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晓图:墨海中立定传统

2016-04-29公晓慧

山东画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笔墨画作画家

公晓慧

书画家郭晓图,集诗、书、画、即于一体,数十载执着于笔墨精神意蕴方面的实践与开拓。在艺术创作中,他不断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笔墨精髓的同时,亦不断贴近生活、走向自然,获得了源头活水。他的作品,以心灵与外物相交的这种笔墨方式,传达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诗情与意味,彰显出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同濡柒下的艺术气度。

墨色交融抒胸意

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画种。画家郭晓图也乐此不疲。他在总结了前人笔墨经验,在观察、研究自然的基础上,进行个性鲜明的艺术创作,以一种笔墨简约、意蕴情深的手法,为我们展示出大自然中花鸟之秀美、草木之枯荣、枝蔓之攀跃、山水之清音,彰显着大自然的盎然,抒写着生命的张力。

写大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写意花鸟画传达出的写意精神,堪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文化审美品格。画家笔下的山水和花鸟,既是自己最佳的审美对象,也堪称内在精神的外在写照。每一幅画作都似一泓透明澄澈的清泉,起笔落笔之间,人的品格心性便如点墨倾泻其中,文化积淀亦显露无遗。

我们看郭晓图的《沙湖一角》《松鹰》《知己图融》《展纸挥毫写将来》《墨点无多》等画作,看他画墙角数枝梅、葫芦藤上挂、鹰立枝头间、竹生空野外等诸如此类的田园小景,却也传递出别致的韵味和意境,从中我们可以得见他对大自然独特的理解,对大自然独特的把握方式,以及他和大自然造化交流的方式。与此同时,也可以洞见他的内心世界。

郭晓图始终是把内心世界作为一种主题,他画鸣禽、植物、山水,就把鸣禽、植物、山水化作自己内心的主题,然后加以表现,这使他达到心游物外、物我两忘的程度。不管画什么,都成为他内心境界的一种折射,都是他个人化的表达方式。郭晓图爱画竹,倾心于刻画竹子的挺拔枝干及神情意蕴。在画家笔下,清癯、洒脱的数根竹枝坚挺傲立,跃然于纸面,浓淡相间的竹叶,凸显出一种倔强的精神气象。纵观画面,没有巍峨的青山,没有幽静的空谷,亦没有繁华的花草,几笔墨竹寒枝道尽画家的情怀。

郭晓图说,他画的竹子自然有点像他自己,有点倔,有点“豪情”。“竹子,我欣赏它的姿态和气节,挺拔却不谄媚,灵动却不文弱。它的君子之态是我对人性品格的赞美和理想,我希望自己拥有竹的心性。”

与笔墨结缘数载以来,郭晓图临池不辍,孜孜以求,书艺精湛,画作精深,集诗、书、画一体,诗为画之意,书为画之骨,可谓“痴于技者艺必长”。在其画作中,诗、书、画、印互为映照,书卷气与文化意味漫卷而来,透出浓郁的古雅韵味,使一幅画作成为满载文化信息的鸿篇巨制,耐人寻味。除了绘画,书法更成为另一种彰显真实性情的艺术表达。看郭晓图书法作品,会被他大开大合、收放自如、龙飞凤舞、大气磅礴的艺术气势深深打动。他喜欢草书,对狂草更是情有独钟,讲究线条的流畅、舞动的笔势、变幻莫测的起承转合,表达着他内心对生活、对艺术汹涌澎湃的满腔热情。

墨迹漫卷写传统

宣纸铺开,墨迹漫卷,流淌变幻,洁白的画纸上变幻出起伏、回旋的墨色线条,这是中国水墨的秘境,是笔与墨形成的独特与隽永。看似随意洒脱的笔墨丹青背后,是扎向传统历史文化的漫长根系,是传统文化的濡染和浸润。

在中国传统写意绘画中,画家所追寻的艺术向度并不单纯为形式的笔简意赅,也非直抒胸臆的畅快,实际仍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意会与向往。郭晓图的书画作品之所以能使很多人看后深受感动,就是因为他守望了一种文化精神,而这种文化精神,正是支持中国文化绵延至今的一个重要的结果。

在郭晓图的艺术探索之路上,闪耀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濡染。虽为在京城享誉的画家,但郭晓图祖籍是山东菏泽。齐鲁之地文脉深厚,王羲之、颜真卿等书画大家都出自此地,文风遗韵延绵至今。郭晓图出生于山东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里,自幼受齐风鲁韵的熏陶,父亲又善笔墨,郭晓图8岁时遂逐父研习书画。成年后,他上追唐宋,下寻元明清,先后师承明代的徐渭,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近代的吴昌硕、潘天寿以及岭南画派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他对书法也孜孜以求,笔耕不辍,通临诗贴,尤受张旭、怀素等人影响。在郭晓图看来,“草圣”张旭的狂草豪放不羁,但笔法又精致至极、有急有缓,给人痛快淋漓的感受;而怀素的狂草有一种古典的浪漫主义情怀在里头,蕴含着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美。

这段长达三十余载执着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弥足珍贵的书画研习时光,成就了他满腹的水墨情怀和艺术思考。他从这些前辈书画大师中得到最重要的启示是,无论是水墨画创作还是书法,均要讲究品位的纯正。也就是说,从笔墨、章法等技巧到意境创造,要浸润传统文化的精神。但同时他深知,传统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静态模式,是变化、流动和发展的。

郭晓图在研究传统、融合古法的同时,从两个环节强化自己的书画艺术面貌,一是师造化,即认真地观察和研究自然。郭晓图坚持长期写生创作,大自然总是给他以无穷的灵感和惊喜,成为他反复提炼的艺术素材。二是珍惜和发扬自己的个性。他生性豪爽,讲究朴实、率真,逐渐形成写意、大写意,下笔酣畅淋漓的花鸟画风格。

对于书法,郭晓图亦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他看来,“造化”指的是名家作品的“形”,即所谓的“精气神”。创作者要领会这种“形”,进而融入到自己的创造精神中。但如何“师古而不泥古”,走进古人的笔法世界再走出来,这需要大量的古籍积累,要靠内涵的东西来支撑,包括古韵与典雅,以及所内蕴的哲学观念。研习书法的这三十余载时光里,郭晓图读了大量传统文化著作,包括古诗词、古典文学名著、书学理论著作和哲学著作。郭晓图强调要读懂、读透古书,尤其是孙过庭的《书谱》,这样才能对书法理论体会地澄明透彻,要不然只能做个书写匠。

笔非生活不神

要想成就一幅画作,如果需要绘画知识、技巧、笔墨功力等“画内功”的话,还需要画家具备相当的“画外功”,即包括对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体验,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修养。庄子曰:“道法自然,无为为美”;北宋画家荆浩《笔法记》曰,“废物象而取其真”。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画,在创作上更是笃信“道法自然”,唯有自然最真。只有坚持到大自然中熔炼,肇自然之性,融天然造化,吸取自然的精华才能创作出打动人们心灵的作品。

郭晓图深谙自然对于一个艺术家的意义,它滋生一切,葆有一切,可以作为支撑他的全部,是一个艺术家的来路和归宿。于是,郭晓图的绘画作品在沿袭传统技艺基础之上,更贴近自然之境。无论春满山河、夏游记趣,无论秋野拾零还是冬日漫游,大自然万水千山中的風云变化,都铺展在他的笔端画卷之中。他用那独具一格的笔墨抽象语言进行着不停地探索和回归。翻开郭晓图山水花鸟画作品集,每一幅都似一个有情感温度的“生命体”,跃然纸面之上,品味其《沙湖一角》《万荷堂》等作品,真淳、自然之感扑面而来。

郭晓图用丰富多变的笔法为写实造型提供了一种新的个性化探索路标。一方面,他的画作来自于写生,自然为他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感性体验;另一方面,他总是用笔墨个性增强写实形象的艺术韵味,墨法全由笔法生化写出,用笔之线也总是随着自然转换而自然形成丰富而微妙的变化。其水墨的妙逸之趣也便在于在写意之中把握造型,在笔法的多变与承转里显示率意、清秀和洒脱。

古人作画讲究“观万物达于心”。郭晓图的创作过程,也是一种游悟的过程。作画要将眼中的景和心中的景融合起来,最终“神遇而迹化”。中国画家既不是直接对物写生,也不是画影图形,而是自然物和自己感情神遇之后自然流露出的轨迹。郭晓图在写生中,通过变换角度和灵活移动视点,用心灵来设计、组织、调动现实物象,选择其最主要的、最典型的、最生动的神情意蕴。于是,我们看到了写生带给郭晓图的花鸟画的生机、生意和生趣。在他的笔端下,画鸟要画飞鸣食宿,画花要画迎风带露。“写意”与“写生”这看似不相同的绘画方法,在他的画作中得到了十分完美的结合。

猜你喜欢

笔墨画作画家
笔墨童年
酷炫小画家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笔墨厨神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笔墨厨神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