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讲述
2016-04-29王忞
从科学角度剖析珠宝,从情感故事连接历史与当下,最近的珠宝展览为呈现别开生面的讲述方式。
如果说珠宝天生就是寄托情感的载体,那么从感情出发,阐述珠宝设计的演变便是让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然而正因为情感如此抽象,鲜少有像Chaumet近期在其巴黎芳登广场总店所做的那样,通过与珠宝相关的亲情、爱情故事,将其历史上有名的设计娓娓道来。展品包括拿破仑送给他第二任皇后玛丽路易斯的“密语”珠宝,即用珠宝的首字母组成两人名字、生日以及特殊纪念日;还有“×”连接符号、羽翼等设计元素——因为象征着爱人间的联结、自由奔放的情感而延续到了现在的珠宝创作中。
而最近Bulgari在北京举办的一场以珠宝致敬罗马电影艺术的展览,每件珠宝也都饱含深情。伊丽莎白·泰勒曾在自己主演的电影中多次佩戴心爱的珠宝,展览中两款在电影《涛海春晓》中出现过的以30年代风格打造的铂全钻石手链,便是极佳的见证。另一件与这位品牌最著名的顾客有关的展品,是她与当时的丈夫理查伯顿送给《埃及艳后》导演Joseph Mankiewicz的一个银质烟盒,以感谢导演使他们在这部电影相识并喜结良缘。
但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件珠宝的形成,是不是也格外地让人好奇?Van Cleef Arpels近来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携手,在新加坡艺术科学馆举办的名为“Van Cleef Arpels梵克雅宝:宝石的艺术与科学”的展览,就像是一场从地底开始探索的游戏,引领着你从矿石的角度来看待眼前这些精美的成品。品牌传承典藏总监CatherineCariou阐述策展理念道:“每一个展柜均以一类宝石为主题,比如一块布满了黄金的熔岩上,放置的便是一组用手工在黄金上进行打凿的方形立体珠宝。这组来自60年代的设计在策展挑选展品的时候就跃然而出,因为它的形态和那块矿石仿佛有着一种对话般相互呼应。”而像祖母绿、蛋白石为代表的宝石展柜里,从含有晶体的矿石、打磨切割好的原石到珠宝,清晰的发展脉络更是一览无余。
另外值得前往现场感受的,便是Van Cleef Arpels别具匠心的布展与展品选择。秉承品牌梦幻的女性风格,展馆用海蓝、祖母绿等深色调区分,交错的光影下珠宝被完全地衬托出来。最巧妙的是布展人用极少的支架来支撑一件展品,远观仿佛珠宝飘浮在半空中,便于观者从侧面、背面欣赏珠宝。而品牌不断回购的典藏作品中也有不少首次展出,一件用各色宝石打造的装饰鸟笼是Cariou引以为傲的展品之一,“你看见笼子底面有个凹陷的水槽吗?其实这个笼子最早是为客人的宠物青蛙打造的,大概是青蛙死去后他太伤心,才改用宝石雕刻一对鸟放置其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