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随想
2016-04-29马建博
马建博
一、水墨·生活
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于思想的表现,我从未有过一个清晰的脉络。虽然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现实的社会中,对于生活的感受也源于各种不同的方方面面,然而当这一切汇集于脑海时,就茫然了。我有困惑与不解、愤怒与悲伤,而更多的是对生活的膜拜,对生命的崇尚……这一切绘之于画,就需要一种语言来表达,它不需要清晰到一眼一手,也无关时空变化;它有其貌但简于形,着眼于现实存在而又看不见的东西。我所想表达的不是某个场景下的某个人物,而是蕴含于人物内心的思想和观念,甚至是对生命乃至宇宙的洞悉和理解。这关乎于笔墨,但已完全跳出了既成的笔墨形式,作为载体的笔墨,它本身已不再是唯一的重点。
中国艺术是意象型艺术,其“象”印于眼,成于心,表于意。而对于“象”,它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情境,简繁之间都成于“心”。一种性情与一种造型,其笔墨感觉是由文化本源和自然规律来支撑的,在造型和笔墨上的深度是以文化积淀与文化心性来确定的,而在物象空间里寻求文化结构,这无疑是由“象”生“意”的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象”的思考非常重要,它立足于形又超越形,是一种既有现实又有“意象”的精神。所以“象”要“似与不似”,正所谓:“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佳。”而这正是通过虚无的生命意识和现实的生存状态融汇而成的。
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经受了更为复杂的文化洗礼,它接受着来自于西方的理念冲击,使得艺术语言更为直接尖锐;社会元素的繁复也赋予绘画艺术更广袤的精神空间;而多种文化的融合抑或是驳斥,都直接影响当代艺术向多元化发展,展现为多重视角的体验和表现。但究其本质,艺术最终的追求无疑是一种心灵投靠,它着以各种美丽的嫁衣,最终实现对心灵与精神的贯通,这就要求你必须是真实的。
真实,是艺术存在之灵魂。它并非简单的外在自然之真,乃是更深刻的内在本性与情感之真,所以它绝非单纯的画面表象,而是表象之下的更高境界。境界往往由心性决定,这就决定了不同人对同事物的不同表达。在当下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真实之境已属稀缺。不得不承认,社会的发展使我们远离那个淳朴的年代了,而今世道杂乱,人心迷乱,我曾试图把一个质朴老农的形象生硬地放入眼前的繁华之中,我想他会窒息。时过境迁,生活在改变,所思所想不同了,绘画的“真实”自然也会不同。它不应是一味的纸眷相承,更不是一成不变的“某家数”,而是由心生之“象”,是感悟自然、领悟人生之后的所想所求,它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二、笔墨·探索
绘画的语言,其实就是一个人观察世界的方式。对于画家,喜怒哀乐都聚于笔下绘之于纸。每一幅画都有它的内容和思想,然最终却是画家的自身写照,你的所感所叹,画中一定看得到,所以说绘画是一种生活态度,持有怎样的态度便画出怎样的画来。
回忆初时的创作,没有太多对于生活和自我的思考,有的是对老一辈画家的崇敬。于是自然地遵循、追寻老辈人的生活,感悟上一代人的感悟。尤其在陕西这片黄土地上,憨厚的劳动者代表了那个年代的精神,人生被理解为苦难、韧性、坚强、乐观……一路走来,早已过了而立之年,随着视野的开阔和阅历的丰富,对人生的思考逐步深刻。经济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的畸形,我所经历的不再是一个苦难与坚强并存的时代,它赋予我们这代人更多的是迷茫和疑惑,躁动甚至疯狂。面对这样纷繁的环境,我庆幸自己没有迷失方向,远离喧嚣和干扰,更清楚地认识自我。是“水墨”让我沉静下来,当思绪随着水与墨的交融慢慢沉淀,心灵似乎打开了一扇门,我的情绪就顺着这道门缓缓释放,对于生活,我的感叹并非消极无奈,而是胸中的那份平静与不争。
我喜欢淡墨晕化的灰色空间,它不像黑与白那样直接肯定,但却会产生更为深远的想象,令人心静如尘。静,是一种难得的心性,也是我所追求的心境,这种意境的延展往往出乎于画面之外,是一种心象的空间,正如“隔帘看月,隔水看花,意在远近之间,亦文章法也。”精神与物象的观照映印合一,“境”便由此而生。
对于造型,我尝试以自我的审美感受来把握人物的造型整体感,想要表现的并非易于捕捉的表面形象,而是一种存在于内部的气质,这种造型的气质属于精神空间,它存在于恍惚之间,并非具体之像,正如老子所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我所画的可能只是一个背影,或者模糊了其五官表情,人物与环境、情感与色调融为一体,并非具体的一景一物,而是我自身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也就无法限定某个场景中的某张脸孔,所以说此“象”为心象,是以“品”的方式去把握形象的内涵,在刻画他的同时也是在刻画着自己,抒发自己的感触与情怀。
艺术的修炼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去感悟!我于起点,我于终点,始末之间不过是对人生理解的再次宣泄,只有艺术是无止尽的,它终将承载我的一切,让我为之神往,为之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