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4-29董强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尤其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教学的弊端已经越来越多地暴露了出来。互动教学作为四种典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一,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互动教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前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6-0058-03
一、互动教学产生的背景
(一)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讲练结合”、“讲解式”、“讲练议结合”、“讲议结合”等形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必要的练习或讨论等,突显的是教师的讲解地位,而学生的自主发言、讲解基本被忽视。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单向传播,教师充当的仅仅是“演讲者”角色,学生只能被动地吸收信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种教师独唱型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逐步实行改进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仅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有的教学系列问题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都应该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和生成的,必须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理清知识间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人的角色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互动教学的含义与实质
(一)互动教学的界定
美国学者乔伊斯和威尔于1972年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比较早地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互动教学模式是四种典型的教学模式之一。互动有广义与侠义之分,广义的互动是指一切物质存在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通常所说的互动是相对侠义的互动,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由此可见,互动教学是对“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是教师通过精心的备课和可预见性的设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完善课堂教学的新教学模式,是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
(二)互动教学的实质
互动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变教师的“独裁”为师生平等,创设平等意义上的新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平等、自由、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将“要我学”引导成为“我要学”,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真切的交流、互动沟通,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互动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乐学、好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使得课堂教学焕发勃勃的生机,让学生兴趣十足地进入学习状态,形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
三、互动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互动教学观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数学思维方式,在互动教学观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讲究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提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现精神,以让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为教学的基本目标,通过课前教师精心的备课和巧妙的设计,达成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采取“相互提问”,实现温故知新
通常所说的课前回顾往往是教师独唱,教师的自我复习回顾,效果不能说没有,但学生总是有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为什么要复习,复习哪些内容学生可能常是一头雾水。互动教学观下的数学课堂教学采取“相互提问”的方式进行复习,不仅实现了对旧知的巩固加深,更重要的是通过“相互提问”促进了新课展开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提问可以是教师问学生答、可以是学生问教师答、也可以是学生问学生答等方式。提问的方式不限,可以是自问自答,也可以是A问B答,灵活多样,注重提问的效果和策略。比如在高二数学选修4~4《直线的参数方程》一节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出现如下的一些提问方式:直线的普通方程都有哪些形式?直线的普通方程中哪种形式是最基本和原始的?已经掌握和学习哪些曲线的参数方程?这些曲线参数方程的形式都是什么?直线参数方程的推导可能要用到哪些知识?直线的方向向量是什么?如何描述?共线向量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用坐标刻画共线向量?以上这些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发的提问,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答,也可以是教师有目的、有准备地引导提问,以使学生感受直线的参数方程所要依靠的背景和前提,当以上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时候,学生已经对直线的参数方程有了自我的认识和判断,直线参数方程的建立也显得顺理成章。
2.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化解教学重难点
高中数学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比较多,在短短的45分钟内要将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理清、学明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互动教学观下的“小组合作交流”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一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小组的智慧却可以是无穷的,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独有特效,重点和难点的化解是不成问题的。比如,在高一《函数的概念》一节教学中,教师如不能很好地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那么函数这一重要而又难理解的基本概念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巨大的拦路虎,函数的概念又影响对高中数学的几乎所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努力化解这一重难点。比如,教师可以有效创设一些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小组讨论,形成对函数概念形象而直观的理解。如,可以将函数的概念和生产线上的加工厂做类比,函数概念中的对应法则可以理解为加工厂,将自变量与对应法则结合的过程就好比是将原材料给加工厂送往的过程,给了原材料(自变量),生产了产品(函数值);再如,还可以将高中函数的对应观念和学生打篮球做类比。(一个学生可以打一个篮球,两个学生可以打一个篮球,多个学生也可以打一个篮球,但一个学生不能同时打两个篮球,更不能打两个以上的篮球,就好比是函数中的对应可以是一对一、可以是二对一、多对一,但不能是一对多。再者,上体育课时,老师要求学生都在篮球场打篮球,学生必须都参与,但准备上课用的篮球可以有剩余,就是说函数概念中的A集合的数必须全部参与对应过程,而B集合中的数可以有剩余。因此说,A集合是函数的定义域,而值域应该是集合B的子集。)以上这些理解方式都是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笔者亲身体会到的,这是所有学生的智慧,是一人难以完成的过程。
(二)互动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措施
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由于课时比较紧张的因素,致使互动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较少,实际上互动教学应用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不会影响教学的进度,还可能是解决课时较紧这一难题的一个突破口。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前要扎实备课,将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提纲的形式记录下来,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问题可以是口头式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形式。对于口头式互动,教师可以“评论员”的角色进行必要的点评,互动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甚至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理解层次不同,教师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解读方式也不一样,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对同一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互动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诸如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只要教师精心备课,勤于钻研,课堂上积极引导、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则对数学的学习是大有帮助的。这些互动能给学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就如爱因斯坦说“当学生将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都忘掉,剩下的部分就是教育”,互动教学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教材之间的讨论,能给学生以生活的基本技能和态度。
互动教学观认为,教师不再是独占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怀揣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直接与客观世界进行对话、收获经验的学习主体。互动教学讲求的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一节客观的课,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互动教学的作用是极为明显的。比如,在立体几何中关于三视图的学习中,如果仅仅是教师的讲解和板演,则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但若学生全员参与,和教师、同学、课本进行互动,那么三视图的本质会很自然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将抽象的问题通过大家的努力形象化,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型来展示三视图的相关内容,这是互动教学的优势。正如有学者说的“教育就是百分之三十的启发和百分之七十的等待”,教师在数学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只要恰当地展示所要学习的内容和期望达成的目标,合理而巧妙地引导探究,那么,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不会是很难的,而且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能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进行互动自然是好的教师所为。
四、互动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能脱离互动教学,互动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善于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行互动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师最为重要的业务素质。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能力的研究者和开发者。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前景:互问对话交流、小组合作探究、随堂讨论总结、自主个性学习、学习资源共享、教材比较研究等方面。就每一方面的深入研究都将是未来教师必须关注的一项重点课题。
[责任编辑 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