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咖”莫入
2016-04-29谢忠道
我对明星名人爱去的地方向来特别犹豫:这种场所往往是某种社会价值观的透视镜,是检验你算不算个“咖”的地方。去了通常只有两种下场:被捧得像贵客,或是被视若无物。在美妙的设计之外,Hotel Les Bains需要改进的就是把每一位到来的客人都当作是“咖”。
一点历史

酒店藏在巴黎马莱区的隐蔽小巷里。这是一条像我这样住在这一区八年都没听过的小巷,观光客、外地人误闯的机率很低。最近这一带颇有些重新复活的迹象,一些像英国SOHO区常有的那种个性小店热热闹闹地开了好几家。于是LesBains在巴黎人的记忆中又苏醒复活了过来。它的前身“Les Bains Douches”是40岁以上的巴黎人肯定听过但未必有机会去过的传奇之地。
我大约二十年前来这里参加过一次香水品牌发布会,当晚音乐震天,俊男美女、香槟如流水,我喝到烂醉,凌晨三点爬出来时,整个晚会的人都站到桌子上跳high了。今日再回到这里,门口一大片一人高的镌刻纪念铜版上雕刻着“BAINSGUERBOIS”的字样。这是这家精品酒店百年前生的仅存证据:1885年时建立的高级澡堂,有泳池,有蒸汽室、土耳其浴、俄国浴、按摩……还有到府服务,简直就是现在Spa水疗中心的雏形。当年这种高级澡堂的客人都来自上流社会,比如普鲁斯特。
经过公寓住宅的革命、私有卫浴的设立,Les Bains Douches战后一度曾被遗忘,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起死回生,摇身一变成为夜店和地下演出场所。那群定义了最后20年艺术潮流的人物有一大半都来过:安迪·沃霍尔、老佛爷、大卫·鲍伊等等。
设计新与旧
辉煌的历史令酒店里存在不少乍看之下气氛诡异奇趣、细细品赏又颇有意境的角落。酒店入门右侧因为有中国和日本风格彩绘窗户而被称为“Lounge Chinois”,过去百年来,欧洲每个时代的时尚风潮都在这里残留下一点痕迹,年深日久,成为一种难言的既陈旧又现代、既华丽又颓败的氛围。
经过前台,直接进入一个没有分隔的大空间,眼前是U形酒吧,左侧是沙发桌椅围成的会客空间,右侧是餐厅Salle5manger。所有的自然光线都来自两边户外中庭。最精彩的是地上的拼贴砖,从入门的黑白规则状逐渐变成散乱的拼图,在窗外的光线折射下,映出银水潋光,一路晃漾而去。酒红色的天花板有圆形凹凸状,像一滴即将凝垂而落的巨大水滴。
如果说这里20世纪80年代曾经是当代时尚艺术人物出没的地方,现在的LesBams酒店则是一群当代建筑装潢怪咖们的杰作。主持内部装潢的一个是目前正在大刀阔斧重新打造巴黎历史酒店Hotel de Crillon的建筑师Tristan Auer,另一个是因设计爱马仕巴黎左岸店而名噪一时的DenisMontd。两位建筑师在某些不经意的地方保留了以前的艺术家在这里的涂鸦作品,用它们来见证过去。
钻进客房

两栋建筑并起来的酒店有39个房间。我的room dassique 110是基本房型中空间最大的一问,有33平方米。厚实棉软的床垫与被套枕头的质感都绝佳,床头边蓝色的复古拨号电话很讨人喜欢,在如今人手一个iPhone的时代,颇有些突兀的幽默感。
我随手翻看房间里的书籍,惊喜地看到一本记录当年用Les Bams墙壁建筑当创作画布的艺术记录,以及一整套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集,此情此景看起来感受更为深刻。
然而,这个房间最棒的空间也是最大的败笔:站在不算小的阳光灿烂的阳台上时,却总是闻到一股楼下飘来的厨房的油烟味,实在是煞风景。当然,你也可以把它解读为“有融入社区的亲切感”。
以大厨为名
餐厅用的法文“Salle àmanger”是“食堂”之意。酒店请来曾经是巴黎香格里拉大酒店两星厨师的Philippe Labbé来监督餐饮出品(根据最新消息,他即将出任巴黎银塔餐厅主厨),不过并没有惊喜,都是寻常的料理,如鸭肝、熏鲑鱼、汉堡等,不过也少不了暗示有抗氧、美容、消脂、代谢、增加免疫效果的有机健康蔬果汁。至于性价比,还是先放在一边吧。
不太精品的服务
精品酒店到底是什么?它们通常房间数少,沐浴品要有时尚环保感,最好不是知名大牌;灯光要暗;要故作低调;服务员要年轻靓美,专业与否并不重要。原谅我的这些偏见,这实在是源于一直以来在多家精品酒店不算好的,本验。我入住时恰逢电视台来拍政论节目,几个大众熟知的面孔自然受到较多关照,我却等了很久才办完入住手续。热衷接待各路“大咖”的精品酒店,是否也能把每一位客人都当作是“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