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驻村”干部的心路历程
2016-04-29萧柳张浩
萧柳 张浩
遥远的异地驻村,倾注的是深情,捧出的是真心,五个年轮,在从海东到海西的时空跨度上,彰显的是使命和责任的亮色。
这是陈文合:1969年在家乡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出生,199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底开始在海西州诺木洪“民和村”的“驻村”里程。说是管委会主任、管委会党委书记,其实是诺木洪“民和村”的“村长”。
就在这五年,陈文合带领的诺木洪农场民和管委会团队,使诺木洪农场租赁土地的民和籍务工群众人均收入由2010年的不足3000元,至2015年增加到30000元。实现了引进劳务企业和务工群众的“双赢”。
心里始终装着群众
2010年10月,陈文合刚到诺木洪农场民和管委会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有点始料不及:管委会办公楼破旧不堪、村子道路坑洼不平、老百姓守着大片的土地却是腰包空瘪……
从海拔2100米的海东民和来到2800米的诺木洪,高度在增长,陈文合思想与认识的高度也在沿坡上行,这是重托与使命使然。
为了尽快融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他当起了民和籍务工群众千里之外的“村长”。民和县来诺木洪的务工农户大多是来自民和脑山、浅山贫困地区的贫困户。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自2001年起,一些贫困家庭举家到诺木洪农场务工定居,刚开始,由于种植收益的模式和老家传统的耕作完全不一样,到2010年的土地人均收入还不足3000元,加上落户问题得不到解决,形成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务工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子女上学难、看病难、新生儿登记户口难、住房简陋等成堆的难题。这些难题堆在陈文合带领的团队面前。
陈文合面对的是难题,是挑战,更是考验。陈文合在充分了解了社情、民情,掌握了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难题后,找准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2013年,诺木洪农场的民和籍务工农民枸杞种植的总产值达1.7亿元,纯收入达8500万元,人均收入1.88万元。去年底,总产值达2.7亿元,人均纯收入2万余元。今年总产值将达3亿元,人均纯收入3万余元。在陈文合带领管委会人员的协调下,将诺木洪农场民和籍农户的土地租赁费从每亩680元调至480元,自建住房土地占用费每平方米每年3.9元调为每平方米一次性缴纳3.9元,这两项调减累计减轻民和籍务工农户经济负担2000余万元。
说起这项“减负”,2001年首批在诺木洪农场租赁土地的马福云由衷地说:“都是陈书记给大家卸掉了负担。”
乡亲们忘不了,他们初到诺木洪农场时,靠种植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为生,土地产出效益低,生活过得紧紧巴巴,但这几年在管委会引导下种上枸杞以后,收入明显增加,与民和老家的干旱山区相比,大家的生活产生了巨变,有的开上了小轿车,有的盖起了楼房。来自峡门镇赵家山村的李金成想到这些年来由穷变富的日子,时常感慨:“这几年种枸杞让我家鼓起了腰包,在诺木洪农场租赁的60亩土地上种植枸杞,2015年实现纯收入50余万元,与刚到诺木洪租赁土地相比,这个收入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多数土地租户眼瞅的不是脱贫,而是从这块土地上站住脚、挣大钱。”
乡亲们的冷暖比天大
陈文合头上的“帽子”只是一个科级“村长”,但他深知,自己的这个职位无足轻重,却顶着诺木洪“民和村”500多口群众“迁得出、站得住、走得好”的千斤重担,牵着乡亲们在异地的贫富冷暖。
那是2013年6月的一天早晨,陈文合推开房门,一股寒气迎面扑来,地面上有冰冻,“这哪像6月的天啊?”他立即想起了务工农户种植的枸杞,正当第一茬枸杞快要采摘的时候,人都受不了的寒冷,地里的枸杞咋办呢?他抓起衣服就冲向附近的枸杞地,站在地头,他看到快要采摘的枸杞鲜果全冻了。许多种植户蹲在地头抹眼泪,一场寒流把乡亲们快要到手的收获打得支离破碎。
早已和乡亲们情感融为一体的陈文合,最知道乡亲们在这个关口想啥、盼啥。他边了解灾情边通知管委会干部立即到民和籍务工群众枸杞种植地组织种植户生产自救,进行浇水、喷药,千方百计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一面腾出手来,走农户,看地头,统计受灾情况数据,让民和县委、县政府对千里之外诺木洪乡亲们的受灾情况心中有数。
民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给管委会下拨救灾面粉35吨,当一袋袋面粉分发到农户手中时,许多农户都含泪接过。枸杞产业二队的老党员马正武接过工作人员手中的面粉后,感慨地说:“这哪里是面,这是一片心啊。”
百姓的日子琐琐碎碎,可就是这些细碎,在陈文合的眼里心里,都占着沉甸甸的分量。
诺木洪农场民和籍农民子女上学困难是乡亲们牵肠挂肚的事儿。就为这事儿,陈文合一手牵着民和,一手连着都兰,在一砖一瓦中,诺民小学站在了一片枸杞地上。看到乡亲们的孩子牵着手走进校园,那天,陈文合落泪了……
陈文合一直记得那句话:有了一流的产业,更要有一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他把这当成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似乎在圆一个梦,为此,他带领着乡亲们往前走,往前奔。
2013年7月,陈文合协调格尔木市相关部门,修建水渠11.5公里,解决了格尔木农工商公司河东分公司四连民和籍务工农户700多亩承包地灌溉困难的问题。2014年争取到给居住在三、七大队的民和籍务工农户批准266平方米土地建房,并一次性收取土地占用费每平方米3.9元。同时,他又联系民和县住建局,在诺木洪农场三、七大队实施奖励性住房建设。截至今年11月,已有195户民和籍务工群众建成了高标准新房,每户还享受到了国家奖励性住房补助金1.6万元。
百姓最知冷暖,百姓最知谁亲。枸杞产业二队的马孝成说:“我们真没想到,在千里之外建房还享受了奖励性住房资金,管委会带来的是暖人暖心的情啊。”
乡亲们至今难忘,2013年,陈文合协调县社保局,指定了格尔木市仁康医院为民和籍务工农民门诊药费领取点。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报销医疗费难的问题,要求管委会每一位干部但凡回民和,就要将务工农户住院票据带到民和县申报,并将报销的资金及时准确地送到农户手中,尽一切可能减轻乡亲们的负担。
人常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而诺木洪的民和籍乡亲们捧起清水,水里、心里就有陈文合的影子。
在诺木洪农场,务工农户吃的都是自家打的井水,因为井的深度不够,水里咸中带苦,这成了陈文合的一块心病。2014年底,他协调民和县水利部门,争取资金90万元,组织实施了诺木洪农场三大队务工农民自来水入户工程。民和村的乡亲们从此告别了咸中带苦的水,吃上了饱含深情的放心水。
“民和村”的乡亲们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精神生活依然匮乏。怎么让乡亲们在钱包鼓起来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富足起来,陈文合又动起了心思。
2013年,他从管委会经费中挤出10余万元资金,采购篮球架和健身器材,安置在枸杞产业二、四队。随后举办了“和谐杯”篮球邀请赛,有回族、蒙古族、汉族共19支球队200余名运动员参赛。今年10月,枸杞产业二队和四队两处篮球场又破土动工了。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汇聚出比枸杞产业更具“魔力”的增进民族团结、引领示范的正能量。
产业二队干部韩文福说:“我们想到的陈书记想到了,我们想不到的陈书记也想到了,正因为他心里装着群众,一个大男人,有时候想事的心思竟比针尖儿还细。”
往前奔,天高地阔
“枸杞既是生态作物又是经济作物,大力发展枸杞产业对于保护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陈文合把上级领导充满期待的话语,作为自己带领乡亲们奔向小康的激励和鞭策。
在2014年之前,每到枸杞采摘期,多数农户都是雇用临时采摘工,简单的、临时的雇用方式很容易引起各种矛盾纠纷。
为这,陈文合又动起了脑筋,用合同的方式提前与采摘工签约,他联系了几个劳务经纪人谈自己的想法,当即一拍即合,种植户也纷纷赞同用合同签约的方式来招募采摘工。今年枸杞采摘期的时候,签约好的经纪人按时带领采摘工到种植户家中,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枸杞采摘,最后按时拿到了采摘费。
陈文合深感村民缺乏枸杞种植加工的专业指导,他主动向就业服务部门求援,请求民和县就业局派人来诺木洪农场对民和籍务工群众进行培训。至今,已有120名务工农民参加了枸杞种植和创业培训,拿到了创业培训合格证书。村民们学了技术,懂得了不能违规使用化学制剂的道理,使“民和村”的枸杞产业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路子,提高了种植户的收益。
五年坚守,五年期盼。在乡亲们走上牵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道路同时,陈文合收获的是一摞荣誉本本儿。他连续三年被民和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公务员,2013年荣立三等功一次。而在陈文合看来,“再高的荣誉、再重的奖赏也比不上群众的信任。”
(作者单位:青海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