美好记忆的破碎。

《千山外 水长流》写了女主人公莲儿从中国到美国的爱荷华寻亲的故事。“莲儿身上不仅寄托着聂华苓对家乡故园的乡思情结,而且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身在异国他乡却频频望乡的归根意识。”[5]“千山外,水长流”这个短语本身就承载着浓浓的乡思。“千山外”,在莲儿看来便是父亲成长的那座石头城。要此寻访祖父母要跨越层层阻碍,这些包括了地理上的阻碍、内心的精神阻碍以及中美两国间的文化阻碍。“水长流”这一喻体可以理解为中美两国间的友谊长存,和远离家乡故土流浪的游子。

《失去的金铃子》中的三斗坪、《桑青桃红》中的瞿塘峡、《千山外 水长流》中的嘉陵江,这三部长篇小说都在书写着巴渝大地。聂华苓这种对于原乡文化执着的书写,在台港文学以及海外华文文学中是十分突出的。而聂华苓的文化书写,形成了她独特的创作特征,使其作品具有别具一格的魅力。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将目光转向地域文化书写,带动了文学研究中地域文化学、民俗学的兴起,使得文学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恺玲 谌宗恕.聂华苓研究专辑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P17.

[2]聂华苓.最美丽的颜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 P8.

[3]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写在前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苓子是我吗[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5]聂华苓.台湾轶事.写在前面[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