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轻狂
2016-04-29刘怡飞
酷不是一种风格,而是穿出你自己的风格。
不知何时开始,洛杉矶成了时尚地图上的热门地标。从Louis Vuitton到Saint Laurent,重量级时装屋纷纷跨越大洋,将秀场搬来阳光永远充沛的美国西海岸,借一些洛杉矶的酷感来冲淡巴黎的肃穆与程式化。
其实设计师们早就开始了向洛杉矶的“迁徙”——从Dior前设计师Raf Simons到Moschino的JeremyScott,以及众所周知对洛杉矶感情深厚的Tom Ford、Hedi Slimane,洛杉矶像一块磁石吸引着这些时装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即便无法从巴黎、纽约、伦敦分身,他们也将这里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家。这里的街头充斥着青春的荷尔蒙与自由精神,以及好莱坞的星光熠熠,并通过设计师之手呈现在T台上,“洛杉矶”也愈发展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
美国西海岸从来都与时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从70年代的嬉皮文化到90年代grunge所引发的时尚地震,一拨又一拨年轻人在这里通过否定现存的规则,建立新的价值观,而音乐与时尚就是他们的武器。无论是摇滚乐、嬉皮士、朋克、“新浪漫”摇滚或者grunge,每一种音乐都有自己标志性的时尚符号,有时甚至是以“反时尚”的形式出现。从摇滚青年的皮衣、嬉皮士的迷幻印花,或者朋克青年的金属链条、安全别针,以及“新浪漫”式的角色扮演般的装扮,年轻人用一种非常视觉化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愤怒与叛逆精神。而对于美国西海岸那一拨被称作grunge摇滚的青年人来说,松垮没型,像是随手从二手店拣来的旧衣烂衫,则成了他们对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方式。
在“反时尚”蔚然成风的当下,grunge以及摇滚风格的回归并非偶然。从Marc Jacobs的做旧破洞毛衣、“伐木工”格纹,到Saint Laurent戴着皇冠头饰穿着古着感皮草大衣的模特,美国西海岸的过往与现在的年轻酷感交织在一起,被带到了时尚的聚光灯下。这并非是grunge风格第一次侵占高级时装的殿堂。1992年,Marc Jacobs为他担任设计师的纽约品牌Perry Ellis带来一个由皱皱巴巴的法兰绒衬衫、祖母式印花、毛线帽以及马丁靴组成的系列。这个看起来像是全部从二手旧衣店拼凑出来的系列立即受到了各路时装编辑的抨击,“把所有东西堆在一起……就好像在一间昏暗的房间闭着眼睛搭出来的造型。”《纽约时报》这样评价。谁会愿意花上百美金买一件看起来像是从街边旧衣店用2美金就能搞定的法兰绒衬衫?即便Jacobs用了最奢华的面料以及手工,才做出那种旧衣服的感觉。为什么要花钱打扮出一副穷酸相,想不通的Perry Ellis高层直接炒了Marc Jacobs的鱿鱼。
但是grunge风格却从此被注入到高级时装之中。穿着马丁靴戴着毛线帽的Naomi Campbell出现在1992年12月美国版Vogue由StevenMeisel掌镜的一组大片中,她身上看似脏旧的法兰绒衬衫与廉价的涤纶裙实则是丝绸与雪纺材质,西雅图街头摇滚青年的装扮就这样登堂入室,来到了高级时装的殿堂。
年轻文化与高级时装如此这般迅速勾搭在了一起。在那之后,嘻哈风、街头运动风、朋克都被高级时装拥入怀中,吸收与消费年轻文化成为时装的一大前进动力。镜头快进二十年,再次回到SaintLaurent的Hedi Slimane以一个格纹法兰绒衬衫、宽大毛衫、碎花短裙的系列重返T台,一下子推翻了这个巴黎时装屋所代表的那种神秘而优雅的法式情怀。HediSlimane将grunge、摇滚文化以及年轻人真正的穿着再次推到了时尚的聚光灯下。时装业内人士一片哗然,“人们才不会花上千美金买一件高街品牌里随处可见的碎花连衣裙。”这样的论调(毫不意外地)再次出现。不过相比Marc Jacobs,Slimane的境遇则要幸运得多——Saint Laurent的年轻化路线大受消费者追捧,他所塑造的年轻摇滚形象十分鲜明地成为品牌的标签,而这般不复杂、易消化的设计引发了一连串的时尚连锁反应。Slimane坚定地将摇滚风格进行到底,2016春夏T台上,Saint Laurent模特随意披散的头发上插着的皇冠,古着感强烈的皮草大衣下的亮片、透视超短裙、破烂的牛仔裤或者豹纹大衣都在大声地喊着一个名字——Courtney Love,Kurt Cobain的遗孀,90年代摇滚文化的风格代表。
时装梦醒,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轻松随意,有点不守规矩,有点不完美,最重要的是,真实,特别是在这个被层层滤镜过滤的世界里。Instagram、微博、微信上那些梦幻的色调、精心推敲的角度所呈现的完美有些让人透不过气来。这时候,年轻态度与叛逆精神如一缕新鲜的空气,搅动波澜不惊的水面。不规整的毛边、好似从二手店淘来的连衣裙、不合身的毛衫、男生的蕾丝衬衫或者女生的粗犷马丁靴,年轻人的眼中,性别、华丽与破旧、造梦与真实,这些界线都在一点点变得模糊。毕竟,所有的规则最终都会由年轻人来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