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把锦纶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
2016-04-26郝杰
郝杰
项目名称:
高品质聚酰胺6纤维高效率低能耗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
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联虹普新合纤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主要完成人:
朱美芳、封其都、肖茹、于佩霖、赵维钊、丁尔民、王宏志、陈欣、林世斌、张青红、马敬红、刘学斌、宁佐龙、谌继宗、王朝生
每个到访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无不对丰富多彩的锦纶产品感到新奇。从脚下的地毯到卧室的床罩,从户外服装到运动休闲装,从警用防护服到户外帐篷、背包,还有时尚的女士内衣,有医用骨钉、手术缝合线,甚至最前沿的3D打印制品……都可见到锦纶的身影。
锦纶,学名叫聚酰胺纤维,主要品种有锦纶6和锦纶66,其综合性能与涤纶等常用纤维比较是最好的。特别是其与人体蛋白质90%的化学结构相似,故有很好的亲肤性。在物理性能方面,锦纶有较好的回弹和耐磨性,非常适合做户外运动产品、军品及产业用纺织品。然而,多年以来由于生产成本、技术、产品品质等因素限制了锦纶产品的应用,产品开发远落后于涤纶。
多年来,我国锦纶行业并没有停止技术创新的脚步,一直在默默地积蓄力量,一年上一个台阶。锦纶原料己内酰胺的自给率从2009年的36%上升到2015年的近90%。锦纶切片的产能从2000年的40万吨跃升到2014年的240万吨。在“十二五”收官之际,由我国锦纶行业3家上市公司和一家纺织院校分工协作完成的“高品质聚酰胺6纤维高效率低能耗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获得实质性突破。这项成果采用可有效降低物耗及能耗的前导性高新技术,满足了市场对多功能、超仿真、舒适化等差别化、功能性锦纶6纤维的迫切需求,推动了锦纶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带动了下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在“纺织之光”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一等奖获奖项目中被认为是最具行业水平和示范性的创新成果。
三家公司一所院校分工协作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欧洲人已经干不下去了。”新会美达总经理何卓胜曾经访问过意大利的化纤企业,他发现晚上车间亮着灯,但已经没有工人干活了,“化纤企业要24小时运转,而在欧洲这是不可能的。”何卓胜说,这样的效率怎么可能有竞争力。在他看来,这样的压力这几年在中国也出现了,工资的上涨、90后不愿意三班倒,行业要保持竞争力怎么办?在锦纶产能大部分集中在中国的背景下,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提高竞争力,一定要有高品质的锦纶产品;要可持续性发展就要在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能耗,把用工降下来。
国内涉足锦纶的三家上市公司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锦纶行业转型升级的重任。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具备年产8万吨锦纶6切片和20万吨差别化锦纶的能力。这样的规模正适合发挥智能化的优势。三联虹普是国内最具实力的锦纶设备工程提供商,而新会美达恰恰在产品开发上具有优势,东华大学则为锦纶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三家上市公司和一家院校就这样分工协作,在锦纶产业各个环节上寻求整体突破。
从2011年开始,义乌华鼎就着手设计、建设智能化生产线,经过多年的攻关,如今在义乌华鼎的生产车间已经实现了自动装料、自动络筒、自动粘标签、在线张力检测、自动封装、立体仓库等,从原料分配到聚合,再到喷丝、包装出货,全部实现了自动生产。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使得产能提高了一倍,节能降耗达30%,人工也节省了一半,一年可节约近1亿元成本。
一切拿产品说话
“所做的一切最终目的是要拿产品说话。”何卓胜认为,聚酯的创新是被市场逼出来的,而有着更优越性能的锦纶也应该有更好的产品奉献给市场,新会美达瞄准功能性和差别化,做与别人不一样的产品。他用阻燃产品举例说,做阻燃产品,就要多添加母粒,而这对纺丝效率产生影响,断头增加,染色性也会降低,“每项开发都会遇到种种难题。”
新会美达与东华大学密切合作,突破了功能组分成盐处理与原位聚合新技术,实现了阻燃功能性和可纺性的统一。借助无定型纳米材料表面包覆与复配有机偶联剂表面杂化理论,公司解决了全消光纤维热稳定性差、染色不均匀的问题。最终通过设计异形截面和控制特殊成形工艺,实现了纳米功能材料在锦纶6成纤过程中的可控稳定分散问题,开发了系列全消光、抗菌、凉感、阻燃等新一代差别化、功能性锦纶6纤维。原液着色技术的应用,节省了大量用水,减少了COD排放,使得综合能耗下降70%。
高质量的锦纶丝问世,极大地拓展了产品的应用范围,从服装到家纺,从体育用品到户外用品,以及降落伞、军工绳带、风力发电机叶片脱模布、人造骨钉等产业用领域都是锦纶的用武之地。
谈及技术创新的体会,何卓胜坦言“教训很多”。他说,下游应用才能决定上游开发的水平,应用层面不强,对产品的要求也不会高。以前搞产品开发往往闭门造车,不核算成本,不考虑产业化如何做,即使成果出来也无法在市场上推广。此外,功能性产品要做好定位,要做好包装,让其物有所值。
产品开发的成功,还得益于新会美达重质量大于重规模的发展理念。何卓胜介绍说,前些年讲规模还有优势,在如今的市场形势下,锦纶再靠规模已经不行了,更多的需要产品品质和生产过程的柔性化,“要有能拿得出手的、与众不同的产品才能得到好的利润。”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会美达目前已形成了以高分子聚合切片为龙头,以纺丝、针织、印染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布局,依靠差异化产品保持了市场领先地位。
对于锦纶产业的技术突破,业内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玉萍认为,锦纶是纤维里的高档品类,科技创新才能让高档产品的优势淋漓极致地发挥出来。该项技术的突破,树立起了锦纶产品的新形象,翻开了锦纶发展的新篇章。更有意义的是,锦纶产品开发中用到的原位聚合、杂化、异形截面差异化技术,给化纤行业的功能性产品开发开辟了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