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则归诸人 过则归诸己
2016-04-29杨朝明
杨朝明
2016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他赞扬朱德同志从不居功自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高度认同朱德同志的说法:“我们共产党人胸襟要广阔,气量要宏大,要求自己比要求别人要严格一些,有功先归群众,有过勇于担当,所谓‘善则归诸人,过则归诸己。”
朱德同志引用“善则归诸人,过则归诸己”,习近平同志同样给以高度赞赏。这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中修己的要求,指有襟怀、气魄的人,勇于推功揽过。《礼记· 坊记》记孔子说:“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应该就是“善则归诸人,过则归诸己”的最早出处了。
在孔子看来,有好事就归功于别人,有过失就敢于主动承担,假如做到这样,百姓之间的争斗就会减少乃至避免了;这样做,百姓的怨愤也会越来越少,或者接近消亡。孔子还分析,如果有善举就称颂君王,有过错就声称是自己,那么百姓就会竭力尽忠;同样,有善举就称颂双亲,有过错就声称是自己,那么百姓就会竭力尽孝。这种“善则归诸人,过则归诸己”的品格与胸襟,非常有益于社会风气的改良与人心教化,会使得更多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承认过错,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提升做人的境界与气魄。
历代明王以及圣贤有识之士,都赞赏“善则归诸人,过则归诸己”的道德与品格。《尚书》展现了商王盘庚的胆略,说:“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他把国家治理得好,归之于大家的功劳,而治理得不好,认为是自己的罪过;《尚书》又表现了周武王的担当,说:“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他把胜利归功于父亲,却认为,如果战胜不了商纣王,则是自己的无能。《管子》说“明王有过则反之于身,有善则归之于民”,盘庚、武王应该就是这样的明王。管子进而认为:“不以不善归人者,仁也。”不把不善的事情归罪于别人的身上,这是具有仁德的表现。
纵观历史,“善则归诸人”,则百姓喜悦顺从;“过则归诸己”,則自身戒惧反省。善于反省自己,百姓就不会责备他;只有不肯反省自己的,百姓才去谴责。推善以取悦于民,反过以警戒自身,所以明君都能治理好国家。反之,昏君则有善归之于己,有过则归罪于民。把过错推给百姓,则百姓怨怒;把善举揽于自己,则容易骄纵。推过以激怒百姓,反善以骄纵自身,怎么可能治理好国家呢?个人修养也是如此,所以《菜根谭》说:“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要具有“善则归诸人,过则归诸己”的宽阔胸襟,必定要注重自律自修,老子倡导“功成而不居”,功劳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立了功也不把功劳归于自己。在社会中,“推功揽过”是一种大境界,善于推功、敢于揽过,展示的是一种雅量,一种容人的胸怀,体现的是厚德载物的境界,传递的是肝胆相照的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赞扬朱德同志“善则归诸人,过则归诸己”的精神,认为他广阔的胸襟、宏大的气量足为全党的楷模,全党同志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带领各族人民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