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32公里毛伊兜一圈

2016-04-29Lina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16年2期

毛伊无愧“山谷之岛”的美名。两条山脉盘踞东西,绵延出的峰峦沟壑几乎覆盖了岛上三分之二的土地。饶是环岛自驾路途不长,蜿蜒海岸与巍峨群山切割出的曲折道路也别具驾乘乐趣。斗折蛇行的哈纳公路和火山之巅的哈莱阿卡拉公路自不必说,就连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小径,也将散落途中的宜人城镇、琳琅商铺和美味摊档——串起,引人流连忘返。

22公里+40公里+17公里+61公里

王朝故影

路线 帕伊亚-伊欧山谷州立公园-拉海纳-卡帕陆亚-帕伊亚

用时 35分钟+45分钟+20分钟+1小时35分钟

路况 伊欧山谷路略有些狭窄曲折,不过与自卡帕陆亚返回帕伊亚的NO号公路相比,根本算不得什么。340号公路起伏倾斜,急转弯很多,还需格外留心路上的落石。

停留 历史悠久的小镇拉海纳曾是夏威夷王国的首都,亦曾是捕鲸船停泊的港湾,如今虽游人如织,仍不失为一个了解当地文化的好地方。伊欧山谷州立公园则拥有毛伊岛知名的自然地标——高达366米的针形火山锥。

距毛伊岛商业中心卡胡卢伊仅六公里的帕伊亚与前者乏味的商务氛围截然不同,色彩缤纷的小城里到处是引人驻留的小旅馆、餐馆、画廊和咖啡馆,主街鲍德温大道(BaldwinAve)更是潮店林立。

亲切宜人的帕伊亚湾咖啡馆(PaiaBayCare)就在鲍德温大道临海的尽头处,坐满了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当地人也不少。在我们摊开地图讨论今天的自驾路线时,在旁边吃着烤香蕉面包的乔希凑了过来:“你们不会是想开到卡帕陆亚(Kapalua)再原路返回吧?”“是啊,Google建议这么走。”“别信Google,信我的,环着西毛伊岛来上一圈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自驾起来很有感觉!”

在夏威夷旅行的好处是,没有语言障碍,尽可向当地人讨教,我们决定相信乔希。沿36号、32号公路一路前行,平坦宽阔的车道让人时刻慨叹美国海岛的便捷交通。直至进入伊欧山谷路,开始变得有些狭窄,但路旁奔流而下的溪水很快分散了注意力。

伊欧山谷州立公园就在溪流交汇处,拾阶而上,在曾作为军事瞭望台的观景点远望高耸石峰,俯瞰淙淙溪流,标志性的针形火山锥披挂着深深浅浅的绿色,风过处,太阳照在树叶的背部,泛起让人恍惚的银色光影。公园人并不多,大都是附近晨跑过来的居民,他们对伊欧山谷的历史格外熟知——千年前,这里曾是祭祀农神的所在。

从公园前往拉海纳(Lahaina),30号公路山景换海景,视野愈发开阔。此时,我们的克莱斯勒200开始显出敞篷车的魅力来,忽而湛蓝、忽而碧绿的海面一览无遗,就连远处的拉奈岛(Lanai)都影绰可见。穿过山间隧道后短暂停下,去Papawai观鲸台碰碰运气一每年12月到来年4月是观鲸的最佳季节——但并没有看到鲸鱼,不过邂逅了全副武装出海归来的布兰和安东尼,两个浑身滴水的少年举着鱼叉,脸上挂着收获的笑容:“刚才叉鱼去了。”需要潜入海水的叉鱼是种较为古老的捕捞方法,但布兰说,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几乎都会。问及刚才的收获,两人嘴里冒出几串夏威夷语,相视大笑:“就是这几种,英文名称不太清楚。”

鱼名如此,地名亦然。对旅行者而言,拉海纳不过是一个精短的夏威夷单词,但布兰告诉我,拉海纳曾被称作“Lelc”,意为“无情的太阳”。他不怎么喜欢喧嚣的拉海纳,只推荐在拓荒者客栈(Pioneer Inn)周边看看遗迹。始建于1901年的拓荒者客栈直至20世纪60年代仍是当地仅有的下榻之处,一长串名人住客名单中不乏我们熟知的杰克·伦敦与孙中山。

离开拉海纳,向卡纳帕利(Eaanapali)和卡帕陆亚(Kapalua)行进,沿途的海滩公园俯拾皆是,人们惬意地游着泳、晒着太阳。停经风平浪静处,便能见着扎进海里的潜水爱好者,而在一浪接一浪的海湾,就尽是迎风前行的冲浪爱好者了。

在低调、安静的北海岸,度假村鳞次栉比。但我们没有时间等待夕阳遍洒的日暮胜景,因为今天最具挑战的自驾路线还在前方。告别卡帕陆亚那片被菠萝田包围着的松林,回到高速公路,公路编号由30变为340,海岸公路转山间小径,开始起起伏伏,急转弯也陡然增多,何況还要时时留心倾斜道路上的落石障碍,想不聚精会神都难。若说最后这一段路的风景,其实不过寻常,但因自驾乐趣十足,驶完全程回到帕伊亚时,却也是成就感满满。

6公里+P6公里+50公里+6公里

哈纳之路

路线 帕伊亚-霍欧津帕海滩-双子瀑布-怀阿纳帕纳州立公园-哈纳

用时 15分钟+20分钟+2小时30分钟+10分钟

路况 毛伊岛东海岸崎岖不平,使得建筑其上的哈纳公路布满了狭窄的小桥、单车道和U形急转弯,留出三小时乃至更多时间是必要的。停留霍欧津帕海滩是知名的风帆冲浪点,也是绿螭龟和僧海豹喜爱的栖息地,人气很旺。哈纳是哈纳公路的终点,也是毛伊环岛自驾重要的中继站。

清晨启程,我们在帕伊亚还是遭遇了拥堵。身旁的车辆大概可以分为两种:顶着冲浪板的家用SUV或皮卡,载着赶在上班前去霍欧津帕海滩(Hookipa Beach)冲一会儿浪的本地人;红橙黄绿颜色鲜亮的敞篷跑车,载着在旅行攻略建议下早早奔赴哈纳公路(Hana Hwy)的旅行者。

邻车的伊丹神色匆匆,作为海洋哺乳动物监测计划(MarineMammalRCsponse、Program)的志愿者,她要赶去照看在那儿栖息着的夏威夷僧海豹(HawaiianMonkSeal)。我们和她一道抵达海滩时,一头海豹已经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了。伊丹赶忙在它附近围上围栏,立上标识——“嘘!这儿有一头海豹,让它一直装睡怎么样?”

伊丹说濒临灭绝的夏威夷僧海豹为岛上独有,因圆圆的头部而得名,现存约七百头。它们夜间活动,饱餐一顿之后就返回岸上睡觉。“从身上的标记能看出它是谁,这一头主要在毛伊岛和莫洛卡伊岛(Molokai)周边觅食”。僧海豹之外,绿螭龟(Green Turtle)也常在霍欧津帕海滩出现。“只是大家的目光都围着这儿的冲浪高手打转,很容易就错过了它们”。

当然,对于心心念念着哈纳公路的自驾游爱好者来说,海豹和海龟并不是此行的主题,那些路旁的茂密雨林、飞湍瀑流、落水池潭和转弯处时隐时现的海景才是重点。我们在双子瀑布停下,到门口的水果摊买了几只香蕉和两杯果汁,没有进去。乔希说,双子瀑布单论景致并不及哈纳公路上随处可见的飞流白练,但大家都会在那儿停上一停,“因为自此之后,哈纳的挑战就开始了”。

果然,过了双子瀑布后,转弯开始不断出现,限速也变成了x公里/小时。尽管由于时间尚早,还未碰到需要错车的情況,但沿途深不见底的雨林和水流急促的瀑布旁不断有人停下,双车道也只能作为单车道使用。一边看路,一边看景,实在有些费神——乔希推荐的香蕉和果汁在此时派上了用场。

突然下起雨来,雨声和水声交错了一会儿,外面的雨停了,林间的雨却还在继续。车辆不再频繁驻留,大家缓慢行驶着,专注地感受着在哈纳公路上的自驾乐趣。此后经过Mau Garden of Eden的路标,三个急转弯,再一个曲折回环的大转弯,海出现了。

出发之前,我们一直以为哈纳公路上时时可见海景。其实不然,公路与海的距离也比想象中更远。但此刻在碧海的映照下,青山显现出格外的美丽,不再是眼前阻隔视线的石壁与让人措手不及的虬伎,一山更在一山之外,层叠如翡翠,自海中拔地而起。而后道路与海岸线越贴越近,坐在车上都能清楚看见水底的珊瑚,然后道路又不断上升,与海越离越远,直至变作纯粹的山路,让人激动的标识终于现身——“哈纳半程”。此后又是一如既往的山路,幸而丛林中还有一间堪称当地最可爱的有机冰激凌摊CoconutGlens可资补给。

由于前半程已“热身”完毕,后半程的行驶略显惬意——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而就在几乎要觉得兜兜转转有些乏味时,怀阿纳帕纳州立公园(Waianapanapa State Park)到了。海又恰到好处地映入眼帘,黑色礁石与黑色沙滩铺就的海岸线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嶙峋的火山岩与奔腾的海水生动地演绎了“惊涛拍岸”。在岸边随便找个地方坐下,看白色的浪花在黑色的岩石上翻滚,似乎只需一只椰子就可消磨整个午后光阴——更何況,今天的终点哈纳,就在十分钟车程之外。

74公里+9公里+60公里+15公里

水火交融

路线 哈纳-库拉-马卡瓦奥-火山遗迹-威雷亚

用时 3小时+15分钟+1小时+20分钟

路况 哈纳前往库拉的道路前半段沿哈莱卡卡拉火山展开,崎岖难行,其中更有一段未铺柏油,尘土飞扬,请慎重尝试。停留毛伊岛多数城镇都难以摆脱美国传统度假地的老派气质,不过其中也不乏帕伊亚这样年轻气息洋溢的小城,很容易被忽略的马卡瓦奥与之相似,且更具艺术感。

哈纳公路在哈纳告结,但更为惊心动魄的自驾还在前方。三个森林保护区沿着道路展开,曲折之感略减,起伏之势更胜——因此我们在前往哈纳之前将敞篷车换作了吉普车。此刻所在的是哈莱阿卡拉火山(Haleakala)的边缘,与仿佛精心设计过的哈纳公路不同,沿途无论山景还是海景,都野性十足。锐减的同行车辆也在告诉我们,这里是毛伊岛鲜为人知的自驾佳处。

路旁偶有教堂出现,供人一缓颠簸之苦。近两小时的行驶后,身侧的哈莱阿卡拉火山余脉终于不见,眼前开始出现大片不知名的多彩花朵。不用看地图,也知道我们是走在库拉(Kula)公路上了——库拉是毛伊岛最为富饶的土地。只是尽管夏威夷众多顶级餐厅的食材都产自库拉,但当地大多以从事采摘游览的农场为主,通常意义上的餐厅反而不多。

幸好九公里外的小城马卡瓦奥(Makawao)有不少选择可慰藉饥肠。我们在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碰到了一身牛仔装扮的约翰,他用精心收集的木雕、马具等古董还原了马卡瓦奧的牛仔文化:因为土地平阔,马卡瓦奥一直是农场与种植园的所在,也是远近闻名的商业中心。自19世纪晚期以来,牛仔们在附近的高地上放牧,每年七月还会举行游行竞赛,传统至今延续不绝。

马卡瓦奧还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约翰告诉我们,博物馆所在的这间小屋始建于1929年,当时作为民宅使用。它所处的鲍德温大道上仍有当年的食杂店、理发店、俱乐部、加油站、三明治店等建筑留存。他带我们沿着鲍德温大道闲游,不时信手一指:“这间是1920年建造的。”我们看过去,小小的房屋还在,只是门窗都已歪歪扭扭,料想如今的主人舍不得拆,修旧如旧,才保留了这般朴拙的模样。

不少艺术家住在这些有百年历史的建筑里。以金箔绘画展现夏威夷风物的乔丹妮是其中之一,她至今已经卖出了四千多“只”菠萝。乔丹妮来夏威夷13年了,在参观种植园时见着眼前菠萝遍地,有如灿烂黄金,便有了灵感。时间不巧,乔丹妮没法带我们去品尝菠萝丰硕的果肉与汁水。但她建议我们去火山遗迹(Lava Field)看看。

从马卡瓦奥向卡胡卢伊西行,再转而南下,经过度假村云集却略显寡淡的基黑(Kihei)和威雷亚(Wailea),一路前行,路越来越窄,火山遗迹始终不见。给乔丹妮打电话确认,她语气坚定:“向前开,前面便是你们想要的风景。”果然,铁锈色的火山岩不多会儿就铺天盖地了,满眼荒芜的感觉像是在外太空,又像是在世界尽头。“百万年前曾有两次大的火山喷发,岩浆沿着毛伊东西两侧的山脉流泻至此,那时毛伊岛所处的热点正是今日夏威夷大岛的所在,”乔丹妮的形容犹在耳畔,“水与火的洗礼造就了这片土地。”

21公里+35公里+100公里

火山之巔

路线 威雷亚-马阿莱亚-马卡瓦奥-哈莱阿卡拉游客中心

用时 25分钟+35分钟+2小时

路况 哈莱阿卡拉国家公园内的盘山路飞跃层云,崎岖漫长。

停留 马阿莱亚是太平洋鲸鱼基金会的大本营所在地,也是观鲸船的出发点之一。哈莱阿卡拉国家公园是岛上最高峰。

我们在太平洋鲸鱼基金会(PacificWhaleFoundation)所在的马阿莱亚(Maalaea)与观鲸船一同出海,海洋博物学家菲利斯随船同行,首先解答大家的提问:“座头鲸有多长?”“成年鲸鱼11~16米。”“多重?”“成年鲸鱼25~30吨。”话音未落,一头鲸鱼已在正前方跃出水面,引得惊呼阵阵。

“九点方向!”又有一头跃出水面,浪花四溅。“十二点!”是两头一大一小的鲸鱼。“十二点!”又来了一头,这次甚至能看清它如翅膀一般的胸鳍。“听听它们的声音吧。”菲利斯打开了扬声器。与想象中的深沉低吟不同,座头鲸的叫声甚至可以用清亮来形容,阵阵呜咽绵长不绝。

毛伊岛风平浪静的水域为座头鲸所喜爱,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拜岛上东西两座山脉所赐。东侧的哈莱阿卡拉山脉在夏威夷语中意为“太阳之屋”。自公园入口前行的山路先是曲折攀升,随着海拔不断升高,眼前从万里无云转为雾气朦胧。在千米之上的高空,云雾渐散去,开始一圈又一圈的“之”字盘旋。植被越来越稀薄,空气越来越凛冽,天色却越来越通透,待到抵达一片泊满了车子的空地,海拔近三千米的哈莱阿卡拉游客中心就到了。山巅仿佛长在云上,厚厚的云层阻隔了下面的一切,此刻如在世外桃源。

濒危植物银剑树(Ahinahina)是火山顶上难得的绿意,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它也开花。银剑树随着花的凋零而枯萎,但种子被播撒下来,如此周而复始。或许毛伊岛就是这样,火山喷发,岩浆四溢,然后归于宁静,花朵绽开,零落成泥,然后归于宁静。而此刻,被套住的太阳悄悄滚下了火山,月亮爬上来,星星升起来。一切归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