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人的勇武坚毅趣闻
2016-04-29
马寅初不怕冷水
马寅初早年留学于美国耶鲁大学,游泳是该校的必修课。他从此开始学游泳,并养成了洗冷水澡的习惯,坚持了60多年。1958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问世不久,遭到了点名批判。有人打抱不平地对马寅初说:“您提出逆耳忠言,却有人泼冷水。”他却风趣地说:“我是最不怕冷水的。近50年来,我洗惯了冷水澡,天天洗,一天洗两次。冷水对我非但无害,反而有益健康。”
叶挺被囚拒绝理发
叶挺被俘遭囚禁,一直拒绝理发,也不刮胡子,坚决表示他是在前线抗日的军官,没有错误,不获自由,决不妥协。他还养了一头奶羊,每天自己放牧或割草喂它,自己挤奶吃。出狱时,叶挺的头发长得披到肩上,胡子也到了胸前。他带着胜利者的微笑对沈醉说:“过去你几次劝我剪掉它,我都没答应。现在我要主动把它剪下来,但是我还要把它好好保存起来。”
刘茂恩少年胆大
刘茂恩,字书霖,国民党陆军上将,先后担任过第十五军军长、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及河南省主席;1949年去台湾,担任“国策顾问。”他1898年出生于河南省巩县神堤村,幼年同本村儿童玩耍时,常以“官长”自居。稍长,颇有胆识。一年夏天,黄河北岸孟县农民在黄河滩种的西瓜刚刚成熟,即遭洪水之灾。神堤村紧靠黄河南沿,村里水性较好的成年人纷纷游过河去摸西瓜。群童围观,垂涎三尺,相互推搡,但无人敢涉足。这时,刘茂恩大叫一声:“看我的!”就纵身跳入激流之中,他也和别人一样,满载而归,与同伴们美餐一顿。因此,村里人都夸奖说:“这孩子不凡,将来能成大器!”
李杜单骑入匪穴
“辛亥革命”后不久,清廷王公肃亲王善耆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怂恿蒙古反动贵族巴布扎布哨聚蒙匪,策划“独立”。奉军二十九师师长吴俊生奉命率部征剿,连连失利。张作霖只好调集重兵进行决战,将匪首巴布扎布击毙,但其余部仍蠢蠢欲动,“宗社党”余患未除。时为第二十九师团长的李杜目睹兵来匪去,人民不堪其苦,便亲书剿抚计划上呈当局,请求单骑直入匪穴,劝其归顺,以避免双方征杀,生灵涂炭。同僚恐其受害,百般劝阻。他挥毫写下“倘能靖边氛,一身何足惜”,毅然辞别同僚,单骑深入匪穴,与匪首谈判二十余日,终于说服匪首缴械投诚,并交出日本人资助的武器弹药、清朝逊帝肖像、龙旗等物。李杜的这种大智大勇,深得官兵赞誉,但也受到师长吴俊生的嫉妒和排挤。他不愿受其促狭,于1919年秋呈上辞表,拂袖而去。
肖军下战书拳打马蜂
30年代,肖军的《八月的乡村》在鲁迅的帮助下出版后,张春桥化名狄克,著文攻击肖军,又和华蒂社的马蜂一起利用小报挖苦影射鲁迅。鲁迅先生写《三月的租界》给予反击。肖军则怒不可遏,扬言要亲手狠揍张春桥和马蜂,并下达“战书”:某日晚上在徐家汇的草地上决一雌雄。张春桥自知不是对手,推马蜂上去交手,自己权充证人。肖军练过武术,进过讲武堂,刚一交手,马蜂就被摔倒在地,着实挨了几拳头。法国巡捕闻声赶来询问,肖军笑嘻嘻地回答:“没事,我们练摔跤呢!”
陈毅戒烟
陈毅一度吸烟很厉害,因此得了气管炎,当医生提出要他不吸烟时,他立即表示坚决戒掉。司机常志刚听了,露出怀疑的神情。陈毅说:“老常,我陈毅只要下了决心,就能说到做到。”接着又意味深长地说:“我小时候的学名叫世俊,长大了大号叫仲弘。后来我想,万事成功都得有毅力。于是,我就又起了陈毅这个名字。这回戒烟,我就拿出点儿毅力给你们看看!”说着,当场把烟盒送给了常志刚,果真从此开始不碰烟。
邹容剪辫惩学监
清政府留日陆军学生监督姚文甫,拖着一根长辫子,严密监视留日学生的进步活动,引起了邹容等革命青年的反感和憎恨。姚文甫与另一留日学生钱某的小老婆勾勾搭搭,被邹容等人发现,于是他们决定借此惩罚姚文甫,治治姚的气焰。一天,邹容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腰里藏着剪刀,闯进了姚的住所。姚文甫正在纳闷,邹容上前一记耳光,又指着他骂道:“你竟敢做出这种无耻的事情……”话还未说完,姚文甫的辫子被剪了下来,吓得姚文甫魂不附体。邹容又把姚文甫的辫子高高挂在留学生会馆的正梁上,留学生们皆拍手称快。
罗炳辉十二岁打官司
罗炳辉十二岁时,当地一个极有势力的恶霸到罗家讹诈。罗炳辉与恶霸说理,恶霸说:“老子在这片地方,比谁都要高跳三尺!”罗炳辉说:“三尺算什么!老子长大了要飞起来,把你这样的坏蛋杀光!”父亲慌忙要外出借钱来消灾,罗炳辉阻拦说:“拿钱塞狗洞,还不如跟他打官司。”恶霸令打手行凶,罗炳辉在乡邻保护下,逃下阿都山,请亲戚写状纸,历数恶霸罪恶,到官衙击鼓喊冤,正正经经地打起官司来。升堂时,官吏十分震骇:“这个十二岁的娃娃好大的胆子!”恶霸花钱贿赂,才勉强判个平头。罗炳辉成了轰动一时的人物,人们说他是“吃了雷公胆的干娃娃(云南土语,“干娃娃”意为“穷孩子”)。
罗荣桓勇试“关帝老爷”
罗荣桓小时候,家乡的成年人大多信鬼神,尤其崇拜关帝庙中的“关帝老爷”,传说“关帝老爷”法力无边,谁要是对他稍有不恭,即使用手去指一指他的金身,立刻就会肚子痛。十几岁的罗荣桓偏不信这套,决心要试试“关帝老爷”是否灵验。在“关帝老爷”生辰的前一天夜晚,他约了一个同学偷偷跑进关帝庙,把“关帝老爷”的泥塑金身砸了个大洞,又把腹内盐茶米谷统统掏出来,然后塞进牛粪、狗尿。第二天,罗荣桓看到接踵而来的善男信女向着满腹尿粪的泥塑顶礼膜拜,暗暗发笑,而他什么灾病也未发生。打这以后,他就更加不信鬼神了。
赵登禹不怕吊死鬼
赵登禹是著名的抗日将领,1937年7月28日,在北单南苑抗击日寇,壮烈牺牲,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确认赵登禹为抗日烈士。赵登禹自幼长得虎头虎脑,聪明伶俐。因家境贫寒,他只念了两年私塾就辍学了。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臂力过人,胆大机智,性格倔强,好打抱不平。赵登禹十三岁时,拜家乡(山东荷泽)一带颇有名气的武术教师朱凤军为师,不到一年时间,打拳劈刀,样样娴熟。有一天,朱凤军想试试他的胆量,问他:“你知道今天村西刚添了个新坟头吗?”他说:“知道,那是一个吊死鬼的坟。”朱凤军说:“夜间你敢到那里打一回拳吗?”赵登禹斩钉截铁地回答:“敢!敢!”晚上,他提了一把春秋刀,来到村西坟地,脱去衣服,就耍起无形刀来,一直练到半夜才回来。第二天,朱凤军到那里一看,新坟周围被赵登禹踩成了平路。
韩紫石寄帽斥敌伪
抗战期间,日军头目冈村宁次要汪精卫请有名望的韩紫石出任江苏省省长。汪精卫接连发出几封亲笔信,皆无回音。冈村宁次问汪精卫怎么回事,汪说:“这个人与众不同,好话也难听进。”冈村宁次令侍卫官找来一把匕首说:“你什么也不要写,把这个寄给他!我就不相信,老头子难道不怕死?”半个月后,汪精卫接到韩紫石从海安寄来的一个包裹,里面竟是一顶半新的帽子,夹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夫砍头若抛帽!”
彭德怀砸店分米
彭德怀17岁那年,湖南发生了大饥荒,成千上万的农民无衣无食。当地最大的一家米店乘人之危,抬高米价,大发横财。一天,有二百多灾民手拿米袋,肩挑箩筐,一起拥到米店门口,苦苦哀求米店老板按平价出卖大米。但是店主闩上大门,还用棍棒驱散人群,正巧,彭德怀路过那里,见此情景,十分难过,上前去找店主评理,店主非但置之不理,还破口大骂“穷鬼”、“该死”。这可气急了彭德怀,他把几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农民叫到一旁,说:“我知道米仓里存有一万担大米,店主是不会帮助穷人的。与其这样白白饿死,不如干脆打开粮仓,把米分了。”于是,灾民们拿起扁担、木棒和石块,跟着彭德怀攻打米店。店主吓得魂不附体。一会儿,米店的存粮全部分光了,彭德怀哈哈一笑,启程赶路。
(责任编辑/谭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