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正能量走红
2016-04-29ELIZABETHPENG
从澳洲小城姑娘到巴黎秀场前排嘉宾,七年之内,NICOLE WARNE凭借对于社交媒体敏锐的嗅觉成为时尚博主中的“元老”。她的成功靠的不是“毒舌”或是街拍,而是以更充满正能量的内容击败来自网络的非议。同时把握住时尚电子媒体这一新领域的商机,并通过自己的网络身份“GARY PEPPER GIRL”向数百万粉丝展现数字时代的无限可能。
Nicole Warne的成功充分体现着网络媒体不可阻挡的力量——这位27岁的澳大利亚美女居住并成长在悉尼郊区,一个远离巴黎、米兰等时尚中心的遥远小城,却成为时装界最早崛起的博主之一,以及与行内巨头IMG经纪公司签约的第一位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如今光是在Instagram上,她就有超过160万的粉丝(同时还活跃在Snapchat、Twitter、Facebook,YouTube和Pinterest等平台上)。而能够拥有如此大的粉丝群及号召力,这一切都是从2009年她在eBav上开的一家名为“Gary Pepper Vintaqe”贩卖二手裙装的网店开始的。
开始纯属偶然
短短七年后,Warne5成为时尚社交媒体的焦点,是年轻、有趣又有想法的消费群体向往的对象。抛开她优雅的姿态、苗条的身形与漂亮的脸庞不说,这个日韩混血儿是如何建立她的明日帝国的?剧透一个:纯属偶然。在这个曼哈顿下东区的公寓,温暖的阳光包围了整个房间,正准备拍摄的Warne熟练地给自己化上了她的招牌眼妆,一款眼尾向上翘起的性感猫眼眼线,一边说起自己的职业生涯。
“当时只是一时兴起。”她解释道,“那时我在悉尼FBI服装学院攻读商业管理。”在她的成长环境中,亚洲面孔并不多见,Warne索性就从穿着上让自己显得更为突出。大学时期,她追捧的是50年代风格:彼得潘衣领、大摆裙、钩针编织衫和娃娃裙装。“回想起来,我当时那么穿就是在表达自己,我自信地穿出了我想要的样子,这让我变得独一无二。”因为这个业余爱好,她开创了名为“Gary Pepper Vintage”的网店。“我开始卖的都是我积累下来的心爱之物。当时请不起专业模特,我就自己来做模特,所以大家看到我把自己的审美穿在身上,便与我这个人产生了共鸣——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原来我无意间发展了我的客户群!”
Warne敏锐地察觉到,她在网络上表现出的亲和力帮助她培养了这个忠实的粉丝群。此时社交媒体开始蓬勃发展,而她也逐渐看到了其潜在的影响力,八个月后,她注册了Facebook和Twitter账号。当时关注她的6万人是粉丝亦是客户,他们对于Gary Pepper有着无尽的渴望。这时Warne的生意头脑灵光一闪——她绕过中间人(eBay),开始直接销售给她的顾客。之后她又找到一个古着批发供应商来扩展她的生意。彼时她才20岁,却已经在经营一家成熟的电商机构。
然而就在2012年底,Wame做出了一个决定,结束了这个业绩尚佳的生意。“我对此不再有热情了,”她坦陈,“我还是一个人在做所有事情,导致我每天被办公桌牵绊,一周工作一百多个小时,选货,拍摄,做造型,做账。”当时Louis Vuitton、Net-A-Porter等奢侈品牌找来,与她谈起了很多有意思的合作,“所以我决定全新投入打造Gary Pepper Girl这个个人品牌,并拓展我在不同领域的创新。”
这个转变得到了很好的回应,她开始拥有更广泛的粉丝群。幸运的是,她赶上了好时机,Instagram这个以分享视觉为主的平台正在崛起。“欢迎来到Gary Pepper的世界,”她那充满唯美图片的社交媒体上宣称,“这里是鲜活色彩与无限可能的地方。”
图片的无限可能
“我是一个非常直观的人,”Warne说,“我认为一张照片可以传达很多信息,这也是我喜欢lnstagram的原因,它是我成长最快速的平台。”Instagram让她面向一个全新的群体(她估计如今只有30%到40%的粉丝是从Gary Pepper Vintage转过来的),然而因为这些新粉丝对她以前的背景并不太熟悉,有时对她生活也有所误解。
“他们以为我是全职旅行、到处游荡的那种女孩。”2013年,Warne与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未婚夫、摄影师Luke Shadbolt(“Gary Pepper”之名就出自他的想法)一起去欧洲旅行了六个星期,那是她粉丝量开始激增的时期。“我记得那次我们去意大利南部的五渔村,五天内我的粉丝数增加745,000人。于是我开始每天在Instagram上更新九次,有一些景点现在是社交媒体的热点。大部分人都过分专注于增加粉丝数,这背后其实是有些小策略的。然后这个会决定你在哪里旅行,为什么旅行,如何旅行,所以我去了些没过多曝光的地方,然后就是一个完美的时机。”
但事实上,运营一个真实、结构化的生意并没有看起来那样光芒四射。“通过观察那些新的粉丝,我发现一旦我的内容转换到我的工作与生意,他们的互动率马上就会下降,他们期待看到的是薰衣草花田、粉红色的湖泊与冰川。”Warne说道。“拥有大量的社交媒体粉丝时,你需要特别清楚你的关注者是谁,他们想看的是什么。我其实会很挣扎,如何平衡那些华丽的内容,又让它看起来有共性、有真实感。毕竟我确实有工作,我要去办公室,如何把开会的样子表现得吸引人,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她举例,最近发了一张和著名发型师Sam McKnight一起的工作的照片,在Instagram上获得了11,000个赞。“这是一位我非常尊敬的人,他是如此的有才华……但你去看我在冰岛人造温泉的照片,它有32,000个赞。”对Warne来说,这个差距会让人有些沮丧,但她并没太往心里去。坚持不懈地输出她的视野与价值观,才是最重要的。
质量胜于数量
“我一直相信质量优于数量,所以内容的质量一直都要非常非常高。我也相信时间的力量,所以我一直坚持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努力在创意与商业敏感性间保持平衡,因为最终你有一个团队需要供养,你有账单要付。不幸的是,创意合作通常没有商业合作那样会给你提供预算。所以你要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总要把关注你的人放在心里。”
同时Warne也充分意识到互联网的持久性,规避当中的陷阱和负面的评论是她天天要做的事。“我选择创建的是一个非常正面乐观的世界,”她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无限可能’。我希望激励女孩子们去成为她们想成为的人。像我一样,你不需要住在大都市里,但如果你手握一个iPhone,依然可以创造美好的内容。这关系到你的选择,生命里想要做什么,然后我都努力让内容有关联性。这有可能意味内容不会那么惊艳美丽,但它是持久的。”
从Warne的谈吐不难发现她是个非常拥有自我意识的人。她了解自己,并把自己坚定的意志归功于她成长的环境。“澳大利亚人都非常接地气。我居住长大的地方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并没有那么物质,人们关注的都是如何好好生活,养生之道。”休息时间,她喜欢一些简单的快乐,比如与朋友聚会烧烤、露营、去Byron Bay的海边,或者就是简单地开一瓶红酒。“我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论你职位多高,社会地位多重要,不论你是新贵还是老贵族,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的信仰是什么。”
Warne坦陈,在澳洲时,连穿着风格都会不一样。“我平时就穿运动服和牛仔短裤,很方便。”但去别处的时候,她就会根据地方不同来打包行李:去纽约,她会带设计师Dion Lee的衣服;去巴黎,就一定要装上风衣、牛仔裤。“我大部分都是价位比较亲民的衣服,并没有投资大量金钱在衣服上。”虽然她梦想里会出现C61ine或者Stella McCartney这些设计师品牌,但目前为止她最大的开销只是一只Chanel的包,“这肯定是我买一样东西花过的最多的钱了。”
忠于自己即便被称为时尚引领者,但Warne说她并没有完全依靠时尚来过活。“接触时装是因为我有这样一个生意,所以我也跟那些非常有商业头脑的女性有共鸣,比如《Vogue服饰与美容》编辑总监张宇,她是如此的直爽、慷慨、诚实又有远见。”她补充道,“我非常尊重这样的女性,她们位高权重,却时刻保持着学习的态度。我也非常钦佩勇于挑战常规的女性。”
那么下一步Gary Pepper Girl又要做些什么呢?她说,全职投入自己的网站本该是短暂的事情,但四年后,她依然在努力维持所需的更新量。同时为从澳洲航空公司Qantas,到Chopard和Chanel等各大品牌做创意顾问、社交媒体策略、创意指导,这也是她的另一个职业。Warne会与客户合作进行广告宣传,拍摄宣传大片与视频内容,这将是她今后全面发展的方向。“我之前没打算把它发展成一个公司,但却自然而然地走到这一步。我认为在数字媒体与咨询方面有大把的商机,而你必须要跟着机会走。”
如今,她运营的这家数字化市场创意咨询公司已在悉尼与黄金海岸间拥有一个三人组成的团队,而她们的工作时间横跨几个时区(Warne每年50%到70%的时间都在外面,从纽约到巴黎时装周到戛纳电影节)。今年夏天,这个公司也会变得愈发国际化——Warne正筹备与未婚夫一同移居纽约,并在此拓展自己的公司。“我非常期待新生活的开始!”她兴奋地说道,“我很期待组建自己的团队,找到合适的办公室与公寓,好好感受曼哈顿的生活。”
同时Warne依然没有放弃当初开设网店所打下的基础,“我还是想要做回产品,对我来说,这才是我的目标,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么着急搬来了纽约。一旦我找到了编辑运营团队,我就可以专注于产品开发这一部分了。”她说第一个愿望就是能出一本书,随后想发展饰品系列,也—直对文具线有兴趣。“以后会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希望未来的五到十年,Gary Pepper这个品牌能从产品、服务性质继续扩展。”Warne提到未来的时候,眼睛都亮To彼时在即将称之为家的曼哈顿,她站在街头完成这一组拍摄,围绕着她的是闹市中熙熙攘攘的律动和喧杂的声音,充满光鲜的色彩与无限的可能,相信Gary Pepper Girl在这里能够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