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青海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

2016-04-29付菊霞

党的生活·青海 2016年7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工作发展

付菊霞

档案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的见证和社会文明的记忆。中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特别是把创新提到首要位置,充分体现了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为档案工作满足时代需要、实现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规定,要“把创新作为档案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以开放、共享理念,积极构建百姓走进档案、档案走向社会新格局。”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档案部门应当转变观念、改革体制机制,全力推动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加快服务创新

档案工作历来被视为党和国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省档案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实现“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打造‘三区、建设全面小康”战略目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青海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群众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档案利用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宽泛、更精准的档案资源社会共享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然而,由于我省档案工作活力不足,开拓性和创新性不够,档案开发和利用服务水平不高,档案信息化水平相对于现代化社会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制约着档案工作的发展进步。鉴此,一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各级档案部门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配置设施,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物质条件。引进和充分使用先进设备,发挥其快捷、有序、智能等积极作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我省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已纳入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争取更多针对州县级档案馆建设的国家层面的支持。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实现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探索打造更多档案文化产品,加强档案行业文化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服务。二是进一步优化信息资源。履行监管和业务指导职能,加强经济科技档案工作,加大民生档案工作力度,抓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强化专业档案工作。加大对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的征集力度,特别是口述历史档案、国家记忆和城市农村记忆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全面推进档案标准化工作改革,优化完善各类档案的建档标准,提升档案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三是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加强档案公共利用服务能力,规范工作规程,依据《档案法》规定,严格制定归档、保管、借阅等各项操作规范和工作规程,强化诉讼档案的管理,做到归档及时,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规范,借卷登记审批手续齐备。支持研究机构开展档案科技项目的研发,加大档案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解决影响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促进科技与档案业务工作的紧密结合。四是确保档案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保障档案安全的基本条件和应急、灾备机制,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全面提升档案网络和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能力。完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数据型档案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维护和安全检查,对重要档案实施异地异质备份,确保安全保管、长期使用。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涉密载体的管理,强化相关人员安全保密意识。

二、推动空间创新

空间创新可以简单解释为横向联动,即实现档案资源之间的信息共享。应当认识到,伴随着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无论是信息需要还是档案资源,其数量都与日俱增,要想及时完整地收集管理使用所有档案资料面临很大的困难和制约。因此,实现档案管理空间上的创新,建立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对于实现联网式管理势在必行。为此,一是建立统一的规范化系统。规范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加快建立省市(州)县各层面以电子政府为依托、档案资源为核心、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的信息档案服务体系。具体到操作层面,可使用统一的登录格式,使使用者更快捷、更广泛的获取信息,有效节约档案存储空间和基本资源。二是合理开发档案信息。对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信息,及时进行整理、鉴定,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取消地域和区划限制,提供跨区域查询服务。以户籍档案为例,可建立人口、就业状况、婚姻状况、户籍情况等信息联网平台,实现对人口的清晰化、数字化、便捷化管理。三是拓宽档案工作领域。扩大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推进企业档案工作发展,建立与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解决企业档案工作不受重视、发展滞后的现实问题。积极探索档案区域协作发展模式,促进馆际合作。

三、实施人才创新

档案干部队伍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青海因特殊地理、文化等原因,接触新事物、新科技理念、方法、手段相对滞后,建立一支与时俱进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已成为我省档案事业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虽然我省档案干部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发生了可喜变化,绝大多数档案干部通过组织培养、自身努力,学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少数档案干部知识陈旧、能力不足,不能适应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此,一是着力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具备较高的服务理念和较强的服务技能是每一位档案工作者必备的首要条件。教育和引导档案工作者正确认识档案工作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两个文明建设”的有力结合,从而进一步自觉提高自身素养,热爱档案事业,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敢于向高精深的技术发起挑战,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服务实力。二是加大对档案干部的培养。把档案干部培训纳入全省干部培训计划,统一规划各级各类档案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和岗位培训,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档案工作者的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加档案教育培训财政投入,加大档案教育培训规章制度建设和实施力度。重视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发展,深入谋划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大力实施“千人引进计划”,加快引进档案专家、技术能人等优秀人才,有效提升整体工作能力。积极开展远程网络教育培训,共享档案教育培训资源。三是健全档案干部的评价机制。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改进档案人才评价方式,拓宽档案人才评价领域,坚持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注重实践和贡献评价。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人才管理方式,促进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四、注重机制创新

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谨、制约有效的档案管理机制,是做好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根本需要。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解决档案工作不受重视,档案资料鱼目混珠、偷梁换柱等问题,防止档案工作被边缘化、档案工作被视为养老机构等突出问题。一是完善档案工作体制。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是科学管理档案工作的保证。应重点创新档案馆(室)业务绩效考核评估制度,建立基于风险评估的企业档案管理评价模式。二是全面推进档案法治建设。明确文件材料定期归档和档案按时移交进馆的法定责任,推进档案部门依法公开档案,维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推进档案法治化建设,落实《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进一步完善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档案法规制度,同时广泛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和执法检查。三是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档案事业发展协同创新能力,培育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文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鼓励档案社会化服务,加快制订档案服务外包系统标准规范。探索档案智库建立的机制和途径,充分发挥档案学术团体和专家学者的作用,推动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和档案事业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积极应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创新档案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总之,新时期档案工作应紧紧围绕全省“十三五”规划,选准切入点和突破点,延伸、扩大和创新档案服务领域,更加主动、更加规范、更加精细、更加高效、更加有力地发挥档案工作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服务作用,为青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青海省人事考试中心)

猜你喜欢

档案管理工作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不工作,爽飞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选工作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