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激涌时代潮——福建省厦门市实施“四共”工程推进户外远教广场建设侧记
2016-04-26谢舒展
◎谢舒展
鹭岛激涌时代潮——福建省厦门市实施“四共”工程推进户外远教广场建设侧记
◎谢舒展
湖里区高殿社区通过户外远教广场播放换届纪律宣传片
迸发“闽南金三角”的发展优势,尽展“东方夏威夷”的开放情怀。自2010年以来,福建省厦门市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发展理念,立足本地夏长冬短、气候宜人的自然条件和城市化程度、人口密集度较高的有利条件,着力破解远教传统模式相对封闭、学习辐射面窄、播出时间受限等问题,按照将远程教育“由户内场所拓展到户外广场、由封闭型转向为开放式、由少数党员学习延伸至广大党员群众受益”的创新思路,积极实施共建、共管、共创、共享等“四共”工程,大力推动户外远教广场建设,美丽的鹭岛在时代东风的吹拂下又一次奔涌出远教工作的时代劲潮。
戮力合心搭平台
共建是远教广场建设的有效手段。必须认识到,由远教部门单枪匹马地建设户外远教广场,既力所难及,又无此必要。厦门市委组织部树立“共建”思路,运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理念,积极组织协调有关各方资源,聚合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力量共谋共建,形成强大的“组合力”,共同推动户外远教广场建设。
试点先行探路。首先,在全市范围内积极走访调研、现场勘察,形成建设远教广场的初步书面意见,并进行汇总分析;其次,根据调研结果,遴选出空间较为开阔、人流相对聚集的村(社区),确定为试点,并通过统一招标建设户外全彩视频LED显示大屏,与远教平台、共产党员网、主流媒体网等接通共享。建设初期在六个区各选择一个广场作为试点。
思明区在选点建设户外远教广场时,注意到育秀社区地处社区中心公园附近,毗邻市体育中心健身区、文化艺术中心商业圈和市图书馆文化区等重要地段,人流密集,是开展户外活动的绝佳场所,便拍板建设。广场建成后,果然吸引来大量的群众围观学习。老党员罗培玉激动地说:“这么大的地方,可算派上好用场了!”
辐射推广铺开。首先,在试点广场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广场建设范围,让试点广场发挥辐射作用,推动周边符合条件的场所加快建设;其次,为激发基层积极性,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先后对两批共44个积极建设、效果显著的基层户外远教广场给予5~ 15万元的奖补资金。截至目前,已建成62个户外远教广场,预计201年将陆续建成近100个广场,受益党员群众超过10万人次。
湖里区的金尚社区是全市“明星社区”,户外远教广场建设也较早。但时间一长,设备出现老化,加上屏幕较小,播放效果受到影响。“以奖代补”制度实行后,金尚社区领到奖补款10万元,更换了户外远教广场大屏幕,升级了配套设施社区党委书记陈素珍高兴地说:“这下可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齐抓共管定格局
共管是远教广场建设的坚实保障。仅靠远教人员来管理户外远教广场,就目前条件来看还是有一定难度。厦门市委组织部针对远教专职人员少、事务多和远教广场日常管理难度大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管理同时注重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形成了“共管齐抓”的良好格局。
强化管理机制。首先,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建立“职责分工、播放预告、信息反馈、设备管理”四项工作机制,出台了《厦门市户外远程教育广场建设管理使用暂行办法》,整理汇编了《厦门市户外远程教育广场基本概况汇编》,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其次,组织专人定期对机制落实情况抽查督导,确保真正落地见效。目前,各级远教部门的抽查督导已成为每月的工作“惯例”。
2014年7月,湖里区高殿社区户外远教广场迎来了区远教部门的检查小组。检查小组就设备管护、课件播放、人员召集等一系列情况进行了细致查访,对该广场的运行情况和效果给予了肯定,并要求:今后要多播放一些短视频,以适应流动人口多的实际。广场播放管理员表示虚心接受意见,更好改进工作。
多方充实队伍。首先,组建由远教广场所在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远教广场播放小组,聘任党支部组织委员和大学生村官担任播放管理员;其次,推行AB岗工作制,保证设备管理、课件收集下载播放、台账记录等日常工作“长流水、不断线”。目前已建立了104人的兼职播放员队伍。
翔安区云头村采用“1+X”户外远教广场管理员新模式,由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担任总管理员,6名“X”管理员分别负责播放时政、党建和技术等不同类型节目,轮流组织收看学习,确保专人专项管理,大大提高了播放管理效果。村支书陈重乾感慨地说:“广场的管理越来越规范,节目也越来越细、越来越实了。”
百花齐放共飘香
共创是远教广场建设的不竭动力。户外远教广场作为拓展远程教育的新平台,离不开持续改革创新,这样才能吸引基层党员群众。厦门市委组织部坚持与时偕行、不断创新,指导各区和基层各户外远教广场打造“特色广场”“创新广场”,让户外远教广场具备了鲜明的时代感和影响力。
统一创新理念。首先,根据信息技术发展要求,不断更新硬件设备,使每一个户外远教广场都拥有“最新鲜”的设备;其次,定期组织专家,开展调研论证,不断探索远教广场的创新方向和特色内涵。截至目前,全市62个户外远教广场都实现了设备的更新换代。
厦门市委组织部针对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横跨轮渡、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区域,同时串联起火车站及莲坂、瑞景等重要商业圈的特点,主动将户外远教广场延伸到“BRT”沿线,每天定时在上下班高峰期滚动播放党建相关节目,收到较好效果。如今,一边等BRT一边看远教节目,已经成为厦门市的一景。王凌是一名企业白领,她形象地说:“等车看电视,轻松受教育。”
打造特色广场。首先,各区根据各自实际,经过缜密的调研论证,积极打造“本区特色”;其次,各户外远教广场根据自身特点,开拓出灵活方便的播放形式。目前全市6个区62个户外远教广场,都有了自己的“特色牌”。
集美区积极打造“映·像先锋”远教品牌,在灌口镇成立以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的远教广场巡回放映队,紧扣全区中心工作和阶段工作重点,穿梭在田间地头和群众夜间活动主要场所,担负起党建宣传等工作任务。党员群众都感慨道:“这样的教育,我们都爱看。”
党群共享创新果
共享是远教广场建设的成果体现。户外远教广场不仅要深化“党建教育红色阵地”的主题职能,还要发挥“社区文化集聚中心”的连锁效应;不仅要让党员受教育,还要让群众得实惠;不仅要使远教适党情,还要让远教迎民意,从而彰显“新时期和谐广场”的深度内涵。
突出红色主题。首先,将党员教育作为户外远教广场的工作常态,定期播放党教片,发挥党建宣传功能;其次,结合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播放相关课件,真正发挥对党员的教育、引导作用。目前全市广场已累计播放党教片600多部、2400多场次。
海沧区在2015年度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期间,利用户外远教广场播放《送烟拉票》《散布谣言》《威胁恐吓》等三部自制的闽南语微电影和《五个严谨,十七个不准》等换届纪律专题片,为换届工作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老党员李明依高兴地说:“我明白了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这些片子放得太及时了。”
凸显文化氛围。首先,坚持定期播放红色经典影片,让群众在娱乐中受到爱党爱国教育;其次,结合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文艺片展播、广场晚会和广场舞会等活动,满足群众对文化娱乐生活的多样需求。目前,市辖区62个村(居)的群众都能享受到户外广场所带来的缤纷文化氛围。
2015年10月21日是重阳节,同安区组织了多场文艺表演,利用户外远教广场播放了《杨丽花歌仔戏》等群众喜爱的节目,大家看得津津有味。八十多岁的叶金娣开心地说:“广场经常放我们喜欢的节目,看都看不过来了呢。”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委组织部)