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氹仔旧时光

2016-04-29Lina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16年10期

在氹仔城区有限公司工作的Hilda打小便骑着单车在氹仔的大街小巷中穿行,那时这里还洋溢着渔村气息,站在高处还能远望大海。填海造陆后,Hilda最爱的那片海成为众多赌场酒店的所在,不免让人失落,幸而南部的旧城区还保留着异域风情浓郁的传统店铺和铺满鹅卵石的雅致街道,成为金碧辉煌之外的一片静谧所在。

周五下午两点,大利来记咖啡室二楼。赶在此时来到这里,是因为大利来记(taileiloi.com.mo)的猪扒包只在每天下午两点以后开卖,而且限量300个,先到先得。通常来说,这个时间咖啡室底层会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旅行者,加上室内光线有些黯淡,难免显得杂乱。因此,像Hilda这样的本地熟客便会先在楼下点好猪扒包,再到更为宽敞明亮的二楼就坐。

大利来记的猪扒包有点儿像法式面包,表皮松脆,内里坚韧,与酱汁腌制的厚切猪排堪称绝配。看店的第二代掌门人陈嘉仪告诉我,这是因为他们发面的时间和烤焙的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每天早上六点开工,下午两点才能烤好——而且腌制猪扒所用香料配方也很独特的缘故。

周六上午十点,嘉模花园前方湿地。从嘉模会堂到北帝庙,上上下下大概有五公里,这是Hilda最喜欢的一段路,不仅因为它串起了众多文化遗产,更在于它能唤起她儿时的记忆。此刻,站在嘉模花园绿意葱茏的湿地前,Hilda指着对岸威尼斯人酒店的高大建筑不无遗憾地告诉我,填海造陆之前,那些赌场酒店所在的位置都是滩涂,小时候她常常从嘉模会堂一口气骑车到那里。

对岸沧桑变幻,我们所在的旧城区却似乎被时光定格了。嘉模花园所在的这片湿地甚至可以观鸟,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白鹭、灰鹭、翠鸟和鸳鸯。不过,更多的人只把它当作城市里的一片清净地,坐上一会儿,也算偷得浮生半日闲。

从鞭炮厂旧址拾阶而上,山腰处的米黄色建筑便是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嘉模圣母堂,嘉模圣母堂对面的一组葡萄牙式建筑外墙则被漆成了粉蓝色,它们曾是葡萄牙官员的居所,现在成为了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其中的海岛之家和展览馆最值得造访,前者展示了路氹地区的历史沿革,后者常举办一些影展、艺术展,我们到时,韩国摄影师朴升勋的胶片摄影作品《旅行记》正在展出。

十二点,安东尼奥餐厅露台。因为得到《米其林指南》的推荐,加之其中的葡萄牙菜的确美味,位于木铎街历史建筑中的安东尼奥餐厅(antoniomacau.corn)常被订满。幸好Hilda出早早选好了二楼露台的位置,我们才得以一边欣赏色彩鲜亮的街景,一边品尝铜锅蒸煮的海鲜杂烩。她还告诉了我一个考察葡萄牙餐厅是否正宗的诀窍:看看葡式陶盘烧葡国腊肠做得如何,譬如安东尼奥餐厅里的这道菜成鲜适口,隐约还带着一些酒香,显然很地道。

下午两点,Quarter Square。身兼精品店和咖啡馆二职的小店Quarter Square(quartersquare.co)位于官也街旁的—条小巷中,老板Alberto之前在纽约做室内设计,2014年回到澳门后,在居民区里开了这家店,售卖世界各地的家居用品。包括Hilda在内的多数客人,最初都是因为听说这里咖啡不错才登门造访的,不想意外发现这里售卖的黄铜、玻璃、大理石家饰简洁明亮,于是成为常客。而常客的一个标志就是,看过店里的新到货品,轻车熟路出门上楼,在露台上一边喝咖啡,一边看周遭烟火人间。

六点,塔巴斯西班牙小馆。暮色渐临,餐厅众多的木铎街开始热闹起来,此时不妨去安东尼奥餐厅旁边的塔巴斯西班牙小馆(casadetapasmacau.com)喝一杯。入口处的吧台镶着令人目眩的花砖,热情洋溢,在这儿喝完一杯西班牙啤酒或鸡尾酒,再上楼品尝传统西班牙海鲜饭,再惬意不过,更何况,铺满整个天花板的探戈舞者画作着实醉人。

周日上午十点,官也街。来官也街前,千万不要吃早饭,因为这里的小吃实在选择太多,蛋卷、姜糖、杏仁饼、猪肉干、大菜糕、木糠布丁、榴莲雪糕……林林总总,让人大饱口福。Hilda建议不要拘泥店铺,随逛随吃会更自在,不过她依旧有心头好:莫义记。喜欢榴莲的,自然要尝一下这家的招牌榴莲雪糕,不喜欢的,也有大菜糕和木糠布丁可选。边吃边走,一不留心可能就走出了官也街,走进了巷子里,那也没关系,深巷中还藏着一家来自北海道的甜品店斯乐芙(Snaffle’s),店中入口即化的乳酪蛋糕,有着另一番鲜甜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