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学讲方式”开展英语课堂教学
2016-04-29孙继明
摘 要 “学讲方式”的根本目标是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学生在小组中自学、互学、问学,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和学。
关键词 学讲方式 个体差异 英语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学讲方式”的根本目标是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讲方式”推进的两年多的过程中,在贯彻实施“学讲方式”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坚持认真学习徐州市教育局下发的“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相关文件,深刻领会“学讲”精神,积极参加学讲课的研讨,反复打磨,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回顾在“学讲方式”实施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领会“学讲”精神
知识掌握包括理解、运用和熟练使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更高层次的掌握是用自己的所学,教会别人如何使用知识解决问题。只有在深刻领悟和熟练运用的基础上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讲清楚,才能让别人听明白,才能指导其他同学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讲方式”要求学生“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学生在小组中自学、互学、问学,形成以学生为核心来组织的教和学。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只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或主持人,变多说为少说,变讲授为点拨,释疑解难,正确引导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让学生大胆说,大胆讲,互帮互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让学生结合“学讲”精神,针对实际情况,处理实际问题。
二、确定有难易梯度的学习目标
这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进行教学研讨,集思广益,设定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设定课前和课中不同的目标和要求;设定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和教师自己在“学讲课堂”中的言行举止,选用恰当的导学方式和精炼的语言,为提高学与讲的效率奠定基础。教师课前先将预习目标、预习的内容和需要完成的适量预习作业发给学生,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完成预习任务,找出疑点和难点。
例如:在牛津英语7A Unit Six Food and lifestyle Reading 1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前先告诉同学们本课学习的意义:How to live healthily is a hot topic in the world and all of us want to be healthy. In this section, we will learn something about healthy food and lifestyle. It is good for our health.預习中给学生设定A、B两级目标,A级目标较容易,内容是归纳总结健康的食物和不健康的食物;B级目标有难度,内容是预习课文内容并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怎样做才是健康的。要求全班所有同学都要完成A级预习目标,B级目标对于部分基础薄弱的同学则不作强行要求,但鼓励他们尽量完成。
在课堂中,设计本节课的目标由易到难,分为A、B、C三级:A、B两级目标要求所有同学在课堂上当堂掌握,C级目标要求基础较好的同学当堂完成,对于基础薄弱当堂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允许他们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课后完成。在目标成果的呈现中,力求使用简单易懂的英文句子,对于目标成果中出现的一些较难理解的英文句子给予中文解释,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果。
三、做好学生的“导学”与“导教”工作
在“学讲课堂”中,学生是“学”与“教”过程的主体,“学讲活动”只有通过学生的“学”和“讲”才能实现学习目标。所以,培养每一个学生做合格的小老师和调动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参与意识是“学讲课堂”对教师提出的最大的难点。为此,要坚持趣味性和激励性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实施“一帮一”和“小组帮一”工作,并给予每个小组正确的引导和考核。适当降低对各组后进生的学习要求,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小组的考核中,后进生完成既定学习目标的,以双倍积分计入各组的成绩中,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同时鼓励小组成员对他们积极帮扶和督促,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举一例。还是在牛津英语7A Unit Six Reading第一课时的课堂导学中,笔者先设定情景,呈现本课的生词,学生根据句意自主完成对生词的理解和意思的把握。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互教互学,在展示学习效果的过程中,笔者重点检查各小组基础较弱同学的学习效果,根据其表现给予双倍积分,计入小组考核。各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气氛热烈,积极主动,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了,在单词考核中,各小组基本上都可以获得满分,收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在课文的学习中,笔者首先呈现给学生两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先让学生快速通读文章,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找出问题答案,对文章大意有了初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各小组团结合作,很快找出问题的答案,各小组内各成员对基础较弱的学生,从读音到答案的矫正到关键句的理解等一一进行帮助,为即将进行的答案展示环节中取得高分做充分的准备。在展示环节中,笔者让各小组之间进行互相点评,分析不足,并进行必要的删减补充,给出正确的答案。对每一个同学的表现都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敢说、肯说、乐说、会说。同学们在紧张活泼的气氛中完成了既定的学习任务。
在实施“学讲”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注意减少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无效讨论,避免出现华而不实的热闹课堂,东施效颦的做作课堂,形式主义的应付课堂。笔者还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出彩是教师的职责,让每一节课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出彩而精彩。
(作者为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