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去上班,文艺辣妈创立亲子“微剧场”
2016-04-29浦东
在生孩子之前,陈忌谮是一位典型的文艺女青年,从事的也是超文艺范儿的工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充当国际节目买手,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看戏”“挑戏”。一年下来,她总共要看戏200多场。这份工作被人们称为仅次于“酒店试睡员”的“全世界最好的工作”之一,她做了12年,除了养成挑剔的看戏品位,再就是品遍了全世界52个国家71座城市的咖啡。
女儿小布点出生后,陈忌谮决定辞职当一名全职妈妈。在文艺妈妈的影响下,小布点从小的艺术品位就很高,陈忌谮带女儿去看戏,但凡有说教之类或者场景不喜欢的儿童剧,她常常坚持不到30秒就立马翻脸吵着要退场。尽管上海每天都有儿童剧上演,但久而久之,两人竟然无剧可看。
一眨眼,小布点快4岁了。陈忌谮惋惜起那些被浪费掉的时间,决定带着女儿到国外找戏看。她不会去旅游胜地看人山人海,但会带着孩子去国外不知名的小镇参加儿童艺术节,从早到晚淹没在全世界艺术家为孩子们定制的儿童节目里。
有时候,陈忌谮把带娃满世界找戏看的动态发在朋友圈里,引起了很多妈妈的热议。原来抱怨没有适合孩子的好戏看是一群妈妈的共同烦恼,国内的很多戏,要么一味迎合孩子玩耍的趣味、抛弃艺术层次,要么一味迎合家长教育孩子的心理、不顾儿童观看感受。朋友就说:“你什么时候能把这些戏带回来给大家看看?”
陈忌谮突然想,为什么不能试试呢?国外的戏也有好坏,但她做了十几年的“挑戏”工作,这两年来,陈忌谮带着孩子在丹麦、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参加过世界上最好的儿童艺术节,看了200多部家庭微剧场作品,完全有这个眼光去挑出最适合孩子们的戏。
在一群热心的“文艺妈妈”的支持下,2014年年底,陈忌谮决定筹划“小不点大视界”——“小不点”们可以和爸妈坐着、趴着、相拥着,与艺术家温暖对视、亲密互动的“微剧场”。只引进“让孩子动心、让爸妈动情”的国际顶尖亲子剧,每场限定在40至140人。
2015年5月,小不点大视界的亲子微剧场终于装修完毕。这群妈妈放弃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却也不“安分守己”在家相夫教子,她们选择带着孩子上班。这些曾经是五百强公司的总监抑或是体制内“摸爬滚打”数十载的骨干,如今做着前厅服务、现场主持、打票检票等不起眼的活儿,为的就是“让孩子看点好的东西”。
带着孩子们上班,在“小不点大视界”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也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神奇职业。她们带着孩子与艺术家交朋友,因为艺术家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看看他们怎样像好奇宝宝倒腾玩具一样倒腾出一件妙不可言的道具、乐器甚至一整部戏;她们把孩子带到后台探险、揭秘,让他们意识到,艺术家有时更像发明家、工程师,舞台上惊世骇俗的创意和神奇“魔法”,往往是他们为了玩得有趣而一百次一千次地实验、推翻、再实验才得以实现。她们把孩子从台前带到了幕后,目睹和参与了一个新创立剧目的全过程,让他们在惊叹台上的光鲜、美好、顺畅时,也能体会幕后的繁忙、枯燥和错误百出。
正是在这样的历练中,孩子们和妈妈们都成长起来了。因此在2015年9月,当陈忌谮发出扩大妈妈团的招聘启事时,应征的妈妈们的信件很快就塞满了她的邮箱。
如今“小不点大视界”已经引进了俄罗斯百变形体剧《魔法师的白手套》、英国创意人偶剧《小小云先生》、多媒体舞蹈旅行剧《魔毯》等多部微剧。
在微剧场里,舞台与观众席融为一体,孩子们和父母一起,趴着、躺着、相拥着,任由艺术家带着他们暂时隔离纷繁嘈杂的世界。陈忌谮感觉到,艺术的浸润不是让你成为艺术家,而是丰富你探索世界的方式和激发求知的欲望,这个“小不点”剧场,别看体量小,但它就是能神奇地打开一扇门,通向“大视界”,完成对孩子文学、地理、历史、物理等学科最原始的启蒙,受用一生。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