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跆拳道馆的音乐家

2016-04-26青溪

世界博览 2016年8期
关键词:戴维森跆拳道教练

青溪

经过三年努力,他通过了黑带一段并取得教练资格,开了间“跆拳道聚乐部”,那时只有7个学生,包括他的太太和三个孩子。

跆拳道多年来一直风靡北美,不仅孩子喜爱这项运动,成人也热衷。我儿子就是怀着执着的武术梦想开始跆拳道学习的。他学校里大多数学生都是这样的的寻梦者,包括这所学校的创始人,首席教练罗恩·戴维森先生在内。他从没做过从商梦,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音乐人。事实上,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25年来一直奔波在北美各种舞台上,也曾在留下绚烂和辉煌。

戴维森个头矮小就不说了,还头顶稀疏,相貌不出众也算了,还丝毫看不出任何艺术气质,最关键是他一开口就像仿佛大病未愈无法大声说出话来一般,或干脆说是声带出了毛病,嗓音沙哑、说话极其费力,他的音乐理想和现实之间距离似乎大了点,赚不到足够维生的钱也就不足为怪了。

果然,在1996年,他48岁时,戴维森宣告了破产。那年也正是他开始跆拳道训练的时候,他自己也不知能从哪里弄到这笔学费,但他认为:“只要我们看到一件事的价值和益处,我们总能找到一个解决经济困境的道路。” 所以,面对银行账户上分文不剩的窘况和三个念小学的子女,他并未像有些人那样沮丧气馁,他内心那个微弱却坚定声音一直在鼓励他:总有一条让你走下去的合适道路。也许这声音并不完全来自跆拳道训练,可以说,至少有一半是来自他和太太之间稳固的婚姻以及彼此的扶持。

“从破产打击中喘过气来”这十个字所经历的并不像他说来这么简单,漫长的岁月让他真正体会到武术对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在他的日志上您会看到这样的话语:“感谢跆拳道运动让我看到生活的多面性,它的武术精神教会我绝不言弃,不断努力、挑战极限、直至成功。我学会对自己说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就看你是什么态度。于是,“是的,我能做到!”成了跆拳道其中一级课程的口号。

据说,当年戴维森先生本人的信心就是这样被他的教练培养起来的。记得当时,教练要学生们写一个心愿,即他们最想做却从未做过的一件事,并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写道:“有朝一日,拥有自己的跆拳道学校。”经过三年努力,他通过了黑带一段并取得教练资格,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当跆拳道老师的经历,开了间“跆拳道聚乐部”,那时只有7个学生,包括他的太太和三个孩子。可是,他的教室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一间屋子,象征性的收入并不够维持办学开销,而破产的历史纪录使他失去向银行贷款的资格。但他坚持着,到第二年他正式开设了一家商业跆拳道馆,学生增加至25名,到第五年有86名。20年下来,他在同一地区已拥有两所学校,学校面积不断扩大,因为学生越来越多。戴维森先生说:“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不断战胜自己。” 于是,“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成了另一级的口号。

其实,我们区的各种武馆很多,据我所知,很多人选择这家,是被戴维森先生的人生经历和人格魅力所吸引。他对学生的爱表现在对他们严厉的管教、温和的劝导、无私的帮助和精益求精的鼓励上。正如他所说,武术的作用并不仅限于强身健体,防身护体,它也教导人们战胜自己,不畏惧困难,不断升华自我。我之所以选择这家,还因为这所学校始终不忘记自己是社会一分子,注重教导孩子们从小做个有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人。譬如他们会带学生上街捡垃圾,清洁我们的社区,会向有需要的组织和个人募捐。这里是孩子的另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孩子们学习相亲相爱,享受生活一切美好赐予,面对生活一切挑战。

“No Cry,Be Happy!(别哭泣,笑对人生)”是戴维森学校赠予每名学员一生的财富。

猜你喜欢

戴维森跆拳道教练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老年危机
嘻哈跆拳道
原始的拼贴——弗朗西斯·戴维森
贪玩教练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加油
从戴维森语言交流的“三角测量”模式看翻译的主体间性
致富也是和穷人一起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