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之美
2016-04-27刘红莫莫luna
刘红+莫莫+luna
手作的方法是触摸,是亲自去感受。3月,春日渐至,重新活动手指,让我们在手作中表达爱、展示自己,践行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手与机器的根本区别在于,手总是与心相连。对于手作的追求,更多源于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和表达自我的需求。手工制作的东西,往往并不完美,却是唯一的……就像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许多古老又弥新的手工艺门类中,都有着迷人的匠人故事,闪烁着引人入胜的工匠精神。
技艺,是人在宇宙中为自己找到的位置。
手艺,就是故事开始的地方
最近彭博pursuits 推出了名为 “MADE” 的系列短片。7 集的短片找到 7位著名手工艺人,讲述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物件的来历,比如一把刀和一顶帽子。这个策划创作理念是希望人们了解到这些小物件繁复的制作过程,真正了解到“品质”的含义。
侯孝贤早年也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拍摄过一部纪录片《盛世里的工匠记忆》,这部纪录片将焦点集中在三件乾隆时期无名工匠的作品之上,想象他们是怎么做出那些不朽之物的。侯导在影片中引用了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的名言:“技艺,是人在宇宙中为自己找到的位置。”
所有精工制作的物件,其中最珍贵,不能代替的,就只有一个字——“人”。一个手工做成的东西,会全面反映出手艺人的精神内心、感情、想法和人生观,这正是与机器量产最大的不同。
“匠人”在日文中写成“职人”。1955年,日本建立了“人间国宝”认定制度。政府在全国选拔那些大师级的工匠,经严格遴选确认后将他们保护起来。这些“职人”中,有豆腐师父、蓝染师父、玩具店师父等传统艺匠,对于如何使手艺达到熟练精巧,他们有着近于神经质的艺术般的追求。他们对自己每个作品都力求尽善尽美。作为匠人最典型的气质,是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乎自负的自尊心。
但匠人精神并不仅仅如此。日本著名漆艺家赤木明登说,做东西,就是让深藏于内心的看不见的东西显形。
熟练的手艺人的工作,就是为一个心念中的好形状寻找出具体的制作手法,即使世上已有无数同类形状,体现在线条和角度上的微妙匠心,也能让一件器物在同类中脱颖而出。
还是借用赤木明登的话:“人活着, 需要找到一条与大世界相通的路径……如果我们都闭上眼睛,捂住耳朵,屏住呼吸,使全身僵硬,不去触摸世界,那故事就无法开始。”
手艺,就是故事开始的地方。
学会“草木染”,就是知道如何从植物里提取染料,染出一块美好的布。
草木染:与自然温柔融合的手艺
如今,草木染已经不像古时是生活必须,而成为一种个人趣味,一种具有人味与生命的生活手工艺。一件草木染衣物可能需要三十日才能成型,漫长的工作周期和复杂的程序养成了草木染职人独特的气质和性格。他们对世界充满温柔,染成的织物就是传达感情的载体。
草木染,向山川大地借色彩
草木染,亦称植物染,采用天然植物、中药材、花卉、蔬菜、茶叶等制成染料,为织物染色。我们的祖先运用身边随手可得的天然染材,通过土壤、烟灰、海水等媒介,诱发出不同层次的色彩,流传至今,让这项工艺独具慢生活的美感。
让我们回到数千年前,看一看最初的染色是怎样开始的。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发现漫山遍野花果的根、茎、叶、皮都可以用温水浸渍来提取染液。在中国,周代就设置了专管植物染料的官员“染人”,负责收集染草,浸染衣物。《诗经》中有用蓝草、茜草染色的诗歌,到秦代设有“染色司”,唐宋设“染院”,明清设“蓝靛所”等机构。明清时期,天然染色技艺达到鼎盛期,染料除自用外,还大量出口,与丝绸一样名扬海外。
草木染所赋予织物的奇特之处在于变幻的自然色泽。
真正的草木染,是借助草木本身的力量,顺应自然四季变化,依时令行事,染出来的颜色才是具有生命力的。
每种原料各有其香
草木染的乐趣还在于,如果不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你染出的布是什么颜色。
即便同一地方同一种植物,采集时间不同,成分也会有变化。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天然手工染色同样如此,这正是其魅力所在。
除了染布原料,还需要介绍的是媒染剂的概念。很多时候,光使用植物烹煮并不能达到染色目的,需要在中间使用媒染剂浸泡,把色素和织物牢牢结合起来。不同的布料、不同的媒染剂、不同的阳光温度和操作细节,都会让最终的成色产生微妙的不同,变成色相环上你永远找不出的混合地带,令人着迷。
草木染的材料繁多,以下几种是比较经典的天然染料:
柿子:具有丰富的天然单宁酸和胶质,可使纤维产生极优异的色牢度,耐洗耐晒。
莲蓬:古称“荷染”,《天工开物》中有几种不同的染法:“茶褐色,莲子壳煎水染,复用香矾盖之”等。
栀子果:秦汉以前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当时染最高级的服装才能用栀子,并利用酸性来控制栀子染黄的深浅。
蓝草:靛蓝是最主要的蓝色天然染料,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相传,在浙南,新婚夫妇都要盖上靛蓝染的新被,以起到抗菌作用。
而即使只在家中厨房里,我们也能找出咖啡、红茶、紫色洋葱皮、紫甘蓝等,来进行草木染的尝试。
最经典的蓝染
最经典的蓝染自然也属于草木染的一种。据资料记载,蓝染工艺最早是在印度发明,后传往中国,再由中国传往日本,后被欧洲人发现,并称之为 Japan Blue。
在中国,靛蓝是一种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还原染料。战国时期荀况的千古名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就源于当时的蓝染技术。这里的“青”是指青色,“蓝”则指制取靛蓝的蓝草。在秦汉以前,靛蓝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
那么,靛蓝是从哪些植物中取材的呢?中国有“凡蓝五种”的说法,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亦云:“凡蓝五种,皆可为靛。”他所说的分别为菘蓝、蓼蓝、马蓝、木蓝、苋蓝五种。需要通过一系列手工操作从植物中摄取最纯正的靛蓝染料,再进行染色。制作染料和创作蓝染产品的过程,就像酿制葡萄酒一样需要长时间的细心照料。
制作蓝染的技巧包含有缝染、绞染、夹染、蜡染、扎染等各种不同方法,染布前先以上述各种方法捆绑白布(有很多种花样),之后放入染缸,按照需要的颜色深浅决定浸染的时间和次数。
每一件成品染出来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这正是传统蓝染的魅力。
沾上果实与阳光香气的柿染
“柿染”号称果染中的王牌,柿汁因具有丰富的天然单宁酸与胶质,可使纤维产生极优异的色牢度,特色是耐洗耐晒,时间越久显色越深,并可染制出皮革的质感。柿染从土黄、黄褐、深褐,到焦褐、灰黑等颜色都可表现,在日本,因柿染布经日晒后会自然地加深色泽,因此被俗称“太阳之染”。
台湾新竹县新埔镇有家“柿染工坊”,缘起正是以前削柿皮的客家阿婆们双手成天沾满柿汁,衣服都因沾染柿汁而留下一大片深褐色的手痕。
在韩国济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工作服是“柿染服”,从事农业或渔业的济州人从很久以前就喜欢穿这种衣服。制作柿染服时,先用棉布做成衣服,然后在七八月以青柿子汁染色,在阳光下晒干后即可。由于用柿子汁染色,这种衣服常年笔挺,不需再做其他处理;同时柿子汁有防腐作用,汗湿的衣服也不易产生怪味。
森林女神式的植物转印染
在植物染色中,有一种神奇的“印刷术”,可以将植物的颜色和形状通过蒸或煮加温,并利用媒染进行助染固色印制到布料上,这种工艺,可称之为“转印染”。
这个工艺先是由澳大利亚纺织艺术家India Flint利用新鲜植物的叶、茎、花和果将其色素及形状染制到布料上而开发研制的植物染新工艺。后来,经过更多染艺人士大胆尝试,这个工艺的染色素来源已扩展至金属器件、染过色的布料等。
India flint是个非常有趣的人。她说自己是森林流浪者、植物炼金术士,是用植物讲故事的人,相信每片花叶都有独特的灵魂与颜色。她的染布作品有些旧旧的斑驳感,却有着独特的生命力。
她的植物染色手法是将叶片用特定的捆扎方式固定在布料上,再水煮染色。布料经过熬煮后会留下叶子的颜色及外形的拓印,而所有色素都是来自叶片本身。
植物转印染中,被萃取的不仅仅是色素,植物的形态也作为自然的寄托而活脱脱地被保留了下来,连同彼时的季节、地域一起被印记下来,织物上沉淀的斑驳留痕会跟随衣着者接受岁月的洗礼,最后再次归于尘土,有如轮回。
金缮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审美,一种完善,一种创造。
金缮:对破碎报以疼惜的手艺
一个完整的修复瓷器的过程,和陶瓷一样赏心悦目。
诸般不美好皆可温柔相待
金缮修补,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以金修缮”, 是用天然大漆黏合器物的碎片或是填补缺口后,再在漆上施以金粉或金箔进行装饰,器物的伤口上像是融了些许的金子,有缺陷的部分被突出,但并不突兀,甚至还会为原先的器物增色。
金缮用以修复的器物以瓷器和紫砂器居多,亦可用于竹器、象牙、小件木器、玉器等。它和中国传统的瓷器修复技术锔瓷有点类似,但金缮是源于日本的传统瓷器修复技术(也有说法是起源于中国髹饰工艺的泥金工艺),本质上属于漆艺的范畴。
这门手艺的出现源自人们对贵重瓷器的疼惜,用金修补,也就是用最贵重的材料来修补残缺,展现出人们在面对不完美时应有的姿态:坦然接受,精心修缮,而并非掩盖。这项工艺最大的特色是会在表面留下显眼的金色补痕,让原先的陶瓷添上精致金痕,重点不在于修复到看不出破损,反而用了添加金粉的补剂,把裂痕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一种记忆的轨迹。
金缮的修复看起来并不难,需要的东西也不是很多,但却完完全全是一个细致的手工活。
调漆:第一步是调制胶合漆,大致有两种配方可以选择,一是黑漆加蛋白,二是黑漆加糯米粉。将它们搅拌直到漆成黏稠状,在这时如果用吹风机边加热边搅拌可以加速混合反应。
补缺:如果是瓷器有缺口就直接用调和好的胶合漆填补缺口,如果是瓷器已经断裂就用胶合漆将瓷器的碎块黏在一起,再进行填补。经过数次填补待干后,最终达到表面最平整的效果,并用小刀刮除表面多余的黑漆。
打磨:填补完成后,用砂纸打磨令表面平整圆润。一般这里都要经过多次反复地打磨直到光滑,再在修补处涂抹一层红漆覆盖。
修整:说是修整其实最大的工作是要耐心等待,等到漆干后,用金粉覆盖裂痕处,并去除未贴附的部分金粉。整个修复过程大约一个月到两个月不等,要根据天气和破损程度而定。
与古代手艺人的隔空缘分
金缮师王姗是从2013年底开始尝试制作金缮的,之后成立个人品牌“漆息”。最早击中她的是一本书上看到的用金缮修复的一个陶罐的照片。一条条纤细的金色线条顺着裂纹流淌,器物原本的伤口因为金的加入,变得醒目却不突兀,还有了别样的美感。
“有些人理解的金缮就是单纯地用金粉做装饰,‘啪地贴一大块金粉上去,就像一块大金的狗皮膏药,但这不是我要做的。”在王姗眼里,选择用昂贵的金粉装饰并非为了掩盖器物的缺陷,而是接受这份不完美并将其美化,使器物拥有新的生命力,这才是一个好的设计师要做的事。
除了做金缮,王姗也是位珠宝设计师。她将一些清代或更久远的老物件残片重组再设计,在她看来,这和金缮是一样的事,只不过载体不同而已。
一件流转多年的器物能留存到现在而不毁,大多是因为使用者的惜物之心。有一回,一个人带着一只白瓷碗来找王姗。这只碗其实很平常,但因为有了一代代家人使用的体温,这才变得珍贵,想把它传给下一代。每当这样的时候,王姗会觉得自己所做的并不只是修补,而是成全了一颗惜物之心。
有时王姗拿着这些器物,会觉得非常奇妙,“几百年前制作它们的工匠一定想不到,现在还有另一双手在上面做着修复,是不是有点穿越的感觉?这些器物在地下埋了那么久,如今却遇上了我。”
王珊说:“做漆就是一件神奇的事,或许是阴干的时间不够,或许是干活时听的音乐不对,也有可能中途接了个电话,来了条微信……心情差一点点,就容易裂。漆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的杯子金缮修复处花枝招展,那是因为王姗在金缮的地方手绘了图案。“其实金缮很简单,网上找找都有一些相关的制作方法,很容易掌握,关键就是修复周期长了一点,因为要等大漆干。关键是你需要一颗安静的心,要静下心来才可以做好一件事情。”
与最初的小提琴相比,现代小提琴无论从样式还是制作方法上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不变的是,上等的小提琴一定是手工制作的。
小提琴:无限趋近完美的手艺
小提琴是如何制成的?许多小提琴家也对此感到好奇。
手工提琴的圣地:意大利
小提琴最早出现于16世纪早期的意大利北部。据说第一把真正的小提琴是由著名制琴师安德里亚·阿玛蒂(Andrea Amati)应梅第奇家族之请制作的。
与许多传统工艺一样,意大利的制琴业源于家庭作坊,世界上最早的知名制琴师家族便是阿玛蒂家族。从首位制作出小提琴的安德里亚·阿玛蒂开始,这个家庭作坊延续了整整七代人。他们的制作工艺、技法乃至小提琴造型的设计,影响了日后的制琴师,包括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弦乐器制造师之一的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也曾是阿玛蒂制琴家庭作坊的学徒。难怪吉卜力出品的动画电影《侧耳倾听》中,男主角圣司才上高一,就为实现成为一名制琴师的梦想只身远赴意大利,从一名提琴手工作坊的学徒做起。
魔鬼藏在细节里
光看小提琴的外形线条,就可推想到制作一把琴的工序必定是极为繁复困难的。一个好的制琴师首先得具有选择正确材料的能力,小提琴的面板一般由冷杉木制成,背板与侧板通常由较硬的枫木制成——这些关键材质会影响木材与弦的振动频率,以及声音的结构。
挑选到合适的树木之后,也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日子来砍倒它,其中的讲究甚至有一丝“玄学”意味——小提琴匠人都知道,树木最好的砍伐时间是在冬天,平日里这些树也不能被浇灌太多水。按瑞士一位著名的制琴师的说法,“这日子(指砍伐的日子)会是在秋末冬初,当树液含量较少时——当月亮低垂在地平线,也就是月地距离最远的时候。很显然,月球的引力不仅影响到潮汐,也会影响树液。”砍伐之后,木材甚至需要10年的时间来干燥,木材的切割也必须完美。
提琴琴身由面板、背板和侧板合成,全部都有弧度。除侧板靠热力和人手拗成弧形之外,面板和背板的弧度都是制琴师一刀一刀雕琢出来的。由于每块木料的密度和弹性不同,要雕琢到怎样的厚度,才不会弄断木板,而又能令共鸣箱振出各种绝美音色呢? 那便要看制琴师的功力了。一个制琴师要能根据每块材料的特性来做制作上的微调,因此真正好的纯手工琴,必定由单一制琴师独力完成。在西方文化里,一个了解、精通,并且亲手执行所有制琴流程的通才,才能被称为“制琴师”,而一个制琴师的社会地位,是备受各界尊崇的。
普通人也可以学制琴
“提琴可以说是木工艺术的极致表现。”来自台湾的制琴师林殿威深信。
1995年,林殿威买了本制作小提琴的书,最初只想通过研究小提琴制作让自己短暂跳脱工作压力。但兴趣的驱使使他最终忍不住手痒,买了各式各样的制琴手工具,将自己关在一间小小的车库,展开了无师自通的素人制琴之路。
因家里从事木制行业,从小在木头堆中长大的林殿威对于木材的了解优于常人,理工出身的教育背景,让林殿威对力学、物学、化学都有研究,几个要素结合起来,成为他学习制琴的关键优势。
林殿威说:“制作小提琴的方法其实通过书本、网络都查得到,但一定要通过实际操作,才会得到经验,那是无法传授的眼光、手感,更是一种直觉。” 比如白琴(未上漆前的琴)上漆的第一道手续,必须用蛋白最清、最稀的部分和水调过,以封住木头的毛细孔,使琴箱的共鸣更为响亮、饱满。但蛋白的浓稠度到底要多少、要取哪些部分,他也是靠着一次次的经验累积,才得出满意的结果的。
2012年,林殿威参加了全球小提琴制作界的最高赛事——意大利Triennale国际制琴大赛,获得入围,对于一个无师自通的东方素人制琴师来说,这是一种极高的肯定。
现在,林殿威将自己曾闭门造琴的车库改造成“威廉提琴工作室”,教提琴爱好者动手制作自己的小提琴。林殿威认为制琴是知难行易的一件事情,最关键的其实就是“动手去做”。
手工制帽:在传统与时尚间舞蹈的手艺
制帽和其他手工技艺一样,都是需要有耐心并愿意花很长时间去专注的一件事情,因为即使是一顶最简单的帽子,师傅也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来完成。
古老的,也是时尚的
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里,多数人都接触过的最亲切的“手工制帽师”大概就是自己的妈妈,她们的“制帽”方式一般是用毛线织。
而在一直保持着佩戴帽子文化的欧洲,手工制帽是个相当有传承的行当。即使随着工业的发展,手工行业逐渐没落,在欧洲仍然保留着不少老字号的手工制帽作坊,而同时也有更多年轻的设计师开始将历史与时尚相结合,学习传统的制帽手艺,同时加入新的设计思想,为高端时尚市场设计定制手工帽子。“在做帽子时,我们是在做一个拥有悠久传承的产品,在我们的设计中,我们在努力把这种传统发扬光大,想要做出点儿有现代感的东西来,也就是外表和感觉更干净、同时又秉承了久负盛名的制帽技术的帽子。” 佛罗伦萨的新晋制帽工作室Super Duper Hats 的设计师这样说。
Super Duper Hats 工作室由三人组成,包括Ilaria & Veronica姐妹及Matteo Gioli。三人都是帽子迷。机缘巧合之下,大家决定把爱好变成一件实事,于是拜师学艺——从缝线到上模具,零基础的他们学会了制作帽子的原型。帽子制作背后的技术确实很老派:用的是针线、一点儿蒸汽,以及一台合适的缝纫机。但重要的是,必须花很长时间练习感受物料的质感,才能做出好帽子。“很多地方都要凭借感觉,你得练习很多次,才能让你的双手习惯材料的感觉,这样你才能知道该如何弯曲它、对它塑形,以便做出来你想要的形状。”
70个小时做一顶帽子
在中国,有一位开始活跃在时尚界的手工制帽师胡钰珑。她在中国、苏格兰和澳大利亚间穿梭生活,走到哪里都有一间堆放着五颜六色针毡帽的工作室。
胡钰珑在英国学设计时,研究方向是儿童艺术治疗和儿童手工艺,在做一项针对儿童自闭症的艺术治疗项目时,她开始对制作羊毛毡帽产生了兴趣。“比起一般的纺织品手作,羊毛毡制作(felting)是更接近雕塑、绘画甚至烹饪的一种过程。”羊毛毡化,就是将羊毛经过一根毡化针的戳入或者热水的摩擦导致纤维互相作用成形的传统工艺,而一顶羊毛毡帽子需要经过染色、混色、湿毡、针毡,甚至加上各种缝制才能最终完成,犹如在做柔软的雕塑一般。全过程只消耗少量水和橄榄皂,没有电力、机械和模具的辅助。整个过程都需要人手和时间,慢慢地浸泡时间和耐心,用手摸用针勾,胡钰珑就是喜欢上这种感觉,从而喜欢上做羊毛毡帽子。通常,一个人制作一顶帽子需要花一星期时间,而工艺最复杂的一顶帽子花费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
她制作了许多羊毛毡帽,创作灵感来自于她自己的画作、梦境,还有一些记忆中模糊的神话故事和无穷的自然世界。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她设计的帽子,提出定制和购买,于是她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手工帽品牌Kreuzzz。
“对手制品来说,看不见的制作过程包含的有时间的沉积、同自然共生的努力和纯粹的人的力量。” 胡钰珑在苏格兰学习时,就接触到大量生产快速消费产品对环境带来破坏的案例。从那时起,便开始了手作物的研究和推广。“我想表达的是自然和人的力量。我们不依靠任何的工业化程序,仅仅利用人手及时间,取自自然的素材,纯手工劳作,制作出变化无穷的艺术品。一顶帽子就是一个世界,通过手工这种工序,我们用手和自然在交流,这种人与自然的交流,人的能量与自然的力量的结合共同创造出艺术,在我看来是非常神奇的。”
你的童年里,也有关于糖人的回忆吗?
糖人:最甜也是最有童心的手艺
糖人是以蔗糖和饴糖所做的各种糖花或者糖画。现在的糖人艺术,已经不再是孩子的玩物,糖人现在被直接英译为——Sugar Man,糖人手艺则被称作——Chinese sugar art。
从童年穿越来的那个糖人
据说早在宋代就有糖人,被称作“戏剧糖果”。不过,在中国的某版民间传说里,“糖人祖师爷”是刘伯温。据说当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火烧功臣,军师刘伯温被一个卖糖老人救下,此后便隐姓埋名,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糖,并且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制成各种糖人儿,让小孩子们争相购买。刘伯温还将该手艺向人们一一传授,于是就传到了现在。
糖人这种融艺术、食品和玩具为一体的传统产品,多为背箱挑担,走街串巷,边做边卖的艺人所承传。在种类上,则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种,即: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
中空染色的“吹糖人”:吹出来的糖人属于立体玩具,吹糖人师傅挑着带架的长方柜,下面是个开口木圆笼,内置小炭炉。将麦芽糖融化的糖稀放在一个大勺中,大勺则架于炭炉之上加热。吹糖人的制作,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将黏稠的一小撮饴糖糊搓成球,再拉成片状,之后推成一个中空的管状,并且捏出“尾巴”;
2.在中空的“尾巴”处向内吹气,同时用双手塑形;
3.有的糖人可以加做用铁丝固定的风车扇翼,用糖黏在糖人身上;
4.涂色。工具是一支毛笔,将水性颜色点画在需要的位置,之后迅速用嘴将颜色吹开;
5.这时候糖人已经迅速凝固并且变硬了,最后用手将吹气的尾巴弄断,并且用糖黏上竹签即可。
以线条著称的“画糖人”:画糖人也被称为“糖画”,糖人师傅的担子一头有个罗盘,绘制着例如“葫芦”“大公鸡”“关公”“龙”等不同图案。买者转动指针,指针停在哪个图案上,糖人师傅就做哪个图案。这种选择往往就是我们童年时对“糖人”的最深印象。
糖料一般是红糖、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文火熬至可以牵丝的糖糊。糖人师傅眼明手快,糖勺中的糖液就如画家饱蘸了墨汁的毛笔一样,不可犹豫,需要悠扬均匀,一气呵成。
画糖人的题材非常多,其中12生肖最为普遍,也最精妙传神。由于糖料的流动性和制作的唯一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也不可能绘制得完全一样。
立体的“塑糖人”: “塑糖人”往往选择螳螂、蝉等草虫形象进行塑造。原因是糖在凝固后,会形成透明的黄色,非常适合制作昆虫透明的翅膀。和画糖人一样,塑糖人也要在白色石板上制作,制作了糖人的各个部位之后,再进行组合。
从中国糖人到日本“饴细工”
日本平安时代,中国糖人传入日本,被称为“饴细工”(Amezaiku),流传至今。
吉原孝洋是日本著名的“糖人师”,在他看来,制作糖人的乐趣就是与客人边交流边做糖,并给客人送去快乐。不过,由于卫生原因现在日本已禁止街头进行糖艺表演。2008年,吉原创建了日本第一家糖人店铺“饴细工(糖人) 吉原”,就是“希望有个每天都可以让人参观糖人的地方,希望这能够使糖人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这家小店位于东京千驮木,店里的招牌产品,是兔子“AMEPYON”。这是一个有着雪白的身体、红色的眼睛与耳朵的可爱角色。分切成小块的糖料,仅3分钟就会凝固,而在吉原手中,转眼间就变成“AMEPYON”了。
26岁的手冢新理也是日本年轻饴细工艺人中的佼佼者。传统的饴细工多彩却并不透明,手冢却矢志提升工艺,将现代风格融入传统之中,创造出透明的饴细工,质感精莹剔透,仿如琉璃,手捏之动物亦形神俱备,属上佳艺术。他制作了很多糖人,其中流传最广的作品大概就是晶莹剔透的金鱼系列,明明知道这是糖,却谁也不忍心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